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斥候小队之战
清军听到动静,纷纷转过头来,看到只有一小队骑兵冲来,先是一愣,随即都是一脸的慌乱。
皇太极兵败,大清损失惨重的消息,这些在汉江以北劫掠的大清士兵们也是知道的。
这会儿皇太极早已经是下达了收拢人口物资,赶紧撤退的命令。
同时,皇太极还下达了一旦遭遇大明军队,不可恋战,立马丢下物资逃跑的命令。
这会儿突然遭遇一小队大明骑兵的突袭,这队清军的百人骑兵小队第一反应就是慌乱。
不过,带领这个小队的百夫长很快也就反应了过来,敌人也才三十来人而已,有什么好怕的。
这些鞑子以前都是杀惯了明兵的主儿,以前南下大明劫掠那会儿,就算是上千明军的队伍,他们这个百人骑兵队随便一冲,也能把明军给冲垮。
虽然陈家军最近被传的很厉害,但这股百人队清军并不认为自己这边面对三十来人也会输。
清军百夫长留下十人看管朝鲜百姓,其余的90人整队完毕,张牙舞爪地挥舞着刀剑,一点点增加马速朝着冲锋而来的明军奔袭而去。
见鞑子们没有逃跑,而是杀了过来,李勇彪嘴角上扬。
双方距离不断接近,相距300米时,李勇彪在奔驰的马背上端起了手中的97K。
屏息凝神,不动如山,即便是在颠簸的马背上,李勇彪的上半身也是丝毫没有晃动。
砰!的一声枪响。
两三百米外,正在冲锋的90名鞑子中,有一人应声惨叫,坠落马下。
这就是李勇彪这个斥候排长的实力。
300米内,骑马射击活动目标的命中率为七成。
这次李勇彪能打中,靠的是实力,也多了一点运气。
如此远的距离,自己这边就被陈家军的火铳给打死了一个,清军阵营也是被吓了一跳。
下意识的就放慢了马速。
都说明军的火器犀利,你妈,这也太犀利了吧?
也就是这下意识的放慢马速,让陈家军斥候营这边又接连响起的两枪全部落了空。
也就是这落空的两枪,让鞑子骑兵们又重拾信心,再次催马冲锋了起来。
两军对冲,百米的距离转瞬即逝,几秒钟的时间,双方就拉近到了200米内。
也就在这个时候,36名陈家军斥候接连开枪了。
砰砰砰!砰砰砰!
一阵乱枪过后,正在冲锋的89名鞑子瞬间坠马了30人。
剩下的59名鞑子队形,一下子就乱了。
这还离着有200米呢,一下子就减员了一小半,所有鞑子们的脸上写满了惊恐与慌乱。
原本嚣张的气焰被这一阵密集的枪声彻底打压,不少人勒紧缰绳,试图脱离队形打马逃离。
“稳住!都给老子稳住!他们的火铳打不响了,不要怕。”
清军百夫长声嘶力竭地大喊,总算是把这混乱的局面给重新压制了下来。
“给我杀,没了火铳,明人就是一群挨宰的羔羊,杀光前面这几个明狗!”
他挥舞着手中的长刀,竭力鼓舞着众人的士气。
在清军百夫长的嘶吼下,那些慌乱的鞑子们强压着恐惧,重新叫嚣着向着陈家军冲来。
也就在这么一耽误的功夫,陈家军斥候小队已经重新换好了子弹。
在双方接近到100米距离内时,第二轮枪声响起。
这次是36名鞑子中弹落马,一下子,鞑子骑兵只剩下了23人。
一颗子弹一头扎进了那个叫嚣最凶的清军百夫长的胸口,子弹穿破盔甲钻进了百夫长的胸膛,旋转着搅碎了皮肤肌肉,搅烂了他的心脏。
百夫长的叫嚣声戛然而止。
然而,到了百米距离,双方短兵相接的时间最多只需要几秒钟了而已,即便没有百夫长的叫嚣鼓舞,剩余的二十三名清军也明白,这个距离已经不是可以再退缩的时候了。
好在明狗重新给火铳填装的速度虽快,但这个时候,明狗要是再想重新填装也来不及了。
就在剩余的鞑子们面露凶狠,扬起手中的斩马刀,想要跟明军来个短兵相接的时候,斥候小队的所有成员都从腰间一摸。
一个比97K缩小了好多倍的小火铳,瞬间就出现在了斥候小队成员们的手里。
李勇彪一边从腰间的枪套里掏出斥候营最新装备的手枪,一边下达了一个命令:“最后面的三个留活口,待会儿捉了拷问情报。”
眼见就要短兵相接的23名鞑子士兵,脸上瞬间露出无比恐惧的表情。
还没等那23名鞑子们脸上惊恐的表情彻底绽放开,斥候小队手中的小火铳便齐齐开火了。
“砰砰砰”的枪声此起彼伏,如同爆豆一般密集,在这紧张的战场上格外刺耳。
一名鞑子骑兵刚扬起斩马刀,一颗子弹便精准地射进了他的额头,他双眼圆睁,脸上还带着凶狠的表情,却已失去了生机,直挺挺地从马背上栽倒下来。
另一名鞑子见状,刚想要做出躲避的动作,可还没等他调转马头,一颗子弹就击中了他的咽喉,他双手死死地捂住脖子,鲜血从指缝间汩汩流出,喉咙里发出“咯咯”的声音,挣扎了几下便没了动静。
在这一轮猝不及防的近距离射击下,23名鞑子士兵全部阵亡,有20人全部阵亡。
跑在最后面的3名鞑子则是被射中手臂,生擒活捉。
远处看管着朝鲜百姓的那十名鞑子,这会儿再也顾不上驱赶朝鲜百姓,一个个全都是打马而逃。
斥候小队哪里又会放过逃跑的鞑子,快马加鞭追了上去。
一边追逐,一边快速给手中97K快速换弹。
有着远距离攻击的优势,逃跑的那最后十名鞑子,没跑出去多远,也就全军覆没了。
斥候营跟鞑子的接触,让赵大牛抓住了清军的尾巴,
赵大牛带领着北上的两万骑兵,很快就跟上了清军的大部队。
一开始,皇太极逃回汉江北岸,还想着收拢队伍,带着抢劫到的财物人口回大清的。
幸亏陈家军没有骑兵,虽然这次抢劫朝鲜损失惨重,但好歹也是抢到了不少好东西的,总是能带回大清,弥补一下损失不是?
然而,仅仅第二天,陈家军的两万骑兵就追了过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