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贺逢胜的选择
陈平安:“贺尚书,以本将军之布局,十日之内能拿下北京城否?”
被陈平安再次询问,贺逢胜立马惊醒,瘫软在地的贺逢胜也不起身了,顺势直接跪下:
“陈将军,京营守军都是一群乌合之众,以陈将军之能,必定能迅速拿下京城。”
陈平安闻言哈哈一笑:“好,那就借贺尚书吉言了。”
“贺尚书,本将军还有问题,本将军要是攻下京城之后,你说崇祯会禅位给陈某吗?”
贺逢胜:“这....,这....,这....”
贺逢胜冷汗如雨下,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哽住,支吾了半天也说不出个所以然。
陈平安这已经是司马昭之心,一点都不避讳了。
他深知自己接下来的回答,将是关乎自己命运的时候。
“陈将军,”贺逢胜艰难地开口,声音带着难以掩饰的颤抖,“朱由检乃大明天子,受命于天,禅位一事,从古至今皆非易事,牵扯社稷纲常,天下人心。”
他顿了顿,偷偷抬眼瞧了瞧陈平安的脸色,见对方神色未变,才继续说道:“不过将军如今兵强马壮,大势所趋,若真攻入京城,陛下或许会……会有考量。”
贺逢胜不敢把话说得太满,又不敢忤逆陈平安的意思,只能模棱两可地应付着。
陈平安呵呵一笑,他坐直身子,目光紧紧盯着贺逢胜:“考量?呵呵,朱由检会如何考量本将军不知道,但贺尚书,此刻却应该是你做出选择的时候了,贺尚书以为如何?”
贺逢胜闻言,咬咬牙,直接砰砰砰给陈平安磕了三个响头:“陈将军乃紫薇星君转世,受命于天,朱由检禅位于陛下,是天意安排,陛下合该取大明而代之。”
得知陈家军的实力和安排的贺逢胜,知道自己是绝无离开的可能了。
在忠君爱国而死和苟且活着之间,贺逢胜毫不犹豫的选择了苟且活着。
陈平安闻言,心中很是不屑,果然啊,大明的这些个高官,就没有几个是有硬骨头的。
历史上,李自成攻下北京城后,可是有相当一部分大明官员选择主动投靠李自成的,比如魏藻德、朱纯臣、光时享、李森先、张缙彦等。
魏藻德:崇祯十三年的状元,四年内就被崇祯擢升为东阁大学士,后成为大明最后一任内阁首辅。李自成打进北京城后,他主动前来投降。
朱纯臣:崇祯九年五月被崇祯帝任命为总督京营兵马。李自成军逼近京师时,崇祯帝派他督守京城的齐化门。李自成攻破北京后,他献出齐化门,并与陈演等率百官劝进,希望李自成早登帝位。
光时享:崇祯七年中进士。曾力阻崇祯迁都,然而北京城破后,他第一个出城投降李自成,还帮李自成劝降昔日同僚。
李森先:崇祯十三年中进士,李自成攻入北京后,投降李自成军,曾被李自成政权任命为礼政祠祭司从事。
张缙彦: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时任兵部尚书的张缙彦开正阳门,迎顺军刘宗敏部入城。
除了这些大明的高官,中下级官员们投降的数量那就更多了。
这还是主动投靠的,为了保命被动投靠的官员更是数不胜数。
破城后,誓死不屈,选择自杀殉国等不投降行为的大明官员也有,但那只是少数。
就拿眼前的贺逢胜来说,在陈平安的强大威势面前,他早已没了往日朝堂上的威严与风骨,只剩下卑躬屈膝。
陈平安瞧着跪地的贺逢胜,心中满是不屑,在他看来,这些所谓的朝廷大员平日里满口仁义道德,关键时刻却如此轻易地背叛旧主,实在是令人不齿。
但陈平安也深知,想要顺利登基称帝,这些在官场浸淫多年、有着丰富人脉和政治经验的官员,还是有利用价值的。
于是,陈平安大笑着起身,迈着沉稳的步伐走到贺逢胜面前,伸出手将他扶起:“贺尚书,果然是聪明人,识时务者为俊杰啊。只要你日后能尽心尽力辅佐我,等我登基之后,高官厚禄自然是少不了你的。”
陈平安心里一边暗自咒骂着这些毫无骨气的官员,一边却不得不笑脸相迎。
毕竟,要想建立新的王朝,平稳地掌控局势,离不开这些人的支持。
陈平安曾无数次绞尽脑汁地思考,究竟怎样才能在最大程度保全大明朝现有国力,不破坏民生根基的情况下,实现平稳的王朝权力更迭。
可想来想去,脑袋都快想破了,陈平安最终得出结论:战争无法避免。
不过,陈平安也想到了保留王朝元气的最佳办法,那便是先直捣黄龙,一举攻破京城。
待拿下京城后,再对大明朝的旧臣们恩威并施,拉拢一部分,迫使一部分,让他们拥护自己登基称帝。
先造成建国称帝的既定事实,这样一来,新朝的国力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保留。
只有新朝的元气得到最大程度的留存,陈平安接下来的殖民全世界的野望才能实现起来更加轻松。
当然,大明官场早已经烂的不成样子了,陈平安肯定是不会再用那些官员的。
等陈平安当了皇帝之后,大明官场肯定是要全部推倒重建的。
像贺逢胜这种识时务者,即便内心厌恶,陈平安也得将这份情绪深埋心底,表现出一副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姿态。
因为只有靠这些带路党们的相助,陈平安才能省去不少的麻烦,才能在大明朝的基础上,迅速把新朝给建立起来。
没当上皇帝之前,贺逢胜这些人还是有利用价值的。
面对陈平安的笑意相迎和礼贤下士,贺逢胜脸上露出一副受宠若惊的模样,心中却五味杂陈,自己这便算是彻底背叛了大明。
可陈平安势大,京城眼看就要保不住了,为了家族的未来,也为了自己的身家性命,贺逢胜也别无选择。
“谢陛下,日后臣定当为陛下鞍前马后、效犬马之劳。”
陈平安拍了拍贺逢胜的肩膀,重新回到主位坐下。
“贺尚书,你且说说,若本将军攻入京城之后,朱由检不肯禅位,本将军该如何处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