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朝鲜王李倧
阳光洒在这片血腥的战场上,映照着士兵们忙碌的身影,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血腥味和硝烟味。
直到这个时候,陈平安才把朝鲜使者李允谦给请了出来。
之前大战那会儿,陈平安以军事行动为由,没让李允谦观战,这会仗打完了,李允谦也就被请了出来。
在得知清军大败,被斩杀四万多人,已经逃往汉江北面之后,李允谦喜极而泣,泪水夺眶而出,顺着脸颊滑落,滴在满是尘土的地面上。
他颤抖着双手,朝着陈家军的营地方向,缓缓跪下,额头触地,行着大礼。“陈将军,大恩大德,朝鲜上下,没齿难忘!”
他的声音带着哭腔,在这还弥漫着硝烟的战场上回荡。
有救了啊,这次真的是有救了,还是天朝上国靠谱,一来就把鞑子给打跑了。
陈平安见状,连忙上前扶起李允谦,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
“李大人,快快请起,大明和朝鲜,乃宗藩之国,此次救援朝鲜抗击清军,本就是我大明的责任,无需客气。”
李允谦站起身来,看着忙碌打扫战场的陈家军士兵,心中满是感激与敬佩。
就陈将军这气度,真不愧是大明上国之将军啊!
“陈将军,贵军如此英勇,以少胜多,击退清军,实乃天兵天将下凡。如今清军虽退往汉江以北,我朝鲜汉江以北土地还在清军铁骑荼毒之下,还望将军能助我朝鲜,彻底解除这清军之患。”
陈平安微微点头,目光望向北方,那里是清军撤退的方向。
“李大人放心,我既然来了朝鲜,就不会轻易离去。只是当下我军缺乏战马,追击清军多有不便,且需时间整顿军队,等今晚下一批船只到来,会有两万匹战马一同被运送过来。”
“只要战马一到,我必挥师北上,彻底把清军给打出朝鲜。”
李允谦连忙一脸感激的道谢:“陈将军大义。”
陈平安笑了笑:“李大人,此次清军撤走,南汉山城围困已解,李大人还是赶紧前往南汉山城,告知一下朝鲜王此处的情况吧。”
李允谦连忙说道:“将军所言极是,我这便先把好消息告知我王。”
陈平安:“对了,还请李大人多派一些你们朝鲜的辅兵过来,帮忙掩埋尸体,这一战的四万多具鞑子尸体,再加上昨晚袭营时候的那一万多,这可有的忙活了。”
“我军接连大战,需得好好休整一番,掩埋尸体这种工作,就交给贵军忙活吧。”
“这是自然,这是自然,陈将军先在营地这边好好休息,我这便先去把好消息告知我王。”
跟陈平安告辞之后,陈平安便派了一队士卒,护送李允谦以及朝鲜使团的人赶到南汉山城。
守城将士在确认了李允谦的身份后,大门都没敢打开,只是放下一个吊篮,把李允谦一人先接进了南汉山城。
进了南汉山城的李允谦一路疾驰,直奔朝鲜王李倧所在的行宫。
宫殿内,气氛压抑得让人窒息。李倧眉头紧锁,在殿内来回踱步,众大臣们垂手而立,大气都不敢出。
李允谦进门之后“扑通”一声跪地,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陛下,天大的喜讯!大明陈平安将军率部赶到,与清军恶战一场,斩杀敌军四万余人,清军已狼狈逃往汉江北面!”
李倧闻言,猛地停下脚步,双眼瞪得滚圆,脸上先是闪过一丝惊愕,紧接着,狂喜如潮水般涌上脸庞。
“你说的可是真的?”
他声音颤抖,似乎不敢相信这期盼已久的胜利来得如此突然。
昨晚的炮击声,今天上午围城的清军撤军,然后汉江边又是接连不断的炮击声响起,朝鲜王李倧也都是知道了的。
但朝鲜王李倧早就被清军给吓破了胆,连下令让人出城探查的勇气都没有,根本就不知道城外发生了什么事情。
被清军围了快一个月了,南汉山城内积存的军粮也不多了,这会儿南汉山城内的气氛正是压抑微妙的时候。
李允谦带来的好消息,简直就是久旱逢甘霖。
李允谦:“陛下,此乃千真万确!”
再次得到李允谦肯定的答复后,李倧仰头大笑,笑声在宫殿内回荡,许久才停下。
“天不亡我朝鲜!大明不愧是我朝鲜的坚实依靠,陈将军真是我们的大救星!”说着,他眼眶泛红,激动得来回踱步,双手不停地挥舞。
众大臣们也是爆发出一阵欢呼。“陛下,我们有救了!”“是啊,终于不用再担惊受怕了!”大臣们激动得老泪纵横,相互拥抱,压抑多日的阴霾瞬间消散。
李倧平复了下情绪,急切说道:“李爱卿,赶紧说说,你去大明求援的过程,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李允谦吧啦吧啦,把自己千辛万苦赶往大明京师,一番苦求之下,大明皇帝动容,立马下旨要全力帮助朝鲜,抗击鞑子。
陈平安将军在接到圣旨之后,集结了十万大军,两百多艘巨舰,带着第一批四万精锐,一路乘风破浪,跨海而来。
大明舰队从江华湾驶入汉江,一路逆流而上,夜晚寻找登陆地点的时候,发现了清军驻扎在汉江边的营地。
一番炮轰夜袭之后,清军炸营,大明军队趁机出动,灭敌近两万。
今日上午,皇太极又集结七万大军攻营,明军神威,大炮犀利,再次灭敌四万多。
皇太极大败,溃逃回汉江以北。
事无巨细,李允谦把自己求援的经历都仔仔细细的说了一遍。
朝鲜王李倧以及一众朝鲜官员,脸上的表情那叫一个精彩啊!
其实,对于这次向大明朝求援,朝鲜王李倧是没抱多少希望的。
朝鲜这边也知道大明朝最近日子不好过,不过,朝鲜王李倧也知道关宁锦防线和东江镇换了新守军。
据说新换的陈家军实力不错,捅过后金的后院,让后金损失惨重。
于是,抱着万一的心态,朝鲜王李倧派出了自己的亲信李允谦去大明求援。
没想到,不抱太大希望的一次求援,竟然收到了奇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