第340章 一路辛苦了
奶团子看着地里的红薯想起上一世用空气炸锅烤出来的红薯又香又甜还冒油,忍不住又咽了咽口水,实在是到了这个世界变成奶娃娃以后大多时间都在吃奶,好在六个月以后还能吃些鸡蛋羹换换口味,要不然真能给本宝宝馋坏了,小惜宝越想就越口水流的哗啦啦。
很快好几亩地的红薯都被挖了出来,在宋县令的安排下过称,竟足足有六千斤零一十斤之多,可把所有人都开心坏了。
“六千零一十斤啊,竟然足有六千斤之多,简直难以置信。”宋县令一边欢呼一边激动的抓住旁边人的手,也没看清楚是谁,就给抓上去了,所有人都在欢呼也没有人注意到,等宋县令发现自己抓着一个男人的手的时候马上尴尬的放开了。
“幸好抓的是男子的手。”宋县令看着欢呼的人群,在看看被码在晒谷场里的一筐筐的红薯,也就很快被这喜悦冲淡了这小小的尴尬。
李老爹看着还有这么多红薯没有起,又让大家把剩下的都起了。
奶团子看着忙碌的人们,有挖红薯的,有把红薯捡进筐里的,有扯藤蔓的,有称重的,大家都在分工把地里的红薯挖出来。
看着这丰收的一幕,看到村民们脸上的笑容,小惜宝也觉得很开心,不禁想起了上一世在一本书上看到一句话:“善行如春园之草,不见其长,日有所增,助人亦然。”
之后又陆陆续续的称了十几亩地的红薯,产量均在五千斤以上,九皇子轩辕策虽然没有亲自到地里来观看,但一直让下人把消息报与自己知晓。
等村民们把所有红薯全部挖完以后也在五天后,数量也统计了一下,这次红薯大丰收,整个杨柳树村全村种了有350亩的红薯竟然收了将近200万斤之多。
这样的好事岂能不上达天厅?白吟霜的父亲在亲自见证了杨柳树村红薯平均亩产5000斤的激动时刻,又怎么能不写奏折把这好事也分享给当今天圣上呢。于是在挖完红薯的第二天五份大同小异的奏折和五筐红薯被几乎同时送往了京城御案。
一封来自己李老爹的奏折,一封来自浙宁府知府白战堂的奏折,还有一份自然是来自九皇子轩辕策,更有一份来自陈大司农的,最后一封自然是来自魏国公的。
而五天之后五封奏折加上五筐红薯一前一后的进了朝堂,而此时的文景帝轩辕鸿轩正在朝堂上讨论着民生问题,就见门口的小太监一头跑了进来跪下用颤抖的声音大喊:“皇上,800里加急,来自浙宁府李国公。”
轩辕帝刚开始听到800里加急还以为是边疆军报,在后来听说是李国公的心里就明了了。心想肯定是李国公派来人说红薯的事了,尽管二十天前已经得知红薯之事,但还是免不了一阵激动:“快,宣上殿来。”
本来还以为要挨板子的小公公应了是,便起身往门外去,边急行边心道:“小命保住了,本以为要小命不保了,那李国公派来的人果然没有骗我。以后要是有机会见着这李国公可得要好好伺候别犯错才好。”
钱公公独特的嗓音响起:“宣浙宁府来人觐见。”话音落下就见一个身着黑衣劲装一身武夫打扮的满脸胡渣子的男子匆匆上了金銮殿。
堂上官员除了丞相欧阳云漠,和龙椅上坐着的当今圣上以及跟在皇上身前进身伺候的大内总管钱公公见过来人以外,别人并不知晓其身份,来人正是皇帝盼去李家的暗一,暗一原本是有自己途径可以直接见到皇帝的,选择在早朝时用这种方式觐见圣上就是让所有人都看看这高产的红薯。
暗一心想要是李家因此得赏赐,也好叫这些每日只会在朝堂上争个面红耳赤却什么实事也干不了的官员们,反对不了,只能大声呼喊皇上圣明。
暗一目不斜视的行至大殿中央朝着上首的皇帝屈膝一拜:“属下拜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文景帝轩辕鸿轩看了一眼风尘仆仆的暗一:“起来说话,一路辛苦了。”
暗一心中一惊皇上还真是个会关心下属的好皇帝,开心站起:“是,多谢皇上。”
朝堂上的这些一品大员们还以为是皇上特别看中浙宁府派来的人,哪个不都是跪着回话的,皇上竟然让浙宁府来的人起来回话,这是荣宠啊,李家真是荣宠不断啊,这么想着一个个都好奇的看着暗一,同时耳朵也立起来,生怕错过什么。
暗一手拿奏折一揖:“启禀皇上,属下乃是浙宁府李泽木李国公家的一名贴身护卫,名唤李一,奉李国公之命给皇上送来这平均亩产5000斤的高产粮食,请皇上过目。”
此话一出朝堂皆惊,原来还想参李国公无故动用800里加急的人也起了好奇之心,钱公公从上首下来伸着脑袋看了一眼筐里的大红薯:“呀,还真是红薯,上次李国公派人送来老奴有幸尝了些,现在还回味无穷,还甚是惦记着呢。”
说完钱公公双手去搬筐子竟没有搬动,见来人是暗一不急不慢的接过暗一手上的奏折笑着对暗一说道:“劳烦这位壮士把这一筐东西搬皇上面前去。”
皇帝适时开口:“你这个老货也是个贪嘴的,不必搬了,放与原处即可,钱公公,你把奏折拿过来,朕要亲自看看,是否竟真的亩产5000斤,若真有这么高产量,朕定要好好奖赏李国公才是。”
轩辕鸿轩接过奏折爽朗一笑便看了起来,李老爹在奏折里不仅写明了这个红薯亩产量还在后面说明了如何食用,以及种植方法。当然李老爹并不知道小团子上次已经把食用方法交给圣上了。
轩辕鸿轩看完奏折后:“好,好,好。”连说三个好字,把下面的官员们的心勾的直痒痒。皇帝见李一面露疲态,想必这一路上没怎么好好休息:“李一,李国公可还有什么话要你带与朕?”
暗一想了想道:“李国公说皇上忧心之事必有解决之法,请皇上不必担忧。”皇上一听面上不显,心里却乐开了花心道:“这李国公不愧是开国丞相的子孙,不愧是朕钦点的状元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