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周诚光一听这话,就觉得有道理,可不能内阁成为首相王楠的一言堂。
于是对于秦明汉这个人选,马上就被周诚光给否决掉了。
张伟继续说道:";至于向守辉向阁老和谷少海谷阁老这两个人选中,无论是论公还是论私,臣都是希望谷阁老能升任为副相的。”
太子周诚光:";论公怎么说,论私又怎么说?”
张伟说:“论公来讲,谷阁老的资历和能力都在向阁老之上。由谷阁老担任副相,更可以和王首相和郭副相分庭抗礼。
从私来说,谷阁老升职之后,那么臣就有机会担任礼部尚书并进入内阁。”
其实推荐谁担任副相都是其次的,对张伟来说,目前最重要的事就是大顺帝的威胁还在。
张伟要在太子周诚光面前表现自己忠心和顺从的。
所以张伟选择把心底最隐私的部分也直接跟太子说了。
太子周诚光听到张伟的话说:";先生,你也是时候进入内阁了,不过这内阁副相一职孤还是要慎重考虑一下。";
张伟听完太子的话,也没有催促他尽快做出决定。
而是选择告退后去了偏殿看望太子世子周兴允。
周兴允在张伟这半年多的教育下,已经越来越和普通的学子相像了。
太子周诚光仔细考虑了几天后,在三月初七的小朝会上,他没有再咨询其他人的意见,态度强硬的宣布了自己的人事决定。
其一是原礼部尚书谷少海直接升任内阁副相,太和殿大学士。
其二是原礼部左侍郎,太子府詹事张伟,升任从一品礼部尚书并进入内阁,且继续兼任太子府詹事。
四十一岁的张伟,经过十九年的努力,终于站在了大夏文臣之巅,成为大夏内阁的成员之一。
这距离张伟成为文臣权力的巅峰,还有一定的距离。
但此时已经是巅峰在望了。
张伟听到太子的旨意后,按捺住心中的喜悦,在一众大臣的羡慕嫉妒中谢过了太子对自己的任命。
太子周诚光在宣布完这两个重要的人事任命之后,又处理一些琐碎的政务,然后就宣布下朝了。
下朝之后,一堆人围向了副相谷少海向他道喜。
当然也有不少人围在张伟的身边,或在恭喜,或在套交情。
谷少海和张伟两人好不容易把周围道喜的同僚一一打发完之后。
两人才见面互道了一声恭喜。
随后,谷少海开口道:";卓然,今晚去老夫的府上,把明远也一起叫上,咱们三个好好痛快的庆祝一下。 ";
张伟自然应承下来。
至于张伟升职后的一系列事宜,因为有监国太子的旨意,所以一众程序都由吏部在做相应的安排。
这其中有一些具体的工作,也都会由张伟的随员何和再到和周师爷协助完成,根本用不着张伟去做任何的操心。
傍晚三人来到谷少海的府上,谷少海年纪长,资历你,最重要的是他官职也最高。
所以他居中而坐,洪涛和张伟两人分裂左右。
谷少海举起酒杯,说:“二位的内阁属于我们的时代,马上就到了,让我们携手共进,一起打造一个更加美好的大夏。";
张伟也压下心中的激动和喜悦附和道:";希望敬泽兄早日坐上那那个位置,到时候我等明远兄辅佐您来治理天下,早日为大夏带来更加繁荣昌盛。
洪涛也表达了一番跟张伟差不多的意思的讲话。
在一番欢声笑语下,谷少海,洪涛,张伟三人相对松散的政治小同盟正式成立。
对于这个小同盟,三人都还比较有信心。
因为三人都经过了保守派和院的重点关查,结果都是安然无事,这就彼此证明了,三个都是比较洁身自好的人。
张伟从谷少海府中回去之后,得到消息的张府也是热闹非凡。
邹若芙带着全家老小过来给张伟道喜说,";恭喜夫君升任大宗伯,并晋身内阁。”
连张父张母二老听到喜讯后,都特意从后院来到主院向儿子道喜。
张伯山还叮嘱儿子说:";儿啊,你这个内阁阁老是不是相当于宰相啊?
你年纪轻轻,就当了这么大的官,可一定要把持住自己啊。
对陛下要忠心,对朝廷事务要用心,对普通百姓要多关心啊。”
对于张伯山这一番朴素的要求,张伟自然都应承了下来。
张伟进入内阁之后,有一大堆事要处理,首先是和谷少海交接完礼部尚书的职务。
这个倒还好,有谷少海的亲自指导,加上张伟又对礼部事务比较熟悉,两人很快就交接完成了。
其次是张伟进入内阁之后,太子詹士府的日常事务张伟就交给少詹氏尹先觉来处理了。
还有,张伟进入内阁后,对依附于张伟的各级官员都是极大的鼓舞。
对于他们的上门拜访,张伟都要一一接见并给予一定的鼓励。
其次是张伟要进入内阁后,准备调动提升一批官员,以便进一步的提高自己政治小团体的地位。
别是调动苏北的各项调动,还要多做一番沟通。
如此一番忙碌下来,时间很快就到了大顺年二十九年的七月底。
这天,张伟正在自家内院的南院小墙内,一边逗弄着自己最小的儿子张方达。
一边和自己的小妾兼新任军师关琳聊着朝中的局势,特别是自己做的人事安排。
”苏北左参议黄东山调任从三品的大理寺少卿,松江知府付柏青升任苏北右参议,淮安知府杨渥平级调任太子詹事府任左春坊庶子…
自从上次张伟经历了大顺帝赐图的托孤危机之后。
张伟就把关琳当做参谋和师爷一起使用。
张伟把自己各个亲信的底细,及他们与张伟的具体关系都讲给关琳听后,
又把自己的人事安排也讲给了关琳听,让关琳帮忙分析一下安排是否合理。
关琳听完张伟的安排之后,没有来得及开口讲话,就听见管家在南院门口大喊道:";老爷,老爷,宫里来人了,宣你马宣上进宫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