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巷子里第一家拥有私人电话
安厂长双手支撑着桌子,目光坚定地看着大家。
“既然大家相信我,那现在就开始按比例分钱,今年拿出五十万给大家分红,今年咱们厂的目标就是生产风扇电饭煲,把咱们厂的销售出国门挣外汇。”
底下的掌声呱唧呱唧的响了起来。
会计已经将钱都数好,一捆一捆地码放得整齐。
今年,黄玲分到了十万元,宋莹分到了五万。
当工作人员把钱递到她们手中时,那沉甸甸的触感让她们的心跳都不禁加快了几分。
十摞子钞票将他们带来的行李包装得满满当当的,黄玲和宋莹今年的表现比起去年相比情绪稳定多了。
想起去年第一次分红时,她们还惊讶得合不拢嘴,如今已经淡定许多,有条不紊地将钱往包里装。
接下来便是厂里的职工表彰大会。
台上,厂长洪亮的声音回荡在整个会场。
“今年,我们要为绩效工资前五名的员工发放本厂的蓄水式电热水器,另外还有十斤猪肉、十斤大米,以表彰他们在过去一年里的卓越贡献!”
台下顿时响起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
随后,厂长又宣布:“绩效前十名的员工,将获得电水壶,外加十斤猪肉和十斤大米!”
而厂里所有的工人,都能领到十斤大米作为年底的福利。工人们脸上洋溢这个年代特有的幸福笑容,互相交谈着,会场里一片热闹。
“咱们厂里的蓄水式电热水器知不知道百货大楼卖多少钱,那可是六百五十九块,咱们买一台最少也要大半年不吃不喝。”
“以后我不休息了,为了明年的优秀员工,我拼了,就是弄个电水壶也好啊。”
黄玲和宋莹来的时候还期待着参加厂里的表彰大会,热闹热闹,听说工人们准备了很多精彩的节目,她们也想凑个热闹。
可谁能想到安厂长不按套路出牌,上来就分了钱。
看着走在前面的两个男人手里拎着装满现金的行李包。
拎着这么多现金去看热闹,那不是脑子秀逗了嘛。
那还不得赶紧去银行存起来,可不能有半点闪失。
赶到银行,工作人员直接将他们领到里面的小屋。
开始仔细地数钱,等到点清已经过了一个多小时。
从银行出来已经是下午两点多。
回到家,黄玲顾不上休息,径直走向衣柜,拿出那个藏在最里面的铁盒,又从中拿出另外三本存折。
将所有存折上的数字相加,她们家现在存款有十九万元整。
黄玲回到家心里绷着的那条线总算是放松了下来,在外面她不敢表现出异常,就怕被人知道行李袋里装的是钱。
“超英,咱们家有十九万了,十九万啊。”说着便激动地抱住坐在自己身边一起看着存折的超英。
庄超英笑着拍了拍她的后背,眼中温柔。
“是啊,十九万,咱们家都有十九万了,阿玲,咱们家这回能安电话了吧。”
黄玲噌的一下子站了起来。“按,一定要按的,超英趁着还没有过年邮电局还没有放假,明天你就陪我去邮电局。”
庄超英笑着点了点头,看到阿玲高兴他就高兴,挣钱的意义有了具象化的表现。
厂里的发展只是在开始的阶段,这些钱不算什么。
现在广省那边的美地家电已经开始生产空调了,他们厂也要加油。
八七年的目标就是赚外汇,将家电出口到港岛、湾湾,甚至海外市场。
。。。。。。。。。
交了五千块的安装费,又花五百块买了座机电话,还得每个月支付十二块钱的座机费。
第二天,邮电局的两个工人就风风火火地赶来,给他们家拉电话线。
很快,布线、调试,一切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这下,他们家成了小巷里第一个装上私人电话的人家。
两家人围在电话旁,宋莹挨着黄玲坐着。
黄玲拿起电话,拨通了常城父母家楼下小卖店的号码。
“你好,我找一号楼一单元三楼的黄德发,我是他小女儿。”
“好,挂断吧。”
说完,挂断电话,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听筒,期待着那边的回应,心脏也不受控制地快速跳动。
宋莹眼睛亮晶晶地看着黄玲。“玲姐,自己家里有个电话,真好,打电话都不用出门了,玲姐你们家可是第一个实现电灯电话楼上楼下的嘞。”
黄玲嘴角上扬,笑着点头。“超英成天闹着要按电话,反正家里也不缺钱,我想着还不如早点按了,早安早享受嘛。”
就在这时,“玲玲玲!”
林栋哲赶紧提醒。“黄姨,电话响了!”
黄玲立马一把抓起电话,电话那头传来她爸熟悉的声音。“阿玲,怎么了?”
“爸,家里安电话了,您记下电话号码。”
黄父赶忙从口袋里掏出随身携带的小本子和钢笔,一笔一划认真地记下小女儿家的电话。“好,,是不是这个号码?”
黄玲笑着确认。“对,就是。”
。。。。。。。。
从对面出来,林武峰和宋莹回到家,并肩坐在沙发上。
“宋莹,等过了年咱们家也安个电话吧,我看是真挺方便的,五千块还可以。”林武峰说着,轻轻用大拇指摩挲着宋莹的手背。
想起刚才在黄玲家,他捕捉到宋莹眼中一闪而过的羡慕,心里不有些自责,这几天一门心思扑在厂里电饭锅的研发上,确实忽略了宋莹的感受。
宋莹扭过头,看着他,眼里闪过犹豫。“武峰、五千块是不是有些贵啊,真的按嘛?”
林武峰宠溺地看着她,既然她提出疑问,那就是盼着自己给个肯定答复。“安,过完年就安。”
“好,过完年安。”
宋莹嘴角扬起,开心地哼着小曲走向厨房。
武峰简直就是她肚子里的蛔虫,原本自己还拿不定主意,可听到他坚定的回答,瞬间不再纠结。
就像玲姐说的,早买早享受,早晚都要装电话,钱就这么多,还不如现在就装上,一了百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