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出兵巴达维亚、范德伯格的劝降
整个菲律宾殖民地的新秩序重新建立完毕之后,赵满仓就开始在菲律宾这边主持移民工作。
想要彻底的在菲律宾站稳脚跟,必须得移民,只有汉人的数量多过土着,那个时候的统治秩序才会真正的稳固。
崇祯八年五月初九,拿下马尼拉的三个月后,陈平安在菲律宾留下了4个师人的兵力,便带领剩余的兵力再次出发,前往巴达维亚。
1619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攻占爪哇岛上的雅加达,将其命名为巴达维亚,作为在东方的总部。
到1635年时,巴达维亚已成为荷兰在东南亚的重要殖民据点和贸易中心。
荷兰以巴达维亚为基地,垄断香料贸易,与大明、日本等进行贸易往来,还以此为依托不断扩张在东印度地区的势力范围,建立了庞大的贸易网络,其贸易遍布了亚欧非三个大陆。
巴达维亚是荷兰东印度公司在亚洲的核心枢纽,负责管理和协调公司在这一地区的商业活动、军事行动和殖民统治等,对荷兰在东方的殖民事业和商业利益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菲律宾已经在陈平安的统治之下,接下来的目标自然是荷兰人了。
好容易找到了一个开战的借口,陈平安自然不会放过吞并荷兰东印度公司了。
在海上航行了4天时间,陈家军的舰队终于是来到了巴达维亚。
巴达维亚城靠海,它位于爪哇岛西北海岸,北部与爪哇海相接。
根据从范德伯格口中获得的情报,巴达维亚城中大约有5万人口,其中荷兰人士兵大约有2万左右。
之前的巴达维亚,其实只有三四千荷兰驻军的。
这次为了能获取到陈家军的炮舰,无论是荷兰人还是西班牙人,都是下了大血本,大大加强了他们在东南亚地区的军事力量。
只不过,他们口中的血本,在人口众多的大明面前,那都是不值一提的。
舰队抵达巴达维亚附近之后,陈平安没有着急攻城,而是先放出一条小船,把范德伯格送进了巴达维亚。
范德伯格作为荷兰人远征舰队的统帅,自然是很容易就被接进了城中。
巴达维亚城内,总督亨瑞里克·布劳威尔见到了范德伯格。
“范德伯格,陈家军怎么会放你回来的?”
经过三个月的发酵,对于西班牙人的战败的情况,荷兰人自然是知道的。
这个消息可是把东印度公司的总督布劳威尔给吓的不轻。
陈家军能如此轻易的把有了一半荷兰人舰队帮助的西班牙人给拿下,这就说明人家或许也有实力拿下他们东印度公司。
着急了的布劳威尔一边给荷兰总部写信求援,一边派出使者想要跟陈家军谈判,只不过,被派出去的使者,一个都没回来而已。
一直在巴达维亚这边着急了两三个月,陈家军的舰队终于还是来了。
陈家军的舰队浩浩荡荡的摆在海面上并没有开打,而是先把范德伯格给送了回来。
范德伯格一脸的无奈:“陈家军放我回来,是让我来劝你放下武器,无条件投降的。”
布劳威尔:“.......”
一脸的无语。
“这怎么可能,投降是不可能的,巴达维亚的防御你也是知道的,而且我已经跟荷兰总部求援了,凭借巴达维亚的城防,只要咱们坚持到援军的到来,胜利就是我们的。”
范德伯格无力的摆摆手:“从你求援,到援军从荷兰跑到这边,最起码也得需要差不多一年时间。”
“布劳威尔,你知道西班牙人的马尼拉城在陈家军的炮火下坚持了多久吗?”
“不到一上午的时间!”
布劳威尔闻言,一脸的不可思议:“这怎么可能?”
范德伯格:“没什么不可能的。”
范德伯格详细的把马尼拉之战的情况给布劳威尔说了一下。
“陈家军的舰炮射程比咱们的岸防重炮都远,陈家军的开花弹只需要命中三四发,就能击沉咱们的一艘炮舰。”
“咱们装备不如陈家军,人数更是不如陈家军,这次陈家军可是一共出动了三万海军,人家船上还带了人的陆军。”
“六万多军队,出征之前我可是亲眼所见的。”
“总督大人,投降吧,咱们根本打不过,这是一场没有胜利希望的战争。”
“陈将军说了,如果咱们不投降的话,等攻破巴达维亚,城中的所有荷兰人都将会被处死。”
布劳威尔:“.......”
范德伯格的劝说让布劳威尔的内心很是矛盾。
布劳威尔并不认为范德伯格对于陈家军实力的叙述是在危言耸听,但是吧就这么一枪不打的就投降的话,会不会太怂了一些?
范德伯格:“总督大人,不要犹豫了,只有投降,才能尽量保存咱们荷兰人的有生力量。”
布劳威尔:“等等,范德伯格,我需要再想一下。”
范德伯格:“陈家军只给了咱们一个小时的考虑时间,总督大人您还是尽快做决定吧。”
布劳威尔:“好的,这才过去了半个多小时而已,还有时间,让我再想一下。”
布劳威尔话音刚落,巴达维亚城外忽然就响起了连绵不断的火炮声。
听到声音的布劳威尔赶紧跑到指挥塔的观察窗边。
通过观察窗,布劳威尔只看到巴达维亚城墙的一些炮台被炸的七零八落,原来是陈家军的六艘巨舰在海面上发动了进攻。
布劳威尔只看见陈家军的六艘炮舰正在海面上缓缓调转船舷,然后就是另一侧船舷上的火炮开始了第二轮炮击。
震耳欲聋的炮击声中,炽热的炮弹带着毁灭的力量呼啸着砸向巴达维亚城,紧接着就是炮弹的二次爆炸,瞬间就让巴达维亚的城头火光冲天。
布劳威尔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豆大的汗珠从额头滚落。他死死地盯着窗外,看着那些重型岸防炮在陈家军的炮火下土崩瓦解,心中的恐惧如潮水般蔓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