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到众将退去,李彻一屁股坐在马扎上,眼中有疲倦之色一闪而过。
在众将面前,他只能显露出胸有成竹,智珠在握的样子,因为他是大军的最高统帅。
统帅都没信心,将领自然也会心存疑惑,军队又何谈士气可言?
从奉国动员到出兵,已经有一个月了,这十数万大军每日人吃马嚼,耗费的粮草已是天文数字。
不仅契丹那边的压力大,奉国的压力也不小,这些军粮可都是从奉国老百姓嘴里省下的,每多消耗一天,百姓们就要多吃一天的苦。
况且耶律大贺早晚是要总攻的,不然契丹绝无活路。
奉军也断无日夜防贼的道理,与其每日担心耶律大贺突袭,倒不如趁着如今两战连捷,一鼓作气拿下决胜!
王三春的大胜给了李彻足够的信心。
他看向沙盘上面契丹的大片国土,眼中除了感怀外还多了一丝怯然。
那是近乡情怯。
契丹的国土大多是前世的吉林省,那里有一座江边小城是他真正意义上的家乡。
尽管已经不是一个时空,但李彻心中仍有一丝期望。
对于奉国来说,这是开疆拓土。
可对于他自己而言,这不过是一趟归家之路。
李彻心中渐渐安定,眼神也变得坚毅起来。
而就在李彻下达了总攻的命令时,契丹大汉耶律大贺也得知了前军营地陷落的战报。
耶律大贺将自己关在营帐中整整一个下午,任何人都不得靠近。
最终,耶律大贺竟是做出了和李彻同样的决定,出兵决战!
契丹的情况比李彻想象中还要危机,后方已经有部落开始出现饿死人的情况了。
如今两战皆败,耶律大贺已经是骑虎难下,若是再不与奉军开战,怕是连决战的机会都没有了。
翌日,交战双方默契地集结大军,向战线靠近。
两军交接,哨骑出行愈加频繁,随着双方的哨探不断接触、厮杀,李彻和耶律大贺都清楚了对方的意图。
李彻抬头望去,却见四处一片宽阔,东南方的地平线隐约能看到山脉相连。
他又低头看向手中舆图,此刻奉军处于松辽平原中部腹地,契丹人称此地为韩州。
但他自己却是清楚,此地乃是辽吉两省交界处。
若是在前世,只需再往前走一段路,便有一座名为‘四平’的美丽城市。
随着苍凉的号角声响起,李彻听到远处平原忽然从沉寂中被惊醒。
马蹄声、锣鼓声、口哨声,各种嘈杂的声音若隐若现。
契丹军来了!
双方军队交汇的一瞬间,很默契地选择各自停住脚步,各自整军扎营。
李彻登上一处山坡,放眼望去。
却见契丹军阵连绵不决,黑压压的一片,似乎将整片平原都占了。
与此同时,耶律大贺也骑马立在山坡上,身后是一众契丹首领、降临。
他手摁腰间弯刀,看向奉军整齐的阵型,眼中看不出半点喜悲之色。
若非这场要命的兽疫,他是真的不想打这一仗!
李彻是他这辈子最难缠的对手,奉军更是他见过战斗意志和素质最强的军队。
然而,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如今唯有殊死一搏。赢了便纵兵劫掠,以如今的奉国繁荣,足够让契丹度过此次难关。
可若是输了......
“大汗,各部都准备好了。”一名亲卫低声提醒道。
耶律大贺微微点头,他虽老迈,但心中尚有胆气,没有半点瞻前顾后的样子。
抽出手中弯刀,望向身后一众契丹士卒:“告诉族人们!此战不分胜负,只分生死,乃是我契丹的生死存亡之战!”
“若胜,各部取消军纪,本汗允许他们尽情劫掠,所缴收获除了粮草之外,全部分给将士们,本汗分文不取!”
“是,大汗!”
一众首领纷纷抚胸行礼,随后各自拍马而去,调集本部士卒向前进军。
与此同时,奉军也早早摆开阵势,只等契丹军队前来。
若是此刻有人在天上俯瞰,便能看到双方密密麻麻的人海不断汇集,向着对方聚拢而去。
耶律大贺的大纛缓缓向前,大纛之下一众契丹将领看向远处的奉军队列,有人轻蔑地哼了一声:“如此观之,对方兵马尚未到十万,怎敢与我大辽相争?”
契丹将领的确有瞧不起奉军的本钱,此番决战耶律大贺集结了全部兵力,包括本部皮室军、契丹各部族以及其他奴仆藩属部落共计二十余万人的大军。
从他们的角度看,己方密密麻麻的人头一望无际,而对面的奉军虽然阵型整齐,规模却比他们足足少了一倍。
可惜室韦人的援兵未到,不然此战便是真正的人数碾压了。
然而,那契丹将领话音刚落,却见东北方的山坡上,忽然冒出乌泱泱一片人海。
军中旗帜飘扬,上书‘贺’字旗号。
为首一将骑着高头大马,一身黑色玄甲,手握精铁长刀。
正是——
清风挽将军旗,英姿翩跹如星辉!
朝阳军统帅,贺从龙是也!
其余人下意识看向那契丹将领。
那将领顿时一愣,随即找补道:“不过多出两三万人而已,奉军勉强过了十万人,优势仍在我军!”
话音刚落,西北方又有号声响起,随后便是万马奔腾之音远远传来。
军中也有旗帜,上书‘杨’字旗号。
为首之人却是一员女将,身披火红战袍,手中两把如寒水般凌冽的雁翎刀。
正是——
鸳鸯袖里握兵符,何必将军是丈夫!
巾帼将军,杨璇是也!
这一次,就连耶律大贺都不禁皱眉看向那契丹将领。
契丹将领心中一颤,有些磕磕巴巴道:“这......这也没什么,三支军队加起来也不过十万出头,还不及我军半......”
话未说完,却听奉军号角再响!
奉军本阵的侧方,有轻骑不断涌出。
却见这些骑兵皆是骑着白马,身披白袍,甲胄也俱是纯白之色。
上头有旗帜,上书‘陈’字旗号。
军中大纛之下,数百亲卫簇拥着一身材瘦弱的将领。
正是——
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军万马避白袍!
白袍儒帅,陈平之是也!
那契丹将领已经呆住了,刚要再开口说些什么,却被身旁的两名将领死死捂住嘴:
“行了!快莫要再说了,再让你说几句对方怕不是要凭空多出十万大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