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决定封武媚娘为后的消息一经传出,犹如一颗巨石投入了平静的湖面,在朝中激起了千层浪。大臣们听闻此事,纷纷表示强烈反对,尤以长孙无忌为首。
这一日,阳光洒在皇宫的金砖碧瓦上,却无法驱散那凝重的气氛。长孙无忌联合了众多大臣,齐刷刷地跪在了大殿外。
长孙无忌面色沉重,高声喊道:“皇上,请收回成命,不可封武媚娘为后!”
其他大臣也齐声附和:“皇上三思啊!”
李治听到外面的嘈杂声,龙颜大怒,快步走出大殿。
“你们这是要做什么?”李治怒喝道。
长孙无忌抬起头,直视李治,“皇上,封后之事关乎国本,武媚娘出身卑微,且在宫中时日尚短,资历浅薄,实在不宜封为皇后。”
一位大臣紧接着说道:“皇上,皇后之位应当选择名门望族之女,方能彰显皇家威严。”
另一位大臣也说道:“皇上,武媚娘在宫中未曾有显着功绩,若贸然封为皇后,恐难以服众。”
李治皱起眉头,“朕意已决,武媚娘聪慧过人,温柔贤淑,朕相信她有能力担当皇后之责。”
长孙无忌言辞恳切,“皇上,老臣跟随先皇多年,深知后宫之稳定对于朝廷之重要。武媚娘来路不明,恐会给后宫带来祸端。”
李治冷哼一声,“长孙无忌,你莫要危言耸听。媚娘对朕一片真心,朕岂会不知?”
此时,又有大臣说道:“皇上,自古以来,皇后之选皆遵循严格的门第之规,此乃祖宗之法,不可违背。”
李治怒目而视,“祖宗之法?难道朕就不能根据自己的判断做出决定吗?”
长孙无忌再次叩头,“皇上,老臣一片忠心,只为大唐江山社稷着想。还望皇上慎重考虑。”
大臣们纷纷叩头,“皇上,请收回成命!”
李治看着眼前这群坚决反对的大臣,心中虽有怒火,但也明白不能轻易与群臣决裂。
李治强压着怒火,说道:“诸位爱卿先起来说话。”
长孙无忌等人却依旧跪着,“皇上不收回成命,臣等不敢起身。”
李治无奈地叹了口气,“长孙爱卿,你且说说,为何媚娘就不能封为皇后?”
长孙无忌说道:“皇上,武媚娘家族背景单薄,难以支撑皇后之尊。且其在宫中根基未稳,若封为皇后,恐难以协调后宫诸事。”
李治反驳道:“媚娘的能力朕心中有数,她定能胜任皇后之职。”
一位老臣说道:“皇上,后宫之事关系重大,稍有不慎,便会引起宫廷混乱。武媚娘资历不足,难以驾驭。”
李治说道:“朕自会教导媚娘,让她熟悉后宫事务。”
长孙无忌说道:“皇上,此举风险太大。且武媚娘在宫中树敌不少,若封为皇后,恐会引发更多纷争。”
李治沉默了片刻,“难道就因为这些,朕就要放弃媚娘吗?”
大臣们齐声说道:“皇上,为了大唐的长治久安,请您收回成命。”
李治环顾四周,看到大臣们坚定的表情,心中渐渐动摇。
最终,李治无奈地说道:“此事容朕再想想。”
长孙无忌等人这才起身,“谢皇上。”
李治转身走进大殿,心中充满了无奈和纠结。
回到寝宫,李治一脸愁容。
武媚娘见状,关切地问道:“皇上,为何如此烦恼?”
李治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媚娘啊,那些大臣们态度异常坚决,极力反对朕册封你为皇后,朕实在是有些力不从心啊......”他的话语中透露出深深的无奈和忧虑。
听到这话,柔声安慰道:“皇上,您切莫为此事而为难臣妾。于臣妾而言,能够时刻陪伴在您身旁,已然是最大的幸福了。至于这后位,得之我幸,不得我命罢了。”
李治听着武媚娘这番通情达理的话,心中感动不已:“媚娘,你放心吧!朕绝对不会轻言放弃的。不管遇到多大的阻力,朕都一定会想尽办法达成所愿,让你成为朕名正言顺的皇后。”
武媚娘轻轻摇了摇头,脸上浮现出一抹担忧之色,语重心长地劝说道:“皇上,切不可因为臣妾一人之事,而与满朝文武大臣们心生嫌隙啊。若因此影响到朝廷政务的正常运转,那臣妾可真是罪过大矣。”
李治凝视着武媚娘那张倾国倾城却又善解人意的脸庞,心中愈发觉得非她莫属,不禁感慨万分地道:“媚娘啊,你这般温柔体贴、深明大义,更是让朕下定决心一定要将你封为皇后。只是当下局势复杂,想要顺利成事恐怕还需从长计议,多费些心思才行呐。”
说完,两人相视一眼,彼此心意相通,都明白前方等待他们的道路定然充满了艰难险阻,但只要齐心协力,或许终有一天能够实现这个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