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声闻地之借鉴——《借鉴声闻态,精修菩萨怀》
阿明自声闻寺院归来后,便将所学所思融入到日常的修行之中。灵虚山的日子依旧宁静而祥和,晨钟暮鼓回荡在山谷之间,仿佛是时光的低语。
在那间简陋却充满灵气的修行小屋内,阿明每日清晨都会早早起身,开始他的修行功课。他借鉴声闻地的严谨专注之态,在诵经之时,不再像以往那般只是泛泛而读,而是逐字逐句地去品味经文中的深意。每一个音节,每一个字词的含义,他都用心去揣摩,仿佛在与古圣先贤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他的眼神中透着专注与坚定,周围的一切似乎都渐渐淡去,唯有那经文的世界在他眼前徐徐展开。
在禅坐时,阿明更是将这种严谨发挥到了极致。他仔细地调整自己的坐姿,从腿部的摆放,到背部的挺直,再到双手的位置,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他闭上眼睛,开始内观自己的呼吸,一呼一吸之间,他能清晰地感觉到气息在体内的流动。他不仅仅满足于表面的觉察,而是深入到呼吸的细微变化之中,感受着气息的温度、湿度以及气流的强弱。这种对细节的高度关注,使他很快进入到一种深度的禅定状态。在禅定中,他的意识如同明亮的灯塔,照亮了内心深处那些平日里被忽略的角落。他看到了自己潜藏的杂念,那些细微的嗔恨和贪念的萌芽,在这强烈的意识之光下无所遁形。
一次,阿明与他的同修慧空在山中的溪边相遇。溪水潺潺流淌,清澈见底,溪边的石头上长满了青苔,周围的花草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散发着淡淡的清香。阿明看到慧空后,脸上露出了欣喜的笑容,他迫不及待地想要与慧空分享自己近期的修行心得。
“慧空师弟,我此次探究声闻地,收获颇丰。他们在修行时的严谨专注,实在值得我们借鉴。”阿明真诚地说道。
慧空微微歪着头,眼中带着好奇:“师兄,你且细细说来,如何个严谨专注法?”
阿明蹲下身子,用手轻轻拨弄着溪水,说道:“就拿禅坐来说,以往我们可能只是注重大致的坐姿和呼吸的调节,但声闻乘的修行者会深入到每一个微小的细节。比如,他们会觉察到呼吸时鼻翼的微微颤动,以及气息在鼻腔内流动的不同感觉。这种对细节的觉察,能让我们更快地排除杂念,进入更深层次的禅定境界。”
慧空听后,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师兄,听起来确实很有道理。那我们在日常修行中该如何运用呢?”
阿明站起身来,望着远方的山峦,说道:“我们可以在诵经时更加用心,不要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读。尝试去理解每一句经文背后的智慧,将自己的身心完全沉浸其中。在做善事时,也不仅仅是关注行为本身,而是要洞察自己内心的起心动念。比如,当我们帮助他人时,要觉察自己是出于真正的慈悲,还是有一丝想要得到回报的念头。”
慧空心中豁然开朗,他感激地看着阿明:“师兄,多亏有你分享这些心得,我回去后定要好好尝试。”
阿明笑着拍了拍慧空的肩膀:“师弟,我们同修一场,本就应该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菩萨道上走得更远。”
然而,在借鉴声闻地修行方式的过程中,阿明也并非一帆风顺。他深知菩萨道与声闻乘有着本质的区别,菩萨道以普度众生为首要目标,在修行过程中需要保持极大的灵活性和包容性。而声闻乘相对更为注重个人的解脱,其修行方式有时可能会略显刻板。
有一次,阿明在山中遇到一位受伤的猎人。猎人因追逐猎物不小心掉入陷阱,腿部受伤严重。阿明看到后,本能地想要救助他。但按照声闻乘的一些戒律观念,猎人以杀生为业,属于不善之人,在救助时可能需要有所考量。阿明的内心瞬间产生了一丝纠结,一方面是声闻地修行理念的影响,另一方面是菩萨道中对众生平等救助的信念。
阿明站在那里,心中进行着激烈的思想斗争。他看着猎人痛苦的表情,心中的慈悲之心不断涌起。他开始深入地观照自己的内心,他意识到,如果因为声闻地的一些理念而放弃救助这个猎人,那就违背了自己最初的菩萨道誓言。菩萨道要求他在面对众生苦难时,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而不是被一些教条所束缚。
阿明抛开心中的纠结,迅速走向猎人。他运用自己所学的医术,为猎人包扎伤口。在救助的过程中,他轻声安慰猎人,向他讲述生命的可贵以及杀生的恶果。猎人被阿明的善良和智慧所打动,心中对自己的职业产生了深深的愧疚。
这件事情之后,阿明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菩萨道与声闻乘之间的关系。他明白,借鉴声闻地的修行方式只是为了提升自己在菩萨道上的修行质量,而不是改变菩萨道的本质。他要在保持菩萨心怀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在与其他同修交流的过程中,阿明也积极倡导这种理念。他鼓励同修们相互分享自己在不同修行路径探索中的经验,避免因过度借鉴而迷失了自己的初心。他组织了一些小型的修行讨论聚会,在聚会上,同修们畅所欲言,分享自己在修行中的困惑、感悟以及新的发现。
阿明在聚会中说道:“我们在修行的道路上,就像在茫茫大海中航行的船只,声闻地的修行经验如同导航星,为我们指引方向,但我们的目的地始终是菩萨道的彼岸。我们不能因为追逐那颗星而偏离了航线,要时刻保持对菩萨道的坚守。”
同修们听了阿明的话,纷纷表示赞同。在这种相互学习、相互鼓励的氛围中,阿明和他的同修们在菩萨道上的修行愈发精进。他们以更加严谨专注的态度对待修行,同时又不失菩萨道的慈悲与包容,在灵虚山这片净土上,不断书写着属于他们的修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