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 移民事宜达成
李允浩:“我大朝鲜刚被鞑子祸乱,各地流民太多,要是可以全部送去支援大明,也能极大减少咱们安抚流民的支出,对我朝鲜来说,百利而无一害也。”
随着李允浩的开口,其余大臣也都是纷纷附和。
毕竟,他们大朝鲜可也是有上千万子民的,用几十万贱民,换数百万两银子,这个买卖实在是太划算了。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很快就同意支援大明朝屯田建设的提议。
毕竟,就跟陈平安说的一样,朝鲜与大明是互帮互助之邦交友好关系,人家大明都支援朝鲜抗击鞑子了,朝鲜这边支援大明一些人口,也是名正言顺的事情。
好吧,只要有个名正言顺的理由,王庭的这些既得利益者们,自己就把自己的龌龊行为给说服了。
在一片歌颂声中,朝鲜王李倧也是同意了陈平安的提议。
李倧:“李允谦,你再去陈将军那边跑一趟,跟陈将军商议一下,尽量全部用人口支援的方式达成共识。”
“顺便再跟陈将军谈一谈能否留一两万士兵,在咱们朝鲜这边驻军。”
“鞑子毕竟刚走,陈家军要是同意在鸭绿江防线驻军的话,对于咱们朝鲜来说,也是一件好事儿。”
“当然,驻军的日常消耗,要是也可以用人口支付的话,咱们这边可以趁着这次的机会,提前多支付一些人口,这样一来,也能省下一笔安置流民的费用。”
在李倧看来,少几十上百万贱民,那真是无所谓的,人没了那么一点,再生就是了。
李允谦领命之后,立刻又马不停蹄的赶往陈平安处。
李允谦再次来到陈平安府邸,心中既是欣喜又带着一丝轻松。
毕竟,眼看事情就要解决了,李允谦也是舒了一口气的。
通报之后,他被请进会客厅,陈平安早已等候在此,脸上带着意味深长的笑容。
“李大人,这么快就回来了,看来贵国已有定论?”陈平安率先开口,声音中带着几分笃定。
李允谦拱手行礼,恭敬道:“陈将军,我王与众臣商议后,对将军的提议深以为然。只是,我王希望能在人口抵债一事上再做些商讨。”
“我们想着,能否将这500万两白银的债务,全部以人口支援的方式来抵消?我朝鲜如今流民众多,若能全部送往大明,既解了将军屯田之需,也减轻了我国安置流民的负担,实乃一举两得之事。”
只嫌手里人口少的的陈平安,听到李允谦的提议心中暗喜,脸上却不动声色,略作沉吟后说道:“李大人的提议倒也可行,只是500万两全部以人口抵消,这数量可着实不少。本将军需要仔细考量一番。”
陈平安端起茶杯,轻抿一口,装模作样的思索片刻后继续道:“看在贵国如此诚意的份上,本将军可以考虑。只是,这人口的质量可得严格把关,必须都是身强体壮、能劳作的青壮,最好是男女对半,老弱病残可不行。”
李允谦连忙点头:“将军放心,我朝鲜定会精心挑选,保证送往大明的都是符合要求的青壮。”
陈平安:“甚好,此次支援朝鲜,军费消耗之事,就按照朝鲜王的意思来办吧。”
李允谦起身,恭敬一礼:“多谢陈将军大义。”
陈平安呵呵一笑:“客气了,客气了,大明和朝鲜乃是长久以来的宗藩之国,大家互帮互助,实乃理所应当之事。”
“将军所言极是。”李允谦附和一声,随即又顺杆爬地提及驻军之事:“陈将军,我朝鲜还有一事想请将军帮忙,如今鞑子虽退,但我朝鲜仍心有余悸。”
“我王希望陈家军能留一两万士兵在鸭绿江防线驻军,以保我朝鲜安宁。至于驻军的日常消耗,若也能用人口支付,我朝鲜愿意提前多支付一些人口,还望将军成全。”
陈平安闻言,心中迅速盘算起来,驻军朝鲜,既能进一步掌控朝鲜局势,又能为日后吞并朝鲜打下基础,这绝对是求之不得的好事。
但他也不能表现得太过急切,以免让朝鲜方面看出破绽。
“李大人,驻军之事事关重大,本将军需思考一番之后才能给出答复。不过,贵国的诚意本将军已经感受到了。若此事能成,日后朝鲜与大明的关系必将更加紧密。”陈平安微笑着说道。
李允谦见陈平安没有一口答应,也能理解,毕竟,驻军这种事情嘛,陈平安肯定是得跟大明朝廷那边知会一声的。
“李大人,趁着我大明军队还未离开朝鲜之际,这几日我便派出大军,配合贵国展开移民之事,如何?”陈平安话锋一转,抬眼看向李允谦。
李允谦连忙点头,脸上堆满了感激的笑容:“如此甚好,有陈家军相助,移民之事必定能顺利进行。只是还需烦请将军约束好麾下将士,以免引起百姓恐慌。”
陈平安微微颔首,语气坚定:“李大人放心,我自会严令将士,一切以安抚百姓为主。”
两人又就移民的具体细节详细商讨后,李允谦起身告辞,陈平安亲自将他送至门口。
与此同时,在朝鲜王宫,李倧和众臣也在焦急地等待着李允谦的回复。
等李允谦回到朝鲜王宫,把陈平安同意500万两白银可以全部用人口抵债的事情一说,王宫里的众人都是开心无比。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朝鲜官员立即就在遭受兵祸流民群体中开始大力宣传移民大明之事。
朝鲜官员们高举着睦邻友好,大家互帮互助的大旗,大明帮着朝鲜打跑了鞑子,朝鲜也应该大力支持大明的屯田之策。
愿意移民的人,到了大明之后,就会被分配田地,只要肯努力,将来就能过上衣食无忧的好日子。
在各种美好的宣传之下,这些遭受了兵灾,几乎破产的朝鲜百姓们积极报名,这些人抱着对新生活的憧憬,期待着能前往大明寻求更好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