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家跟隔壁家可是好多年的邻居了。
从隔壁陈老头和王大柱年轻时一直到现在。
虽然他儿子生的晚,儿子少。
可陈老头就是不如他,走的早不说,眼光也不行。
后娶的媳妇不行,养的两个宝贝儿子也不行,唯一一个有出息的还被赶出家门了。
每次想到这,王大柱就觉得还是自己靠谱。
风水轮流转,他以后还有不少享福的日子嘞。
当然前提是这大孙子别被隔壁忽悠瘸了。
那老娘们能作得很,他媳妇可吃过不少亏。
“知道了。”
无故被嫌弃的王留已经懒得说什么了,都习惯了。
从第三代、孙子辈出生后,他的待遇直线下降。
只有娘和媳妇心疼他,还安慰地看了他一眼。
随后就马上去教导宝贝孙子\/儿子了。
得,给他的爱也不多。
虽然这样想,可脸上的笑却收不住。
家人在身边且齐家和睦,已是大福。
......
“大爷,我来了。”
赖嘉欣走进废品回收站,见院子和屋子里似乎都没别人,这才招呼道。
正坐在自己房间门口修东西的石大爷眼里划过诧异,没想到人还真来了。
上次他其实也就是随口一说,并没有当真。
“您要的东西我带来了。”
来过几次,赖嘉欣对这个回收站也比较熟悉了,跟石大爷关系勉强算是熟了。
所以上一次她才会试探性地问了问,没想到还真的得了个有可能的答案。
也算是瞎猫碰见死耗子了。
呸呸呸,赖嘉欣甩去胡乱的思绪,这都什么瞎比喻啊。
把自己比成啥了。
石大爷本来还没什么反应的,在看到赖嘉欣递过来的篮子里的东西后,瞳孔一缩,猛地又把篮子盖住。
仔细看了眼赖嘉欣,拒绝的话是怎么的说不出口了。
篮子里的东西他的确需要。
“赖丫头你等等。”
说着就起身回屋子里放东西了。
赖嘉欣听到后眉头挑了挑,知道胜利就在前方了。
篮子里总共是一斤红糖,半斤左右的红枣,以及赖嘉欣又额外加上的半只鸡。
红糖、红枣和鸡都是赖嘉欣最近签到得的,之前的红糖库存没动。
前者还好,后两者还是头一次有。
赖嘉欣分了半只鸡出来,自己留了半只。
还算大,一只大概有五六斤的样子。
又估摸了半斤数量的红枣出来,自己剩一斤半。
这三样单独拿出来都是贵重的,更别说加在一起,可谓是一份实打实的厚礼了。
罕见地出手大方,当然不是赖嘉欣嫌东西多,随意送人。
而是有所求。
“赖丫头,我手里还差点东西,但要不了多久,最多三四天,就可以弄好。”
石大爷拿着空篮子出来,眼里透着感谢,人也好说话多了。
之前来了几次,挑到好箱子砍价时,最多一句‘你这丫头’,今天倒是语气里听着就亲近了些。
“行,有您这句话就行,那到时候我来拿。”
“就麻烦您给弄好了。”
赖嘉欣也不怀疑,既然应了这事,那自行车牌照肯定也能解决。
管它零件是第几手的,结实、灵活就可以。
没错,就是自行车。
之前一次偶然看到石大爷在修自行车的零件,赖嘉欣看着眼熟就试探性询问了一下。
没想到还真被她蒙着了。
虽然石大爷否认,可直觉告诉赖嘉欣她想的没错。
于是后头又来了两次,明明现在不急着要添置储物箱子的她又入手了两个,就为了套近乎。
熟一点好说话。
终于在上一次,石大爷松口了。
终究是赚钱的生意,虽然低调不想让太多人知道,求稳。
可碰巧石大爷家里有需要。
又记起赖嘉欣之前说过她在供销社上班,便随口提了一嘴。
心里其实并没有抱太多希望。
他心里也知道这不算容易。
没想到这赖丫头还真都给他送来了,且还有多的。
想到房间里那半只肥鸡,石大爷看向赖嘉欣的眼神温和了许多。
他就这么一对孙子孙女了,万事都以他们为先。
孙女小时候没养好,现在长大了身子不舒服,石大爷专门询问了街坊,才知道该怎么补,可就愁手里没东西。
钱倒是有,可没票,货也少,根本买不到。
他都准备私下再问问了,没想到还没来得及,赖嘉欣就来了。
“你放心,交给我,一定给你弄得好好的。”
至于钱,石大爷就不准备收了。
那些东西的价值远超出于组装一辆旧的自行车。
本身干回收的,再加上私底下的淘换,石大爷根本花不了什么钱就能把东西凑齐。
组装也就花点功夫就行,有这方面手艺的人都能做。
只是他比较老练,价格也比较公道而已,所以门路一直维持得好。
也就弄自行车牌子和证明时稍稍费点功夫,并不算麻烦。
“弄好了我给你刷下桐油,跟新的也差不了多少。”
听石大爷说不收钱,赖嘉欣也没硬给,而是高兴的答应了。
不过说弄好看点时,她才犹豫了。
“大爷,不用弄太好,反正是旧的。”
低调最重要。
“好,我晓得了。”
话一说,石大爷就明白了。
有这要求的,赖嘉欣也不是头一个。
来他这的也就两种。
一种好面子,尽量装成新的。
一种就是奉行低调策略的,石大爷懂得很。
“以后有好点的箱子啥的我给你留着,你喜欢就便宜给你拿去。”
有了这一次,以后再交换的机会和可能性就大了。
石大爷想到孙女,觉得跟赖嘉欣维持友谊还是有必要的。
之前只是稍稍便宜一点,可为了孩子他吃点亏都没关系。
“得了,那就先谢谢大爷您了。”
赖嘉欣心领神会,眉眼弯弯。
这也算多了个人脉,她还是挺高兴的。
虽然她没有抱着以后能捡漏些好东西,但料子手艺不错的工艺品也不错。
物超所值不说,关键总会用得上,不浪费。
她第一次买的书架上早就堆满东西了,就连那个空箱子也没落下。
后头添置的两个储物箱还能叠加放,并不占据多余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