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夜,明月高悬,清辉似水银般倾洒而下,将遇仙楼外的青石阶映照得仿若铺上一层晶莹霜雪,熠熠生辉。
微风轻柔拂来,宛如一双温柔的手,带着丝丝缕缕的凉意,轻轻摩挲着众人的面庞,那触感似轻柔的羽毛撩拨着心弦。
赵楷携着三女乘马车缓缓而至,车刚停稳,就见苏轼、苏辙在楼前含笑相迎。
苏轼身着宽松儒衫,双手抱拳,微微躬身,朗声道:“郓王殿下与诸位佳人,吾等在此恭候多时,今夜有幸相聚,真叫人心潮澎湃。”
那爽朗的笑声在夜风中回荡,恰似洪钟大吕,震人心魄。
苏辙亦是一袭青袍,拱手向前,微笑着说道:“如此良辰美景,正宜开怀畅饮,把酒言欢,定能留下诸多美好回忆。”
眼神中满是期待与欣喜,仿若繁星璀璨。
赵楷回礼道:“能与诸位贤友共赴此宴,本王亦是欢喜异常。”
目光扫过众人,心中暗自欣喜,犹如春风拂过心湖,泛起层层涟漪:“能与这几位当世才俊和佳人共度此夜,实乃人生一大幸事。”
众人寒暄几句后,一同踏入遇仙楼。楼内烛火摇曳,光影交错,布置典雅而精致。
四周挂着的名人字画仿佛在低语着往昔的故事,散发着淡淡的墨香。
美酒佳肴的香气馥郁弥漫,令人垂涎欲滴。
众人围桌而坐,推杯换盏,好不热闹欢畅。酒过三巡,苏轼面色微红,带着几分醉意,却仍精神抖擞,起身朗声道:“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那豪迈的声音在屋内回响,众人皆感其洒脱不羁,仿若置身于江湖的风雨之中。
话音刚落,苏辙亦潇洒起身,目光坚定而深邃,吟诵道:“闭门未有着书事,作意逢人唯说诗。过眼几曾迷五色,转头不受北山移。”
其声沉稳有力,尽显内心坚毅,犹如苍松傲立山间。
此时,一直陪坐的范仲淹面带微笑,目光中满是对赵楷的尊崇,轻轻举杯敬向赵楷,而后捋了捋胡须,缓声说道:“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沧桑的语调中蕴含着无尽的感慨,似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变迁。
赵楷微微颔首,面带赞赏之色,赞道:“三位贤士之词,皆意境高远深邃,令人钦佩至极。”
心中思忖着:“此等才情,当真是世间罕有,能与诸位相聚于此,实乃人生一大幸事。”
此时,他只觉心潮起伏,仿佛置身于诗意的海洋。
众人继续饮酒作乐,欢声笑语不断。
这时,不知是谁兴致高昂地提议道:“这般良辰美景,着实醉人,不如咱们来一场才艺比拼,琴棋书画,任君施展,诸位意下如何?”
此声一出,恰似一阵春风拂过平静的湖面,众人的眼神瞬间亮了起来,纷纷欣然应好,满是期待与兴奋。
周娥皇盈盈起身,款步走向琴台。
她身着一袭淡粉色的罗裙,那裙袂随风轻舞,宛如仙袂飘飘,真如仙子自月宫中下凡而来。
只见她轻拂衣袖,如羊脂玉般的皓腕在月光下泛着迷人的光泽,玉指轻触琴弦的瞬间,仿若触动了时光的弦音。
她微微闭眼,似在与琴音深处的灵魂交融,酝酿着那即将喷薄而出的深情旋律。
而后,那修长的手指轻轻拨弄,琴音便如水般潺潺流出。
起初,琴音婉转低回,如泣如诉,似那高山流水间的知音低语,又似幽谷鸟鸣中蕴含的幽幽心事;紧接着,旋律渐转激昂,如万马奔腾于广袤草原,又似惊涛拍岸于浩渺沧海。
她的身姿随着琴音微微摆动,腰肢纤细如柳,摇曳生姿,恰似那风中的弱柳扶风。
那专注的神情,仿佛整个世界都已消失,唯有她与琴音相伴。
余音绕梁,在场之人皆沉醉于这如梦如幻的琴音之中,好似灵魂都被这美妙的音律牵引,飘荡在一个空灵的仙境。待曲终之时,众人宛如从一场美梦中悠悠转醒,如梦初醒之际,纷纷鼓掌称赞,那喝彩之声此起彼伏,震耳欲聋,真可谓是技惊四座。
周娥皇轻抿朱唇,心中暗自揣度:“不知郓王殿下可会为我的琴音心动?若能得他青眼相加,便是我一生之幸。”
赵楷目光灼灼地望着周娥皇,心中不禁连连赞叹:“娥皇琴艺高超,风姿绰约,实乃倾国倾城之佳人。若能与她携手相伴,定是人生一大乐事。”
周女英见状,面带浅笑,莲步轻移至案前。
她身着鹅黄色的衣衫,清新可人,恰似春日里初绽的嫩黄花朵,娇嫩欲滴。
她轻轻铺开宣纸,拿起画笔,那一双美眸专注地凝视着纸面,目光深邃而灵动,似在构思着一幅惊世的绝妙画卷,又似在与这宣纸默默倾诉着心底的柔情蜜意。
她轻蘸墨汁,笔触落下,如行云流水,毫无半分凝滞。
不多时,一幅山水画作便呈现在众人眼前。
画中山水相依,云雾缭绕,笔法细腻入微,山水之间的韵味仿佛要从纸上跃然而出,那优美的意境仿若能将人瞬间带入那画中的世外桃源,令人心驰神往。
周女英不时偷瞄赵楷,心中满是期待与紧张:“愿殿下能钟情于我的画作,从此将我放在心上。”
赵楷看在眼里,暗自欣赏不已:“女英画作精美,心思灵巧,当真是慧质兰心,不可多得。”
李清照轻启朱唇,吟诗一首:“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她身着一袭素白色的长裙,亭亭玉立,恰似一朵盛开在月夜中的白莲,高洁而素雅。
那清脆悦耳的声音宛如夜莺啼鸣,婉转悠扬,情感真挚而热烈,字里行间的情思如丝丝缕缕的春风,轻轻撩动着众人的心弦,令人不禁为之动容,沉醉其中。
李清照目光流转,望向赵楷,心湖泛起层层涟漪:“愿殿下能懂我诗中之意,知我心中的绵绵情意。”
赵楷心中一动,暗自思忖:“此女诗词清新,才情出众,实乃难得的才女。”
赵楷亦不甘示弱,他从容走到案前,提笔蘸墨。
只见他笔走龙蛇,笔法刚劲有力,又不失飘逸洒脱,每一笔每一划都似蕴含着千军万马的气势,又有着行云流水般的自如。
不多时,一幅书法作品便已完成,那字龙飞凤舞,气势恢宏,透着一股豪迈与霸气。
苏轼忍不住击掌赞叹道:“殿下这书法,气势恢宏,犹如泰山压顶,实乃惊世佳作!我苏轼自愧不如啊!”
苏辙频频点头,由衷钦佩道:“殿下之笔力,刚柔并济,令人钦佩之至。此等书法,世间罕有!”
范仲淹亦捋着胡须,满脸赞叹道:“郓王殿下之字,尽显大家风范。吾等在殿下面前,真是相形见绌。”
赵楷谦逊地拱手道:“诸位过奖了,本王不过是班门弄斧,还望诸位多多指点。能得诸位称赞,实乃本王的荣幸。”
经历这番精彩纷呈的才艺展示,众人兴致愈发高涨,欢声笑语在这遇仙楼中交织回荡。
聚会接近尾声,众人虽意犹未尽,却也不得不依依惜别,纷纷约定日后再次相聚。
赵楷送三女上了马车,车内弥漫着淡淡的酒气和旖旎的氛围。
周娥皇娇靥泛红,如盛开的桃花,眼眸半阖,透着朦胧的醉意,樱唇轻启,似有千言万语欲说还休。
周女英更是双颊似火,眼神迷离而大胆,她摇摇晃晃地靠近赵楷,猛地抱住赵楷的胳膊,将其紧紧搂在自己的酥胸内,那柔软的触感让赵楷瞬间心跳加速。
她嘴里还喃喃着醉话:“殿下,今晚真开心,我不想与你分开。”
李清照亦是醉态可掬,身形不稳,赵楷连忙伸手搂住她的纤腰,以防她摔倒。
李清照顺势倚在赵楷怀中,吐气如兰。
赵楷看着眼前这三位醉意朦胧却更显妩媚动人的女子,内心一片温软,如浸在春日的暖阳中。
李清照将整个娇躯都靠在赵楷怀里,双手环住他的脖颈。
周娥皇和周女英看着这一幕,心中有一丝失落。
周娥皇贝齿轻咬红唇,暗自神伤。周女英则娇嗔地别过头去。
许是敏锐地感觉到了两女的失落,赵楷将两女轻轻拉近自己身边,轻声说道:“莫要伤心,本王对你们皆是真心。”
两女瞬间如被春风拂过,娇躯瘫软地靠在赵楷肩膀。
马车缓缓行至周府门前,赵楷停下所有亲昵举动,目光温柔地目送着三女进入门内,直至那身影消失在门后,方才缓缓收回视线。
三女回到闺房内。
周娥皇,坐在铜镜前,望着镜中自己那满是红晕的脸庞,心中思绪万千。
她想起赵楷那温柔的眼神和有力的怀抱,嘴角不禁泛起一丝甜蜜的微笑,暗自思忖:“殿下对我究竟是何种情意?但愿他能懂我的真心。”
周女英躺在床上,翻来覆去难以入眠。
脑海中不断浮现赵楷的身影和在马车中的亲密接触,她的心如小鹿乱撞,双手捂住滚烫的脸颊,喃喃自语:“殿下,我对你的心意,你可明了?愿你莫负我一片深情。”
李清照坐在窗前,望着窗外的明月,回想着与赵楷的深情一吻,心中既欢喜又羞涩。
她轻咬嘴唇,低声呢喃:“不知此段情,未来将如何?只愿能与殿下长相厮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