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吕不韦神色恭敬,微微欠身,有条不紊的向嬴政禀报道:“只是,据臣多方探听来的消息,赵国对晋阳,似有觊觎之心。
他们正暗中调兵遣将,蠢蠢欲动,意图谋取晋阳。
臣已经派人给王龁将军送去了书信,令他务必尽快率军,日夜兼程赶往晋阳,全力抵御赵军,守护我大秦疆土不失。”
嬴政听后,旋即点了点头道:“好,那一切便依仲父所言行事。”
紧接着,嬴政微微仰头,稍作沉默,若有所思。
片刻后,他缓缓收回目光,看向吕不韦,缓缓说道:“政儿近日心中一直挂念着夏祖母,打算前往一趟甘泉宫探望她老人家。
宫中事务繁杂,祖母又年事已高,政儿许久未曾请安,心中实在不安。仲父政务缠身,若有空暇,不知可愿与政儿一同前往?”
“臣稍后要与关内侯等宗亲,仔细拟定两日后太子登基大典诸事,其间事务繁杂,臣分身乏术,便不与太子一同前往了。” 吕不韦微微躬身,说道。
嬴政听闻,点了点头:“好,大典筹备之事至关重要,那便有劳仲父了。”
“太子言重了,此乃臣分内之事,自当竭尽全力,不负太子所托。”
两人又就大典的大致安排等事宜,简单交谈了几句后。
吕不韦整理了一下衣袖,再次躬身行礼道:“臣,暂且告退,太子若有吩咐,可随时差人唤臣。”
“好。” 嬴政简短回应,目送吕不韦离去。
嬴政这时候也登上了马车,朝着甘泉宫的方向驶去。
一路上,车内静谧无声,嬴政身姿笔挺的坐在车中,神色凝重,脑海中不断盘旋着登基大典的相关事宜。
大典流程、礼仪规制、桩桩件件皆需慎重考虑。
行至半途,嬴政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重要之事,神色一动,伸手拉开了帘子。
对着正在驾车的刘高吩咐道:“许久没见先生了,先生向来足智多谋,对大典诸事或能给我提点一二。待会替我去找一下先生,就说今日我诚心相邀,想与先生在咸阳宫一同用膳,共商大事。”
“喏。”
.........
甘泉宫西宫。
嬴政此时正恭敬的跪坐在夏太后面前,微微垂首,眉眼低垂,显得十分谦逊。
尽管时光已悄然流逝一个多月有余,可赢子楚的突然薨逝,仍如一道沉重的阴霾,死死笼罩着夏太后。
她斜倚在榻上,身形愈发显得单薄。
眼眶因长久的哀伤而泛红,泪水似乎随时都会滑落下来。
然而她强忍着悲痛,目光中带着慈爱,缓缓落在嬴政身上。
过了一会儿,夏太后深吸一口气,缓缓开口说道:“政儿,秦国能有今日这般强盛,皆是历代先王们不懈努力的成果。
如今,命运的重担已然落在你肩头,你即将登上秦王宝座,成为这片广袤土地的主宰。”
她的声音略微有些颤抖,但却充满了关切和期望。
夏太后微微坐直身子,目光深沉而殷切。
继续谆谆告诫道:“你不日便登上秦王之位,当知肩上责任之重。秦国的兴衰荣辱,全系于你一人之身。你需时刻铭记先王们的遗志,日夜勤勉,以图富国强兵,使秦国在这乱世之中愈发强大,方能不负列祖列宗的期许。”
嬴政闻言,缓缓抬起头,目光坚定的与夏太后对视。
他的眼神中,满是专注与决绝,仿佛在这一刻,已然将这使命深深刻入心底。
他明白夏太后话语中的深意,也深知自己所肩负的使命,有多么艰巨,却又不容有丝毫退缩。
少顷,夏太后轻轻叹了口气,稍作停顿,继续说道:“治国理政,首重民生。百姓乃国家之根基,根基若不稳固,国家便如空中楼阁,难以长久繁荣。
秦国这些年来,连年征战四方,百姓们虽深明大义,全力支持秦军作战,可长久的战乱,已让他们疲惫不堪。
田园荒芜,民不聊生,这般景象,你定要记在心中。
待你正式登基之后,务必将民生之事放在首位,多多兴修水利,整治农田。唯有如此,百姓们方能有田可耕,有粮可食,得以安居乐业。
百姓富足,国家才有稳固的后方,方能兵强马壮,在这诸侯纷争的乱世中屹立不倒。”
嬴政在心中默默记下夏太后所说的每一句话。
而后恭敬的开口问道:“祖母,兴水利之事,千头万绪,具体该如何着手?”
夏太后微微一笑,耐心解释道:“往昔李冰父子倾尽全力,于蜀地修筑的都江堰。既可防洪,又能灌溉。使得原本水旱无常的蜀地,成为沃野千里、肥沃富饶的 ‘天府之国’ ,这便是兴修水利的绝佳典范。”
稍作停顿,夏太后又看向嬴政,眼中满是赞赏。
接着说道:“之前你曾提议挖掘深坑引水灌溉农田,此想法新颖且具实效,可见你对农事水利颇为上心,这也是一个非常好的举措。
兴水利非一人之力可为,你需广纳贤才,遍寻天下精通水利之能士。
让这些能人志士奔赴秦国各地,仔细勘察山川走势,寻觅适宜之地。
而后依地势地貌,修建灌溉用的水渠,将江河之水引入其中,让大秦的土地皆能得到润泽,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国家仓廪日渐充实。”
“再者,用人之道亦为关键。”
夏太后微微眯起眼睛,继续说道:“朝堂之上,若无贤能之臣从旁辅佐,这国家便如无根之木,难以长治久安。
昔年秦国依靠商君变法崛起,商君虽出身他国,却凭借卓越才能,为秦国奠定富强根基。因此,需用人唯贤是举,切不可因出身卑微而轻慢,更不能因亲疏远近有所偏颇。
文臣提笔能安邦定国,谋划国策,使百姓安居乐业;
武将执剑可保家卫国,冲锋陷阵、抵御外敌,护我大秦山河。
唯有让他们各司其职,相互配合,方能使国家繁荣昌盛,在这乱世之中屹立不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