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朝建立之初,翰林院主要是以皇上顾问的形式存在。
辅助皇上处理各种业务。
当时的翰林院,说是位高权重之地也不为过。
而随着朝中形势变来变去,经过几任皇帝的变革,翰林院的地位也随之改变。
内阁的建立,使得翰林院的职能被分割。
由于内阁阁臣的能干,以及朝中局势的变化,皇上的信任,内阁成了位高权重之地。
而翰林院逐渐成为了养才储望之所。
纵观历代阁臣,多是翰林官员担任。
久而久之,便也有了非翰林不入内阁的说法。
而翰林,非进士不入。
翰林官员最高品级也就是正五品。
但因为翰林官员包括庶吉士都有参议的权力,在重要的朝会和接待会上,他们能在一旁参政。
经常能在皇上和重臣身旁聆听政事,接近政要。
在长期耳濡目染的情况下,翰林官员学习到的知识和能力不是一般官员所能比的。
也因此,翰林院里的官员,比一般官员要有前途,晋升机会大。
还有一点。
翰林院里并没有明确的工作业务,官员也不用去处理什么琐事,相对而言比较清闲。
能有更多的精力去学习,充实自己,锻炼自己的能力。
沈舟原本的计划,是择机而动。
先在翰林院里待一年两年,等了解了朝中局势,再找个机会表现自己。
等到考察时,再谋个官职。
凭着他这个翰林官身份,往后只要不触犯王法,不惹得皇上生厌,这官职怎么着也不能低到哪去。
期间再好好完成一下自己的业绩,等苟到退休,他这辈子也就差不多了。
计划得挺好。
就差迈开第一步了。
而这第一步,也是艰难的一步。
沈舟忘了。
他是不用那么早起来去上朝,但他要点卯。
点卯,等同于上班签到。
卯就是卯时,也就是他要早上五点到七点间就到翰林院签到。
乾朝有严格的考勤制度。
相应的,惩罚措施也严格。
迟到早退等,都要被记录在案。
轻则罚俸禄,重则挨板子。
乾朝就规定,文武百官上朝,缺勤一次打二十大板。
满三次罪加一等。
满二十次,直接一百大板。
但对点卯而言,要相对宽松一点。
但若要讲究下来,也宽松不到哪去。
不是罚俸禄,便是挨板子。
被记录在册还会影响官职晋升。
沈家在外城。
翰林院在内城。
从这出门到那边的话,卯时前肯定要起来了。
而且还要提前些出门,不然时间紧巴巴,遇到点事都得跑起来才能赶得上点卯。
没想到躲过了初一,没躲过十五。
沈舟被苏婉清喊醒,迷迷糊糊看了眼窗外的天色,无奈地叹了口气。
苏婉清嫁过来也快一个月了。
这般近距离接触沈舟,自然也摸清了他的性子。
伺候着他穿好衣服,便出去让春荷端水过来。
又喊秋荷去伙房那边端早食。
沈舟这会也醒神了。
好在这会虽有凉意,但不冷。
他扭了扭脖子,拉伸了下,走出内室。
苏婉清早已洗漱好,也已经梳妆整齐。
这会让婢女去外面走一圈,回来告知要不要多添一件衣。
沈舟透过敞开的房门看向外面。
明月还挂在天边,星光也在闪烁着。
明明天还未亮,明明四点不到,明明万籁俱寂,他已经要爬起来上班去了。
多苦。
比前世还苦。
这日子,一眼望到头了。
到时要上朝的话,凌晨三点便要赶到午门那等候开门。
那更是惨。
也难怪有些官员不爱住家里,就爱在外面租房子住。
照这样下去,他也到内城那边租个小院算了。
沈舟心里泛起嘀咕。
暗道不知有没有那么一天,有人发起反抗,提议皇上把这点卯和上早朝的时辰改一改。
也好稍微照顾照顾一下他们这些远在外城的官员。
不过这事想想也就算了。
沈舟扯了个微笑。
真好,每天都要面对生活。
洗漱好,吃过早食,沈舟往怀里塞了个馅饼,跟苏婉清道了别,便急匆匆出了门。
吕长青正在不远处等着。
瞧见沈舟,连忙提着灯笼过去。
“少爷,我送您过去。”
沈舟点头,脚步未停。
“得抓紧些。”
第一天上班,怎么着也不能踩点过去了。
月光昏暗,只能隐隐看到一些道路痕迹。
近处能看清,抬眼望去,一片漆黑。
好在吕长青提着灯笼。
只不过若是刮风下雨,他怕是要摸黑前进了。
两人的脚步迈得又大又快。
吕长青也是做惯苦力的,耐力足够,跟着沈舟走了半个时辰,气也只是稍微喘了些。
只不过灯笼早灭了,这会两人也是仅凭着那点月光在赶路。
沈舟深吸口气,没敢停下脚步,怕一停下就要喘个不停。
“长青,你回去吧,我自己过去就成。”
再往前走走,进了正阳门,也快到了。
这是沈舟第二次让长青回去。
吕长青喘了口气,“少爷,反正快到了,我送您到那边,到时回去,天亮了,也安全些。”
沈舟看了眼天色。
天边已经泛白。
他是四点多出的门,这会差不多是五点半的样子。
沈舟估摸着还要走半个多小时能到翰林院那边,怎么算时辰也是足够的。
便放慢了些脚步,打算稍微歇歇,平复一下呼吸。
免得到了那边一个个大喘气的,让人瞧见了多不好意思。
吕长青瞧见沈舟脚步放慢了,便也跟着放慢。
他视线前面扫去,“少爷,您口渴不?”
这会已经有小摊出来了。
摆的大多都是能边走边吃的吃食。
沈舟因着要走路,没敢吃太饱,就怕刚吃饱就运动,肚子难受。
于是便拿了个馅饼以防万一。
他摇了摇头,“不用,到了那再喝。”
他看了眼吕长青的肚子,“你饿了?”
吕长青嘿嘿一笑,“少爷,我不饿,我吃了馒头。”
两人慢慢走着,不时说上两句。
等到了大乾门那边,日头都爬起来了。
跟吕长青说了声不用来接后,沈舟便大步往翰林院的方向走去。
乾朝有个说法。
五府六部,七司三院,东边掌生,西边掌死。
而翰林院,便是在东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