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刻后,灵云叹了口气,率先回神,说道:“林施主,时间有限,请提问吧。”
佛门先行一问已然败了,若在耽搁下去,这第二论题佛门就败了。
三个论题败了两个,那这场文斗佛门就输了,没了继续下去的必要。
林灵素倒也没有故意耽搁时间,他自信自己会一直赢下去,直接朗声道:“我曾阅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其讲述了佛祖和弟子须菩提的对话。
其想要表达的核心思想无非两个,一为无相与空性,二为般若智慧。今天我们不谈般若智慧,只谈无相和空性。”
“其内多次提到“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事物的本质是空,教导人们破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佛门之人学习《金刚经》总结出八个字:众生平等,无有分别。”
林灵素说完经文释义,问道:“我想请问佛门诸位,佛祖既然宣扬众生平等,那他自己为何高人一等?”
玄渡反驳:“我佛何曾自认高人一等?你说话要讲究证据。”
“哈哈,好。”林灵素笑道:“佛祖不认为自己高人一等,那佛门供奉的佛陀为何有主次之别?
既然众生平等,那为何众生见了佛祖要下跪?为何佛门还有金刚、罗汉、菩萨、佛祖的称呼?
这虽是称呼,但同时也代表了地位,唯有佛祖高高在上,也唯有他金光闪闪,这是何道理?
莫非是诸位领悟错了佛祖的意思,其实他要表达的意思是:这世间唯有我一人能高高在上,其他人在我眼中一律平等?”
玄渡和枯荣一时无言,林灵素此问太过刁钻,他们肯定不能认同只有佛祖能高高在上的说法。
可是不认同,他们又驳斥不了前面的言论,可谓无解。
两人心有戚戚然,佛门败了,场外众多佛门僧侣一时如丧考妣,难以接受他们要输了。
就在这时,灵云禅师上前两步,直面林灵素,回道:“施主,众生平等自然也包括了佛祖,不然何有佛祖割肉喂鹰之说?
可见佛祖所言的众生平等包括一切众生,佛祖心里是这样认为的,实际上也是这样做的。”
不等林灵素发问,灵云接着道:“至于众生见了佛祖为何自行下跪,一来佛祖没有要求他们跪,二来,我们也没有要求他们必须跪,只是众生习惯了见佛祖而下跪。
众生为何习惯见佛祖而下跪?是因为佛祖的慈悲得到了众生的认可,众生感念佛祖的无私,以下跪来彰显内心的敬意。”
“佛法的本质是赋予人般若智慧的同时导人向善,最终达到如同佛祖一般的慈悲之境。
只是佛祖那般的境界太高深,世人难以达到,因此其下有了菩萨、罗汉、金刚等划分。
其本意是为了引导世人不断向着佛祖靠近,而不是为了凸显佛祖的高高在上。
至于佛祖渡金身、罗汉铸铜像,此亦不是佛祖的要求,只是佛门弟子由心而发,同样彰显的是对佛祖的敬意。
若菩萨罗汉甚至是一乞儿修到了佛祖的境界,信徒依然会自发为其塑金身,无有区别。
施主你不懂,老僧不怪你,毕竟你不是我佛门之人,不懂我佛的智慧。”
灵云话毕,佛门众人短暂沉寂后,纷纷高呼:
“好,灵云禅师厉害。”
“灵云大师不愧得道高僧,三言两语反败为胜不说,还无形之中使得佛祖的形象更加高大。”
“灵云大师扭转战局,将必败之局拉回平局,香未燃尽,轮到我佛门提问了,我佛门还有赢的希望。”
“……”
场上,林灵素看着灵云,暗道:“好个灵云,以前默默无名,没想到这么难缠。”
林灵素呵呵笑道:“原来佛门只有默默无名文僧才能静心参悟佛法,而大名鼎鼎的武僧…啧啧……徒有虚名啊!”
玄渡和枯荣有些汗颜,灵云却道:“世间多纷扰,佛有慈悲,亦有怒目,有了武僧的武力保障,文僧才能静心参悟佛法。
施主,时间未到,下面到我佛门提……”
“且慢!”林灵素打断道。
玄渡喝道:“林施主,你想拖延时间?”
此论题若是被拖成平局,那第三个论题:门徒弟子的实际作为,此论题对佛门大为不利。
佛门人数众多,良莠不齐,犯戒者甚多,如刚刚场上言有儿子之人亦不是个例。
这还只是佛门正式弟子,还有俗家弟子,这些也算入其内的。
这些俗家弟子学了武功,下山后仗着武艺为善者有之,但为恶者亦是不少。
他们是佛门的耳目,同时他们也会不时孝敬,是佛门的收入来源之一,佛门一般不管。
但此时,林灵素若是将他们的恶行一一例举,那第三个论题佛门必败。
所以玄渡才斥责林灵素拖延时间。
林灵素冷笑道:“拖延时间,没有必要,因为我不允许自己和佛门打平,我要碾压你们。”
“灵云大师既然以后人自发的行为来驳斥我,认为佛祖不是高高在上。
既然如此,那我也以佛门之行为来反驳吧。”
林灵素说完,高声道:“佛门有一句大家耳熟能详的话语: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是他们除魔的口号。
我想请问灵云大师,既然众生平等,那杀人者为何不偿命?犯罪者为何不伏法?
佛门一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就将他们过往一切罪孽消除,甚至无视律法将他们收入佛门。
这对那些被杀者,是何等的不公,难道他们就该死吗?
大师刚刚所言佛法是导人向善,可为恶者放下屠刀,就心安理得地修佛去了。而为善者却不得善终,这就是众生平等,这就是佛法的导人向善?”
灵云闻言正欲回答,林灵素打断道:“大师千万别说为恶者虽身没受罪,但心受折磨;别说他们修佛是日日为手下冤魂祈福,别说身死之人来世必有善果,别说……”
“千万别说这些,我只知今生,不知来世。若大师想以来世反驳我,那就先证明来世真的存在。”
林灵素话毕,赵匡胤看了看江微尘,江微尘感受到了赵匡胤心境的波动,偏头看去,可赵匡胤已然收回目光。
江微尘纳闷,林灵素说今生来世,赵匡胤看我作甚?
打死他也想不到赵匡胤已然知道了他是界外之人转世而来。
场上三人无言,场外众僧侣无言,片刻后,林灵素道:“大师无言以对了?大师言《金刚经》中佛祖之意是无相,是众生平等。
但众生平等却只停留在嘴上,佛门的所作所为却与其相背,可见佛门之人内心并不认同《金刚经》所言,内心都不认同,何以谈理解了经文之意?”
三人无言,灵云叹了口气,道:“阿弥陀佛,正因为没有达到佛祖所言的境界,所以才要修行。”
林灵素反问:“修行是为了靠近,而不是远离。出家前不会喊着“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出家修行后却喊着这口号,行着这等不平之事,越修越远,这就是理解不到位。”
灵云无言,林灵素看了香一眼,笑道:“时间刚刚好,三位,此次文斗佛门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