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对王侯向往者众,也有人对于称王之事热衷不已,对于称王的诱惑丝毫不允,
邙山大营,朝廷使者口若悬河,正对上首处的一名青年将领劝说着。
使者诉说剿灭黄巾的各种好处:“孙将军,朝廷已经诏令,灭黄巾有功者封王赏侯...”
“望各位将军,能够念及大局发兵剿戝,只要能平灭黄巾叛匪,各位的好处大大滴有...”
“到时不但孙将军能封王领地,其他几位将军,最不济也能封侯赏官,光宗耀祖...”
使者苦口婆心,许诺的好处,还是很有用的,至少杨奉李乐这些将领是心动不已。
他们以前,只不过是县城中的山中蟊贼,平日里欺凌乡县,鱼肉百姓,虽然快活但终究是贼。
后来跟随孙雍来到洛阳,得了官身,成功洗白上岸,也算是扬眉吐气。
如今有机会更进一步,封爵封侯,甚至直接封王,这是他们没想到,也是非常心动的。
只不过大帅没有发话,他们纵使心动,也不便在这个时候开口。
孙大帅在军中的威望,自然不必多说,接连的大胜,已经奠定了他作为最高统帅的威严。
孙雍不动声色的扫视了一圈,将众人的神色纳入眼中。
他把目光定格在朝廷使者身上,沉声道:“吾身为朝廷臣子,这缴戝之事,刀山火海,义不容辞!”
“只不过洛阳黄巾百万众,邙山大营内兵不过万将不过十,有心杀贼无力回天,奈何!”
“是是是!”使者连连点头,表示赞同:“大人之忠心,朝廷上下皆看在眼里,吾此番前来,只是希望大人能够在适当的时机,发兵缴戝...”
“使者放心,若有机会,孙某人自然出兵,剿灭黄巾逆匪,还天下朗朗太平…”
“那,就多谢孙将军了!”
虽然都是场面话,但使者得了态度,便相当于完了任务,可以回去交差...
至于孙雍言语中的真实性,这谁知道呢,可能只有他自己清楚吧...
待使者走后,大帐中杨奉迫不及待的抱拳出列:“大帅,朝廷许以王侯之位,此正是我军用命之时,您为何还要再三犹豫...”
自从归附孙雍以来,杨奉等人到现在,也没弄明白大帅的真正目的。
洛阳这个泥潭绞肉机,旁人恐避之不及,而孙雍却不远百里,带着一众兄弟扑了进来。
但连番大战下来,却又没有一个明确目标与站位。
要知道他们虽有十万人,但若放在洛阳正面战场上,根本翻不出一点花浪,甚至一个不慎便会被裹挟吞没。
这洛阳之战无论谁赢了,都不可能容得下他们,所以留在洛阳,除了偶尔捡漏,根本一点方向都没有。
孙雍自来到洛阳,并且接受朝廷招安,但他与李屠夫,是一个德性,一个性质...
行事无所顾忌,除了练兵,就是派遣手新武装的骑兵队伍,下到战场,像群食腐秃鹫般,在外围盘旋窥视…
凭借骑兵来去自如的机动优势,无论是黄巾,还是勤王人马,只要露出颓势,只要有机会他们便会扑上去,狠狠的撕咬一口然后迅速撤离。
这般毫无底线的,搅屎棍作态,搞得黄巾和勤王大军,对他们是忌惮又烦躁。
忌惮的是十几万人,就算是茅坑里的蛆蛆,也能触目惊心…
更何况,其中还有三五万的新训骑兵,依山扎营下寨,有七八万步兵为后盾,机动性又强,是个极其不稳定的威胁。
烦躁的是这些人狡猾异常,想要派兵消灭对方,至少需要抽调十到二十万人之间的兵力。
这对于勤王军和黄巾来说没什么,十万人他们出得起,但却未必能攻下邙山大寨,最后还可能被敌人找到机会。
所以说孙雍这些人,虽然不伤朝廷和黄巾军的根本,却让他们恶心,这也正是杨奉看不透的地方。
对于此行真正的目的,孙雍自然不会说的,也不会去透露的。
他望着一众心思各异的将领,出言解释道:“封王赏侯之事,吾自然向往之!”
“但前提是,我军能有与之相匹配的实力才行,没有实力却妄想僭越王位,下场如何....”
他手中目前只有邙山大营的十三万名士兵,与留守河东新招募的六万城防军,所有军队加起来还不到二十万。
二十万,听着很多,但也就比乌合之众的黄巾强一些,比之朝廷精锐,那是大大不如。
甚至正面战场上,三万西凉铁骑,便能将他们杀的找不到北...
而且,孙雍目前的领地,更是局限于河东一郡之地,没有任何战略优势,怎敢称王。
这天下有实力称王的有,冀州张角可称一个,并州李信可称一个,荆州王睿可称一个,甚至刘虞董卓也可称一个。
但他孙雍却不在此列,而且他也没有称王或者侯爷的心思,他想的是,如何干掉张曼成和曹操,为自家大哥报仇。
你给他讲什么高官厚禄,什么王侯霸业,他真的不想懂,或者说是听不进去。
这些东西,他也不会给帐中的将领透露的...
面对孙大帅的坚持,杨奉等人无奈,只得默默配合...
他们既然投靠了孙雍,便不会轻易忤逆,而且大帅待兄弟们不薄。
不说对他们付出百分之百的信任,但各部军中各部事务,孙雍几乎很少猜疑,给予了各部将领很大的自主权。
这种情况下,除非有人想要脱离队伍自立,否则便会紧跟大帅的步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