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二师行营
李绍义的面前摆放着两份电报,一份电报是热河空战大捷。
另一封电报是唐国平一日突进二百里,击溃数个匈奴王爷的大营,俘虏匈奴官兵两万余人,罗刹官兵六千余人。
至于击溃罗刹装甲团,这种小型胜利根本就不用上报,装甲团也是一个团的编制,在唐国平看来,直接汇报在总的战果里就行了,人家其他旅都没有特意说一下,咱也不当那个显眼包。
原本刘小山击溃了巴山王爷的大营,算是一份巨大的胜利了,现在唐国平也没有落后,只是来的稍微晚了一点儿。
“大帅,现在各处都传来捷报,恐怕第三旅的赵旅长又要坐不住了吧?”
李绍义正在高兴当中的时候,王曼丽想起了另外一件事情,上次从南方回来,在北平转飞机的时候,赵铁柱就过来诉苦,李绍义也答应了,调动一部分第三旅的军队上前线,但是赵铁柱本人并没有过来。
原来手底下的四个步兵旅,第一旅和第二旅都有功劳,其实第三旅也有功劳,稳定了大后方,但这种稳定的功劳,跟在战场上歼敌比起来,在任何人眼里都差好几个车位。
现如今张毛子率领的第四旅,也发起了对日本十二十三师团的进攻,如果要是不出差错的话,日本方面在没有空军的掩护之下,战败依然是定局了,除非张毛子睡着指挥。
“有些事情不能这么看,赵旅长虽然没有上前线,但是在华北的十二个训练营,过去三个月的时间里,总共为我们提供了两万九千名训练合格的士兵,这至少就是一个步兵旅了,你能说人家没功劳吗?”
李绍义摇了摇头,在他看来,能够把各部队给充实起来,让各部队不仅仅是一个空番号,赵铁柱那边功劳不小。
当然军队里的老爷们儿还是比较看重战场上的功劳,大家心里都有一杆秤,你在后方再怎么忙活,跟前线作战的军队比起来,那也是有差距的。
可华北那么重要的地方,必须得放一员大将才行,如果把赵铁柱给放在北面,华北万一出了事儿,那咱可就后院起火了。
“给参谋长发电报,让参谋长出一份嘉奖令,嘉奖第三旅所有官兵,重点就夸一下他们安定后方和训练新军的事。”
李绍义的策略非常简单,嘉奖令只要是发出来,那么第三旅的兄弟恐怕也就没有办法挪动了,你们还得继续执行你们的任务。
其他正在前线的军队也明白李绍义的意思,别看你们现在打的这么带劲儿,但如果要是没有后方的训练营给你们输送士兵的话,你们现如今的胜利还能扛回来吗?
这也算是一举两得,如果要是还有人不服气的话,那李绍义也没办法了,不过掉第三旅上战场,这也要提到日程上来。
“报告大帅,罗刹新任驻华大使,托吴副部长的面子,在金陵跟李主任见了个面,希望能够跟您面谈。”
两人正在说话的时候,王子涵拿着一封加急电报进来了,因为我们在战场上取得的胜利,罗刹驻华大使都被换掉了,其实上一任大使也不是说工作不努力,但无奈摊上了现在的战争,你能让一个外交人员扭转战局吗?
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但罗刹高层的怒火,必须得有一个人承担才行,这位优秀的驻华大使只能是先下马了。
“看起来罗刹人有点顶不住了……”
李绍义乐呵呵的说道,战争和政治必须得相辅相成才行,一个劲的进攻不行,一个劲的软弱也不行,必须得张弛有度。
“那您要和他见面吗?”
王曼丽的手里拿着加急电报,必须得抓紧时间给李主任回复。
“你就这么说,就说我去前线视察了,目前联系不上,正在紧急联系当中。”
李绍义知道罗刹人坐不住了,这时候更要拖一下,而且还不是自己的原因,只能是找这种不怎么重要的原因。
现在我们占据优势,拖的时间越长,越能够在谈判桌上拿到肉。
其实李绍义也感觉出来了,这段时间虽然进攻迅速,但草原实在太大了,我们的工程部队承担的压力很大,而且运输机飞行员的压力也很大,前线两支拳头部队,每天所需要的补充物资太多了,数百架运输机几乎就没有休息的时候。
根据一些飞行员所说的,飞机加油和装物资的时候,也是他们吃饭和上厕所的时候,其他时间一直都在天上飞,整个人都感觉到浑身跟飞机融入一体了,哪怕是来到地面上的时候,也感觉到脚步轻浮。
李绍义也想着一口把整个匈奴草原给收回来,但有的时候一口吃不成个胖子,更何况我们已经占领了几十万平方公里了,在这种情况下,先好好的消化一段,这没什么毛病。
更何况张毛子的作战计划已经交上来了,现阶段我们主要的敌人不是这些罗刹人,而是盘踞在东北的日本人。
李绍义不是没考虑过全面抗战之前收复东北,但是这么做现在的实力还不允许,但是偶尔吃他们一口,这还是没有问题的。
张毛子的计划很简单,要把第十二和第十三师团吃掉,李绍义也已经是批准了这个作战计划,两个师团刚刚恢复,其中也就只有不到一半的老兵,剩下的全部都是刚刚征召过来的,虽然完成了新兵训练,但战斗力跟原来的两个师团相比,撑死了也就达到原来的百分之七十。
这是军情处和前线战士们交流之后的结果,所以准确率还是很高的。
现在匈奴战场上的结局基本上已经定了,罗刹方面想力挽狂澜的话,那就得继续派兵,而且不能够低于十万,如果要是再取得对日本战争的胜利,那么在谈判桌上,李绍义就能够拿回更多的土地。
如果那时候罗刹人还要打,那我们继续奉陪就是了,赵铁柱的第三旅不是闲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