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氏简直气得说不出话来了。
这还是她生的娃吗?啊?
“你去那边干啥,啊?没事儿就往那边跑,哪里有啥勾了你去的?不知道在家帮忙做活,整天就知道东跑西跑,我养你那么大有啥用?”胡氏气急了直接开骂。
梅香也是很老实的,“那边在读书呢,我也去听了半天,可好了。”
胡氏这下愣住了,“读书?”
哪里来的夫子?
“就是那个大伯娘收留的老人,人家可是个秀才,在帮大娃启蒙,也能让我们去听听看。”
胡氏的表情渐渐僵硬下来。
“什么?秀才老爷?”
那竟然是个秀才?
“娘,我也想读书可以吗?读书真好玩。”梅香眼里绽放出羡慕的光辉。
可胡氏渐渐反应过来了,“读书读书读书,你一个女娃以后是要嫁出去的,读书有什么用,一个够赔钱了,还想叫我赔更多的钱?读书好玩,你整天是来玩的吗?赶紧地,给我烧火,整天事儿都不知道做一件,想东想西的,小心把脑子给搞坏了。”
梅香一脸的失落。
胡氏嘴里骂骂咧咧,可是心里却惊疑不定,殷氏咋就那么好的运气,竟然捡回去一个秀才,能帮娃启蒙?
秀才,那可是秀才啊,比童生都厉害,整个村子从来没有出现过一个秀才。
胡氏也是想让自己的儿子读书的,老陈家唯一的孙子,陈老太爷肯定不会不同意,在殷氏那里启蒙,那连束修什么的自然是不用给的,那可不就省钱了吗。
胡氏的算盘打得很响,远近十里的地方都能听见。
哪里知道,中午陈老三回来,他刚一进屋,还残留在身上的卤香味就叫一家子人都忍不住吸了又吸。
陈老二懒,知道陈有闰做活那是个不要命的,累死个人,于是不肯去帮忙,可此刻也开始后悔了,这殷氏的猪下水到底是咋做的,咋就那么好吃呢。
他狠狠地瞪了一眼自己的媳妇,人家能做得出来,你咋就做不出!
胡氏也狠狠地瞪了一眼陈老二,人家能去帮忙,你咋不能去?
就她在出门去外头的时候被人阴阳怪气地问了好几句,“你家的没去给陈老大帮忙?他就要建房子哩。”
那句“没有。”简直是打她的脸,胡氏愣是没法子说出口。
那边老三媳妇进来了,陈老三把人拉走,进屋子里给了老三媳妇两块猪下水,一块给竹香,一块给自己媳妇。
东西他不好多拿,去帮个忙,连吃带拿那实在是太不好意思了,就拿了两块,实在是因为东西太好吃,拿回来给娃和媳妇尝尝鲜。
老三媳妇之前没吃过,吃完后连眼睛都瞪大了,“大嫂咋做的,猪下水竟然这么好吃,一点怪味儿都没有,全是香味儿。”
她吃了,还把手指头舔了舔,她好想学。
“我瞧着大嫂是想把这东西拿出去卖,这是人家赚钱的本事,开口让人家教,就顶不好意思的,平白坏了情分,你日后和大嫂走近走近,若是她去卖,咱们也帮帮忙,兴许啊,能沾一点光。”陈老三说。
今天他就已经看出来了,这个大嫂和从前那是很不一样的,做事井井有条,有想法又有胆量,还有本事,能吃苦,哦,这个没有,不大能吃苦,不过不重要,日后啊,兴许是能成大事的。
而且,他也觉得大哥一家,比二哥一家好多了,要说交往,他自然也想和大哥一家来往。
老三媳妇默默地记下了。
两口子又把竹香读书的事情商量了一下,也都同意下来。
所以陈老三和他媳妇出去的时候,胡氏一下子就看到了老三媳妇嘴边的油。
好啊,这陈老三竟然还给媳妇带吃的回来,她再一想到自己男人,别说带吃的回来了,有时候甚至还要抢她的吃,胡氏一口气就憋在胸口,简直要气死她了。
结果过了一会儿,老三两口子就去找陈老太爷说起了竹香读书的事情,陈老太爷对陈老大家里竟然找回来一个秀才也是惊讶又嫉妒。
不过,这也给他家有好处了是不。
结果陈老三就说起了束修的事情。
陈老太爷胡子差点歪了,“一两银子?”
“这还算少的呢,县城里头启蒙的,大多还都是童生,那还要收二两银子,还只是半年,这一年才一两,还是个秀才,而且就在村里不用去县城,还少了车马费和饭钱,已经顶便宜了。”
陈老太爷还是十分不爽。
“那大哥一家,两个娃,都是给了钱的,二两呢,而且那秀才还吃住都在他家,咱们已经算是捡便宜了。”
陈老太爷哼了哼,“他说给钱了你就信啊,傻了吧唧的,他有那么好心,便宜还给你占?”
陈老三想说,大哥一直都是很好心的啊。
只是你一直对人家有偏见而已。
不过事情已经这样了,陈老太爷也不好说什么,只是一个丫头片子,去读什么书啊,不过老三说了钱他们自己想办法,陈老太爷也没什么管的。
胡氏知道了陈老三竟然要给钱,也是气得个半死。
她偏是不信邪,下午就要自己亲自去一趟,她就不信了,那殷氏难道还真敢收她钱?
结果到了那边,殷兰直接叫她去找刘景,那是人家收费的事情嘛。
刘景看人的眼光也是很准的,直接就给拒绝了,“鄙人精力有限,恐怕收不了那么多学生,而且这里桌椅板凳也是很不够的,若是要学,你得去问殷氏,至于束修,一份都不能少。”
胡氏直接傻眼了。
束修一分都不能少,另外她还得去求殷氏才能读书?
不仅没有占到便宜,还要低声下气去求人?
胡氏直接就被气走了。
刘景对着殷兰使了个眼色。
殷兰有些好笑,这.....看起来规矩正直的老头子,其实也...有点子腹黑的嘛。
不过,胡氏那种所有人都得为她服务的态度,的确是十分让人不喜欢的。
到晚一点的时候,村里渐渐开始知道了,原来那个被寇匪劫持的老人并不是什么都不会,人家是读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