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悦然出现在一座老房子门前。
“啊!悦然姐,你咋来了!”看到来人,正要出门的小女孩吃了一惊,随后扭头朝屋里大喊,“妈,我悦然姐来了!”
顷刻间,屋里的母子俩也迎了出来。
“吃饭了吗,悦然?没吃的话,正好一会跟我们一起吃,你都多久没来嬢嬢家了,快进来。”军生媳妇含笑招呼一声,就催促儿子,“亮亮,快叫人啊!”
“悦然姐!”小豆丁似的男孩憨笑着喊了一声。
悦然认真打量了一下这个孩子,跟她记忆里的样子没什么出入。
也不知是不是随了他爸妈,军生叔家的俩孩子个头都很矮,可能还有些营养不良。
虽然眼前这小孩有点胖,跟个小秤砣似的,但也是虚胖。
转念间,悦然走进了家徒四壁的泥坯房,笑道:“嬢嬢,我吃过了,就是过来看看你们。”
接着视线又落回小豆丁身上,“听说你家亮亮算数学题可厉害了,是吧?”
“你也听说了啊!都是村里人说的,我没念过书,也不晓得是不是,你学问好,考考他看。”军生媳妇憨厚一笑。
“悦然姐,你随便考!”说起算数题,腼腆的小孩眼睛忽然就亮了,脸上带着自信。
悦然也来了兴趣,让他拿来本子、铅笔,想着小学孩子的知识范围,出了十道五六位数以内的加减乘除。
没想到,这小屁孩拿过笔,直接一挥而就给出了答案。
悦然吃惊不已,检查了一下,结果十道题全部都答对了。
虽然只是简单的题目,但对才上小学五年级的孩子来说绝非易事。
看起来这些题对他还很轻松,看过一眼,直接心算出了答案。
“不错,很厉害!”悦然笑赞,旋即问喜笑颜开的小学霸:“再多几位数,你算的过来吗?”
“能!”小豆丁自信点头。
于是,悦然又出了几道数目巨大的复杂运算,这次虽然花的时间长了一些,但还是准确无误地算了出来。
悦然兴奋地夸奖道:“怪不得建明叔说你是小神童呢?还真是一点不错,这么复杂的算术题你都做出来了。”
上一世,她就听他们小学校长夸这孩子有多聪明,绝对是个小神童,还说要让媒体来采访他。
不过这事最后不了了之了。
孙亮的聪慧,一度在村里传得沸沸扬扬,却又像一阵风一样,刮过之后就没人再提起了。
结局很像王安石笔下的那位小神童仲永,泯然于众人了。
悦然后来一直在外念书,接着在城里上班,很少回村,并不清楚这孩子具体情况,不过想想就知道,那样贫寒的家境,势必会成为他身上沉重的枷锁,纵容天资过人,但想出人头地也绝非易事。
可能还来不及崭露头角,就早早陨落了。
听到儿子被夸,孙亮妈笑得合不拢嘴,忽而笑容就消失不见了:
“唉!悦然,你快别夸他了,聪明有什么用?不当吃不当喝的,本来还想供他上完小学呢,可眼下家里实在拿不出钱了。
“你军生叔个死人,一出去就好几年,人不回来,也不知往家里捎点钱,唉!嬢嬢家里油盐都快吃不起了,哪还有钱供亮亮念书啊。”
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哭诉了一通。
悦然一时有些尴尬。
她不想往人家伤口上撒盐,进门后绝口不提军田叔,没想到孙亮妈竟自己提起来了,还哭得这么伤心。
两个孩子也跟着眼里亮着泪光。
虽然人不是悦然弄哭的,却不得不劝。
“嬢嬢,你快别哭了,你看孙亮这孩子多给你争气啊,将来肯定能让你过上好日子,你可得好好培养啊!”
孙亮妈似乎也有些不好意思,抹了一把眼泪,叹了口气:“可惜,他生错了人家,就咱家这苦日子,哪里培养的起……”
说着,又开始抹泪了。
“嬢嬢,静静做好饭了,那你们吃晚饭,我就先回去了。”悦然提出告辞,指着一旁的纸袋,“这是我今天在市里买的糕点,味道不错,你们也尝尝。”
说罢,她起身就走。
孙亮妈直说太见外了,拎起袋子就往外追,想让悦然带回去,却没追上人。
……
次日上午,老宅就开始挖地基了。
壮汉们正干得热火朝天,就被人给打断了。
“哎!都停一下,我说你们几个挖地基时注意点,离路边的水渠远点,要是把水渠的地方给占了,就是盖起来了,我都带人给你推倒重盖!”
干活的人一瞧,原来是村长。
他腆着个七个月大的肚子,板着张脸,一手叉腰一手冲着这边指指点点,官威十足。
“远着呢,你看地基的白线不都划出来了吗?”你是眼瞎还是心盲啊的?还用你来提醒。
村长冷哼一声,没看到正主,就问:“孙安人呢?给他家挖地基,他人怎么不在场啊?”
“刚开车去买东西了,咋地,村长,你找他有事啊?”有汉子笑问。
“我没空在这等他,你给他带句话,他家是两间的桩基,就只能盖两间的,不许多占!不然,就不要怪我这个村长不客气了!”胖村长凶狠地警告。
忽然,一阵车声从远及近。
“正好孙安回来了,村长,你亲自跟他说吧。”光着膀子的汉子说着,就顾自去干活了。
心里暗骂一句,狗孙良!当个村长看把你能的,都快不知道自己姓啥了,整天就知道在村里吆五喝六,耍威风。
悦然过来时,正好看到多时不见的狗村长对着她爸一通警告,那脸上的横肉还一跳一跳地抖个不停,不由怒从心起。
才当了一年村长,就胖成这副熊样,肥头大耳跟头猪似的,看来他这个村长当的很嗨皮嘛!
这怎么可以!
孙爸一再保证新房不会多占地,才把这个瘟神送走。
西隔壁那家不愿卖房,东边挨着村道,路旁还有个水渠,新房只能按原来的面积盖。
不过,她爸已经买了户老房子。
那家儿女都在城里立足多年,家里老人去世后,房子就空了下来,一直也没见人回来过。
一听孙爸要买他家房子,几个儿子一商量就痛快地卖了,也没要高价,只要了八千。
房子是砖瓦房,但也有二十多年了,是村里当年第一家盖砖瓦房的,式样与格局都显得有些陈旧。
悦然说服爸妈推倒重建。
等给爷奶把新房盖起来了,就动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