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卫薇面对两个孩子一定要做到一碗水端平,不能因为是亮亮出生之后,自己就患了高血压,并且出现了一段时间的萎靡不振,就忽视对亮亮的爱。
毕竟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在他不会辩驳的生命里,这对他是多么的不公平。
突然卫薇感觉到自己的心一阵抽搐的疼,自己对亮亮简直太不公平了。
卫薇记得在月月刚出了满月那天,月月在睡觉的时候,卫薇是一步不离的站在床边看着月月睡觉,每次回家,卫薇都会默默的注视着月月睡觉,在卫薇没有怀亮亮的气时候,但这个动作卫薇从来没有对亮亮执行过。
幸好自己发现对亮亮的亏欠来还来得及。
虽然亮亮已经两岁多了,但卫薇知道以后还有很长的一段时间的相伴,卫薇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到一碗水端平。
在回去的路上,卫薇又试探性的询问张山“我们买家具,能不能早一点拉到郑州,放到房子里面?我真的是想多晾晒一段时间。”
张山干脆的回答说“不差这几个月的时间。”
卫薇就安静的坐在副驾驶上,不再说什么。
张山说“你急个啥,我们哪天回家了先去挑一下家具的款式。”
卫薇说“哦,好的。”
声音里已经没有了来时的那种兴奋。
卫薇已经在努力调整自己的状态,可是她依然提不起很大的心劲。
虽然卫薇也知道自己不能因为一件事让自己不满意,就直接表现出蔫了的样子。可是卫薇已经很努力了,还是没有让自己的心敞亮起来。
“管他呢,晚点就晚点吧。反正根据张山的说法,十一左右,一定会把家具拉到郑州的。并且那个时候自己也不上班,还可以帮忙组装家具。”
如果,一想到十一来送家具的时候,婆婆带着孩子们也来玩几天,卫生不满才彻底被扫除干净。
虽然卫薇曾经告诉过自己不可以做孩奴。可现在当卫薇的心沉寂的时候,真的只有孩子们的笑脸才是她最好的灵丹妙药。
以前对于一个母亲为了孩子能够自我牺牲,自我忍耐,卫薇是完全不理解的。就像卫朵第一次被王乐打的时候,卫薇想不明白她为什么还可以忍气吞声的维持着婚姻。但现在卫薇已经可以深刻的体会到一个母亲的心情。
她真的为了自己的孩子可以做出一步又一步的忍让与牺牲。
只要还有一点能够让家庭完整的希望,让孩子在生父身边长大的火苗,作为母亲的女子都不会放弃。
虽然现在卫薇朵在外出打工,王乐吸着她的血,但卫朵也从来没有对王乐提出过离婚。
虽然卫朵在与卫薇打电话的时候,说自己真的感觉撑不下去了,但是她已经撑了一个月又一个月,一个季度又一个季度。现在的卫朵已经开了一个小卖铺,虽然只有30多平,但卫朵对那个小卖铺充满了感情。
现在卫朵已经不把钱看的那样重,毕竟现在她已经有了挣钱的能力。
前几天在和卫朵聊天的时候,卫朵还询问卫薇装修房子是否有难度?如果有的话,她手里还有点钱可以让卫薇先拿过来用。
“想啥呢,到家了”卫薇不知道张山已经把车停好了,看来自己有出神了。
回到家里,卫薇主动的对张山说,“我去煮粥,一会儿你来炒菜就可以啦。”
张山说“”怎么啦?今天这么勤快。”
卫薇说“”总是让你做饭,我怕你做烦了。哪天一生气不给我做饭吃了,我又不会做饭,那真的是欲哭无泪。”
张山说“”现在说话都会跟我用成语啦。”
卫薇说“那是,我毕竟是写短剧的人。”
说着,张山的手机响了,是婆婆打过来的。
张山接通之后,他只说了一句话,卫薇就凑过来聊天。
婆婆看到卫薇说“”我想着你工作比较忙,所以就没有给你打电话,打到了张山的手机上。”
卫薇说“妈,没事,我们两个在一起打到谁的手机上都是一样的。”
或许婆婆还在注意着事情的小细节,但卫薇已经知道,对于生活自己不可以再较真,特别是对于家人,一定要养成大大咧咧的性格,小事上做一个不拘小节的人,生活应该会更加的甜美。
聊了一会儿,张山直接把手机递给了卫薇,走向了厨房。
婆婆话题一转说“薇,我跟你商量一件事儿。”
听婆婆如此郑重的语气,卫薇故作淡定的说“妈,啥事儿你说。”
婆婆说“我想让亮亮去幼儿园上学一段时间。”
卫薇说“妈,咋想着把亮亮送到学校这么早?月月当时两岁多的时候,我让送到学校,你们非得不同意。是不是家里有什么事情?”
婆婆说“你别多想,家里没事儿,我想着房子不是已经交房了吗?怕亮亮以后在郑州上学,不适应,怕他到时候哭。我想让他在学校先适应一段时间,并且让月月带着他。”
听婆婆说完,卫薇刚才揪起的心,才平安着落。
卫薇说“好的,妈,那我给你转一下亮亮的学费。就让他先去适应一段时间吧。”
婆婆说“我不是跟你要钱,我是跟你商量一下,看送他去学校你是否同意。确实孩子有点儿小,但亮亮是前半年出生,月月是后半年出生,我算了算,现在把亮亮送到学校也没啥。”
卫薇笑着说“妈,这个你看着办就可以了,反正是你在家里带孩子,我是没有意见的。”
婆婆说“那行,只要你同意了,就可以。那我下周就到学校去一趟,把亮亮的学费交一下,让他适应一段时间。“”
卫薇说“妈,好的。”
随后卫薇又说道“妈,那我用不用给亮亮买个书包?”
婆婆说“不用给他买书包,学校发的有书包。”
卫薇说“那学校发书包不都是按照学期发的吗?现在我们中间去上学应该是没有书包的吧?”
婆婆说“就是学校不发书包也没有关系。月月家里还有一个旧书包,先让亮亮用着吧。”
听婆婆这样说,卫薇也知道婆婆也是好意,但是想想当时月月去上学的时候,卫薇似乎还在算一个求学的黄道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