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理了城内的叛军,薛仁贵还不解气,将中二营的3000骑兵全部集结起来,出城追击,将那些逃离的叛军全部抓捕起来,手里有血债的,当然斩首示众、以安民心,那些没有血债的,就暂时看押起来,后续如何处理,就要等叶白的命令了。
当然了,追击叛军不过是一个借口而已,真正的目的乃是查找孟承宣等人的行踪。
虽然从结果和事实来说,孟承宣的叛乱,对于叶白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机会,若非他发动叛乱,叶白这个挂逼虽然依旧可以崛起,但绝对不会有这么快。
但不管怎么说,孟承宣的叛乱是于国不容的,既然被封为武安侯,于公于私,叶白都要做出一些表现,例如抓捕叛军主将孟承宣。
这事,虽然叶白嘴上没有说,可戏志才却不会忘记,作为一个好的下属,不能事事都等着叶白吩咐,要学会主动出击,替主上分忧。
抓捕孟承宣这事,薛仁贵也没有任何意见,甚至他比戏志才还要积极,这等叛国叛军之辈,但凡有些血性的将领,都是恨不得杀之而后快。
岳飞的中三营,行动已经足够快了,可先是与2万蜀军激战,一举全歼,继而昼夜兼程,到底是晚了几天,等他们到的时候,元石县早就落入了中三营的手中,更是稳定了民心、控制了局势。
薛仁贵、戏志才都不认识岳飞,只是岳飞单方面认识他们两位而已,来之前岳飞又没有带着将令,差点闹出了一场误会,尽管岳飞用主动退兵表示了诚意,可薛仁贵也没有放松警惕,没有让岳飞等人进城。
这一下,可就惹恼了一个人,那就是岳云,这小子继承了岳飞的武艺,甚至还青出于蓝了,可却没有继承岳飞的统兵能力,也没有继承岳飞的沉着冷静。
再加上岳云多少有些武痴属性,薛仁贵的大名也是如雷贯耳,早就手痒难耐了,一心想要与其切磋一番,被薛仁贵拒之城外,可算是让他找到了机会。
半真半假之下,竟然趁着岳飞给叶白上呈公文的时候,偷偷溜出了大营,单枪匹马地跑到元石县城外,公然搦战。
说实话,薛仁贵和戏志才两人本已经有些相信岳飞等人的身份,毕竟旗帜、军装什么的都能够作假,但装备却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全员铁甲,除了大秦王国的几支顶尖精锐部队之外,也就只有叶白麾下的龙武卫能够做到。
可那几支精锐部队,远在大秦王国腹地,要么就是在守卫王国京城,根本就没在西北这地界,再加上那严整的军容军纪,也不是一般人能够训练出来的。
只是碍于没有叶白的将令,双方也的确是不认识,保险起见,这才没有让岳飞大军进城,但戏志才却是从城中调集了一批酒肉,派人送到了岳飞的大营之中。
对于薛仁贵和戏志才的谨慎,岳飞自然没有什么意见,他治军可是相当严明,岳家军的战斗力有一半都是来自于严明甚至可以说得上是严苛的军纪,两人这般谨慎,反倒是让他高看了一眼。
但岳云这一主动搦战,却是打破了双方的默契,让薛仁贵和戏志才两人对于自己之前的判断产生了怀疑,当即下令关闭城门,谨守城池,加强防御。
薛仁贵勇冠三军,可容不得岳云这等黄口小儿在城外搦战,自己却当起了缩头乌龟,不顾戏志才的劝阻,带着2000兵马出城应战。
等到岳飞得到消息,带着少量亲卫急匆匆赶来的时候,岳云和薛仁贵两人已经大战了三百多回合。
岳云天生神力,一双大锤舞得虎虎生风,将自身护卫得水泼不进,每一次攻击都是势大力沉,蕴含着千钧之力,一般的武将根本就不敢硬抗。
可薛仁贵是什么人,一个正史比演义还要猛的绝世猛人,一柄方天画戟在他手中,如若无物,挥洒自如。
岳云的双锤重约200斤,薛仁贵手中的方天画戟也不遑多让,双方在兵刃上是半斤八两,走得都是一力降十会的路子。
但两人除了力量大之外,在技巧方面也同样不差,你来我往之下,竟然是谁也奈何不了谁,把城上城下的中三营士卒都给看呆了,眼睛一眨不眨,根本就无法想象,世界上竟然还有如此猛将。
岳云猛则猛矣,但因为年龄的关系,一身实力并没有达到巅峰,武力属性只有103点,比起薛仁贵的106点武力差了3点。
3点武力值的差距看似不大,但其实不然,按照兵将卡牌系统的评定标准,武力值的几个门槛是相当重要的,越过之后,实力差距其实是极大的。
同样都是1点武力值的差距,可100点武力属性与101点属性之间的差距,比101点武力和102点武力属性的差距还要大,就因为101乃是一个槛。
一样的道理,105点的武力属性也是一道槛,一旦跨过,就算放眼整个中华历史,众多猛将之中,都是能够排得上号的,至少也是前二十之列。
岳云虽然堪称猛将,可纵观古今,也没有能够排进前二十之列,而薛仁贵却是其中的一员。
两人的对攻势大力沉,没有什么留手,近乎把浑身解数都给用了出来,可越打,薛仁贵心中就越发生疑。
本来以为岳云是敌人,一出手就毫不留情,虽然爱惜岳云的武艺,但各为其主,却也容不得心慈手软,薛仁贵本是想着将其擒下,好生拷问一番,看看他们到底是什么来路。
可双方大战一百多回合不分胜负之后,薛仁贵心中的疑惑就更深了几分,他能够看得出来,岳云的武艺走得是刚猛的路子,而且年纪不大,心思较为单纯。
明明不占上风,却是满脸兴奋,就好像难得地碰到一名高手,印证自己的武艺一般。
如此矛盾的结论,让薛仁贵都有些摸不着头脑了,搞不清楚岳云到底是在打着什么主意。
而且两人大战这么长时间,周边始终没有“敌军”出现,没有所谓的埋伏,连个掠阵的都没有,一点都不符合主动搦战的做法,难不成对方就真的不担心岳云战败吗?
这要是败了,岳云的小命可就没了,谁家主将这么心大,敢于放任如此猛将孤身一人前来搦战啊。
心中生出了疑惑,得出的结论也是前后矛盾,再加之薛仁贵见识了岳云的武力,知道他不是自己的对手,索性就收了几分力,只发挥出了八成多不到九成的实力,与岳云继续纠缠。
薛仁贵主动收力,两人就打了个旗鼓相当,又战了上百回合,也依旧没有能够分出胜负。
大战三百多回合,每一招每一式,岳云都是用上了全力,手中兵刃又是如此沉重,哪怕他天生神力,也有些扛不住了,满头大汗,将内衬都给湿透了。
每一次兵刃的互相撞击,都感觉到一股巨力顺着双锤涌进体内,震动气血,双手的虎口也早已经发麻了,但岳云竟是越打越兴奋,一身武力也超水平发挥了。
岳飞赶到现场的时候,看到的就是这样的场景。
正所谓知子莫若父,对于岳云的心思,他再了解不过,这才急匆匆地赶来,想要制止两人的大战,毕竟两虎相争必有一伤,如今他们的身份还没有得到薛仁贵的认可,若是出现了什么差错,那可就麻烦了。
站在岳飞的角度,两人的单挑不管是岳云伤了薛仁贵,还是薛仁贵伤了岳云,都不是什么好的结果,急匆匆赶来,既是担心岳云的安全,也是想要制造局势朝着最坏的结果发展下去。
当他看到两人还在大战的时候,心中松了一口气,暗道自己来得及时,可只看了几个回合,就有些无奈地摇了摇头。
岳云的武力不差,可身处局中,薛仁贵给他的压力实在是太大了,让他不得不将全部的精力和心思都放在与薛仁贵的激战之中,无暇顾及其他。
可此刻的岳飞身处局外,同样是武力不弱的猛将,眼光毒辣,短短片刻,就看出了两人之间的差距,薛仁贵根本就没有用上全力,有所留手,若不然岳云早就落败了。
心中一松,岳飞也就没有冲上去,以免造成误会,而是带着亲卫站在远处掠阵以及观战。
对岳飞等人的到来,留有余力的薛仁贵自然是发觉了,看到岳飞身后只有数十名亲卫的时候,他心中的疑惑就渐渐消散了,同样身为人父,也有一个武痴儿子,他隐隐地有些明白了。
敢情岳云前来搦战并非是有什么阴谋,不过是见猎心喜、手痒难耐罢了。
得出这个结论之后,薛仁贵哭笑不得,这种乌龙事件,放在谁的身上,都不是什么好事,可他又能够如何,岳云的年龄比他小得多,乃是晚辈。
心思一定,看到岳云已经开始大口喘息,明显体力消耗极大,薛仁贵再次收了几分力,手中的招式一改之前的大开大合,反倒是以轻巧、缠斗为主,不再与岳云手中的双锤硬碰硬。
说白了,这样的打法根本就算不得生死之斗,更像是长辈考验晚辈的武艺,给晚辈喂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