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秦时带着人等在了公主府门外。
守门的下人见秦时带来了上百的官兵,忙进去禀告月华长公主。
闻讯赶来的文安县主看到门前的一幕,黛眉当即拧成了麻绳。
秦时见文安县主出来,主动开口解释道:“殿下千金之躯,为护殿下安全,下官特意向苏县令和节度使大人借了些兵来。”
听到此言,文安县主脸色阴沉地转身进了公主府并把门外的情况告知了月华长公主。
月华长公主冷着脸沉思,公主府的亲兵都在秦时面前露了脸,只能用在明面上。
她能暗自动用的只有自己豢养的七十名死士,但也不好全部动用。
文安县主不安地问道:“母亲,我们一定要跟大理寺的人回京吗?”
“不回就是抗旨。”月华长公主黑着脸盯着她,“你想造反?”
文安低头沉默,她们没有造反的能力。
月华长公主思索片刻后说道:“回京路途遥远,路上遇到点危险,死几个人也不奇怪。”
文安县主蓦然抬头,“母亲是想……”
一刻钟后,月华长公主和文安县主从公主府里出来,身边还跟了贴身伺候之人。
秦时下马相迎,看到绿萼时,眸子动了动。
就在他给月华长公主拱手见礼的时候,侧方传来了掷地有声的脚步声。
众人循声看去,看到了公主府的亲兵。
月华长公主笑着说:“秦少卿,本宫带一队亲兵护卫安全可以吧?”
“自是可以。”
随后,一群人就踏上了回京之路。
益州的百姓见到如此大的阵仗,不禁好奇发生了什么,纷纷驻足观望。
队伍出城后没多久,便在梵音寺的山脚下停了下来。
文安县主见队伍停了,不禁打开车窗查看外面的情况,然后就看到了一辆马车和三个时尚。
其中一个和尚在和秦时说话,但她听不到他们在说什么。
正当她想下车询问的时候,秦时就朝马车这边走了过来。
不一会儿,秦时就走到了马车边。
“殿下,梵音寺的三位师父要去护国寺拜访无念大师,这一路会与我们同行。”
听到这话,月华长公主知道秦时不是在征得她的同意,而是在告知她。
她心中冷哼,面上却是挂着温和的笑容,“本宫晓得了。”
其实,那三个和尚,其中一个就是尘一。
尘一并非要去护国寺拜访无念大师,而是不放心秦时,特意带了两个武僧护他回京。
而受尘一庇护的柳砚,此时就在马车里。
原本,秦时是想柳砚和他们兵分两路回京的,奈何月华长公主的人盯得太紧。
他们无法到梵音寺把柳砚接出来,便找人给尘一传信,让他带柳砚到驿站等他。
不料,尘一没有带柳砚去驿站,而是选择等在这里和他们一起上路。
队伍继续前行,月华长公主坐着马车经过尘一三人身边时,扫了三人和那马车一眼。
她莫名的觉得马车里有人。
***
京城,顾家。
江月漾和温舒颜,乔溪三人来顾家给顾若添妆。
明日就是顾若和太子殿下的大婚之日。
江月漾打开自己带来的其中一个盒子,里面躺着一支精美的发簪。
簪头雕刻着栩栩如生的凤凰,凤凰嘴里还衔着一颗耀眼的红宝石。
接着,她又打开了另一个小一点的盒子。里面装的是一对钻戒,是她特意在商城上买的。
顾若看到钻戒,不禁好奇地拿起来端详,“这个指环好独特。”
江月漾解释道:“我在书上看到一个地方,那地方的人,成亲的时候会戴上这样的指环。
这个小的是你的,大的是太子殿下的。到时候,你和殿下互相给对方戴上这个指环,寓意着你们从此相伴一生,不离不弃。”
顾若听了,脸上泛起红晕。
这段时间,她和太子殿下的感情有些许变化。虽还算不上喜欢,但相处起来也算融洽。
乔溪见她红了脸,不禁陶侃道:“阿若,你老实说,你是不是有点喜欢太子殿下了?”
“太子殿下待人很温柔,也很会照顾人。”顾若没说喜欢,“我以后应该会喜欢上太子殿下。”
也就是说,现在还没喜欢。
“是么~”乔溪笑着拉长了尾音。
“乔溪姐姐~”顾若冲她娇嗔了一声。
“好了好了,不逗你了,快看看我送你的成亲礼物。”
说着,乔溪就打开了手里的盒子,里面是一尊送子观音菩萨。
她嘿嘿一笑,“阿若,祝你和太子殿下早生贵子,瓜瓞连绵!”
看到送子观音菩萨那一次,顾若的脸已经红得不行了。此时听到乔溪说那种话,小脸爆红。
“乔溪姐姐!”顾若追着她打,“你别忘了,你还没成亲!”
“我不怕,反正早晚都要经历那一遭。”
两人你逃我追,闹了好一会儿才消停。
见她们回来坐下,温舒颜便打开自己带来的锦盒。
她送的是一对玉镯,那玉镯色泽透亮,明眼人一看都知道价值不菲。
“阿若,这玉镯你可喜欢?”
顾若笑着点头,“喜欢,你们送我什么我都喜欢。若是你家那位能送我十坛好酒,我就更喜欢了。”
“没问题。”
接下来便是一片欢声笑语,笑着笑着,顾若就喜极而泣了。
“有你们真好。”
在这又哭又笑的声音中,夜幕悄然降临。
远方的荒郊野外,秦时等人在一个四面环山的山道上扎营过夜。
随着夜色逐渐深沉,众人进入熟睡的状态,藏匿在山中的死士悄然逼近。
马车里的尘一缓缓睁开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