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都说到这个份上,再拒就是不识抬举了。
黄啸抬头看向上座中尊贵的女人。
见她正用满含期盼的眼神看着自己,等着他的答复。
他一怔,还以为是自己的错觉,略一思酌,这才磕头谢恩:
“臣谢太皇太后怜爱。”
徐姑姑顿时喜笑颜开,连忙重新斟了一杯茶水递给他。
黄啸接过,双手高举奉上。
“啸拜见义母,请义母用茶。”
“好好好。”
太皇太后开心地接过,一口饮尽杯中茶水,急忙让他起身。
她高兴地让他坐下,给他夹了一大筷香椿饼。
低着头又问起他一些饮食习惯来,时不时还会又套他一两句话。
隔壁的众人也是被这突如其来的情况搞得有点不明所以。
愉太妃进宫较晚,不知道这段陈年旧事,钱太妃却是一清二楚的。
应该是这孩子让太皇太后想起了那个下落不明的孩子。
晚膳热热闹闹结束,众人吃饱喝足,各自回了自己房间。
温梨原先是住在东厢房紧挨着太皇太后的,但因着萧行严的到来。
他们被挪到了东厢院旁边独立的小院子。
小壮墩已经断奶,其实他不是不喝奶了,而是她没奶了。
上次留下他和他皇祖母待在农庄,她回皇宫陪他爹。
结果奶一堵,时间一长回了奶,慢慢就没了。
现在他白日会吃一些米糊糊,晚间就由奶嬷嬷喂一顿。
基本一觉睡到大天亮,好带得很。
而且才数日不见,个子又长高了不少,还重了。
兴许是因为她母后抛弃他半个月的缘故。
她今日刚回来时,小家伙起初还不肯让她抱,拿一双大眼滴溜溜偷看她。
直到确认她一直出现在他面前,不会突然不见,这才哇哇大哭一顿,让她抱。
温梨见这可怜样儿的,心都碎了,连连答应以后去哪儿都会带着他。
小家伙依偎在她怀里平复了好一会儿,这才又展露出甜甜的笑颜。
回到自己院子将小家伙哄睡后,萧行严亲自将他抱去对间奶嬷嬷住的屋子。
等他折回房间休息时,温梨已经洗漱好,只着一身里衣坐在床头看手里的账本。
萧行严去旁边洗漱,脱了外裳挂到衣架上,一边解扣子一边朝床边走来。
等他靠近,温梨放下手里的账本,朝他问道:
“今天母后有些奇怪,她怎么会突然临时起意要认黄大哥做义子的?”
“她之前就有见过黄大哥,那时候没见动过心思呀?”
萧行严双指一夹,将她手里的账本抽走,视线落在她大红鸳鸯肚兜上。
“见他第一面时,母后就已经注意到了,那时她其实有问过我。”
“只是我当时忙于朝政,也没放心上。”
“所以只是简单与她说了一下黄啸的姓名、年岁和现在的身份,其他的没讲太多。”
“今日突然起意,这也是我没料到的。”
温梨往里挪了挪,给他让位置。
“母后是不是有什么事情?我看她刚才问了黄大哥的生辰八字后,神色有些异样。”
“会不会黄大哥真是你兄弟什么的?母后认出了他?”
萧行严轻刮她鼻尖,认真看着她笑道:
“不太可能吧?我不曾听母后说过有什么皇弟之类的。”
温梨又道:
“那万一是你父皇下访民间时所留呢?”
“就比如上次郅儿骗我说:你是流落民间的皇子。”
“说不定他刚好就是?不然母后为何这般激动?”
萧行严眯着双眸否认了她这个说法:
“你没听黄啸自己说吗,他出生在京都。”
“既然是从京都出去的,那必定不会是遗落民间的皇子。”
“若他真是皇子,只有两种可能。”
“要么就是一出生就夭折在宫里的小皇子。”
“要么就跟我和三哥一样,皇权争斗中幸存下来的。”
“可我没听说过有他这么一个幸存的皇子。”
“夭折的小皇子中,也都是有登记在册的,按照年龄推算,并没有符合他这个年岁的。”
温梨又提出另一种猜测。
“那万一他是被哪个宫女或者嬷嬷偷偷抱出去幸存下来的呢?”
“改名换姓或者故意将年龄说大说小,都是有可能的。”
“若按照你这么猜测的话,那就难说了,只能问过母后才能知晓。”
萧行严听她这么一猜,也有些把不准。
可能性太多,若是母后真知道点什么,肯定只能问了她才能知道。
“好了,长夜漫漫,我们也该歇息了。”
“你若真好奇,明日找机会问问母后。”
“若真如你所说,说不定明日晨起徐姑姑会与我一同回宫去查证一些事情。”
“我若是打听到什么,一定第一时间告知卿卿。”
说着帘帐一散,小院熄了灯。
徐姑姑伺候太皇太后上了床榻,帮她盖好被子,劝解道:
“您也别忧思过多,明日我与王上回宫一趟。”
“将当年伺候过的宫人和接生嬷嬷再彻查一遍,看看是不是还有什么遗漏被忽略了。”
“只是时日太过久远,要想查出一点眉目,恐怕需要王上插手才行。”
以娘娘现在手里的人手,查了这么多年还是没有什么眉目。
只能动用王上的暗网,好好彻查一番,兴许还能有一点希望。
“或许还有一个办法,就是从公子身上下手。”
“虽然暖玉不在身上,但是胎记不可能消失。”
“胎记的位置比较特殊,公子自己看不到,旁人或许能帮忙查看一二呢?”
“只要确认了胎记,也就八九不离十了。”
“不管是不是,您将人留在身边,也算弥补一些遗憾。”
太皇太后深吸一口气,轻轻点头。
“那就做两手准备吧,你明日找个合适的机会与九郎说一声。”
“我这边找人查验一番。”
“若真是那孩子,也算有个交代,了却一生的憾事。”
徐姑姑扶着她慢慢躺下,柔声回道:
“好,奴婢知道了,您歇着吧,一切交给奴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