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衙门内,阳光透过窗棂,洒在苏尘身上,他正悠然地品着茶,一副气定神闲的模样。
“安国公,您真是料事如神!”朱允熥满脸钦佩地走了进来,手中拿着几份报纸。
“《民报》和《北报》果然开始发力了,您瞧瞧,这上面都写了些什么!”
他将报纸递给苏尘,语气中带着一丝兴奋,又有一丝担忧。
“说您勾结外邦,贪污受贿,还说您……总之,都是些捕风捉影,无中生有的事!”
苏尘接过报纸,随意地翻了翻,嘴角露出一抹不屑的笑容。
“跳梁小丑,哗众取宠罢了。”他淡淡地说道,仿佛在说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就在这时,苏尘耳边忽然响起一阵急促的警报声:
【特别预警!燕王和李善长的民报、北报,准备抹黑宿主,请尽快处置!】
苏尘眼神一凛,心中暗道:“果然来了!”
他迅速调出系统界面,查看详细情报。
【雨化田回报:民报准备攻击新政,北报则要攻击安国公本人。】
苏尘眼中闪过一丝寒芒,心中冷笑:“想跟我斗?你们还嫩了点!”
他放下茶盏,对朱允熥说道:“允熥,不必担心。”
“这些报纸,不过是纸老虎,吓唬吓唬人罢了。”
“他们越是抹黑,就越是暴露自己的无知和愚蠢。”
朱允熥眉头紧锁,担忧地问道:“安国公,难道我们就任由他们这样胡说八道?”
“这……这岂不是让百姓们误会您,误会朝廷?”
苏尘摇了摇头,胸有成竹地说道:“当然不会。”
“舆论之道,在于引导,而不在于堵塞。”
“他们想用报纸来抹黑我们,殊不知,这正是他们的败笔所在。”
“你看着吧,用不了多久,这些报纸就会变成一堆废纸。”
朱允熥疑惑地看着苏尘,不明白他为何如此自信。
苏尘微微一笑,解释道:“允熥,你可知道,这报纸,是谁的喉舌?”
朱允熥想了想,回答道:“自然是……是办报之人的喉舌。”
苏尘点了点头,又问道:“那《大明晚报》和《儒报》,又是谁的喉舌?”
朱允熥恍然大悟:“是皇爷爷的喉舌!是朝廷的喉舌!”
苏尘笑着说道:“正是如此。”
“《大明晚报》和《儒报》,始终紧跟皇爷爷的步伐,报道的都是皇爷爷的言行举止,以及朝廷的政策方针。”
“而《民报》和《北报》呢?他们却反其道而行之,大肆攻击朝廷,抹黑官员,甚至连皇爷爷都不放过。”
“你觉得,皇爷爷会容忍这样的报纸存在吗?”
朱允熥听了,顿时茅塞顿开,脸上露出了笑容。
“安国公,我明白了!”
“他们这是在自寻死路啊!”
“皇爷爷最痛恨的就是那些结党营私,蛊惑人心的乱臣贼子。”
“他们这样明目张胆地攻击朝廷,岂不是自投罗网?”
苏尘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精芒。
“没错,他们这是在玩火自焚。”
“我们只需静观其变,等着看好戏就行了。”
“不过……”苏尘话锋一转,“我们也不能完全袖手旁观。”
“他们既然想玩,那我们就陪他们好好玩玩。”
他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容,对朱允熥说道:“允熥,你立刻派人去办一件事……”
他凑近朱允熥,低声耳语了几句。
朱允熥听了,眼睛越来越亮,连连点头,脸上露出了兴奋的神色。
“安国公,妙啊!此计甚妙!”
“我这就去安排!”
他迫不及待地站起身,风风火火地走出了贸易衙门。
……
十几天后,京城和北平的街头巷尾,茶馆酒肆,到处都在议论着《民报》和《北报》上的内容。
“你们看了最近的《民报》和《北报》了吗?真是太劲爆了!”
“可不是嘛!上面说安国公勾结外邦,贪污了上千万两银子呢!”
“还有啊,还说朝廷里的那些官员,个个都是贪官污吏,鱼肉百姓,无恶不作!”
“哎,这世道,真是没法活了!”
“……”
各种各样的议论声,在人群中蔓延,如同瘟疫一般,迅速传播。
百姓们对朝廷的黑暗和官员的腐败,感到震惊和愤怒。
他们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生活在一个水深火热的世界里。
一些原本对朝廷抱有希望的人,也开始动摇起来。
……
贸易衙门内,苏尘看着手中的《民报》和《北报》,脸上露出了玩味的笑容。
“果然不出所料,他们开始狗急跳墙了。”
他将报纸扔在桌上,对朱允熥说道:“允熥,时机已到,可以行动了。”
朱允熥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兴奋。
“安国公,我已经按照您的吩咐,准备妥当了。”
“您就瞧好吧!”
他从怀中掏出一叠报纸,递给苏尘。
“这是我们伪造的《民报》和《北报》。”
“您看看,效果如何?”
苏尘接过报纸,仔细翻阅起来。
只见这些报纸,与真正的《民报》和《北报》,几乎一模一样。
无论是版面设计,还是字体印刷,都达到了以假乱真的程度。
但是,这些报纸上的内容,却与真正的《民报》和《北报》,大相径庭。
上面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淫秽内容,八卦新闻,以及对朝廷官员的无端指责和谩骂。
“李善长在杭州,夜夜笙歌,荒淫无度!”
“某某官员,系李善长举荐,竟然是双性恋,与多名男子有不正当关系!”
“某某官员,系李善长举荐,表面上清廉正直,背地里却贪污受贿,包养情妇!”
最炸裂的一条,也是苏尘那天耳语给朱允熥的事——
《江北士子揭露高启“宫女图”诗隐秘:原豫章侯胡美女婿私通宫女》”
这就是高启当年出事的时候写的诗《宫女图》,其中的“小犬隔花空吠影,夜深宫禁有谁来”,就是胡美女婿私通宫女的场景。
这件事,老朱极其痛恨,甚至都把胡美下了诏狱,此时民报和北报同时刊登,当然就是必死无疑了!
“允熥,立刻派人将这些报纸,散发出去。”
“要让京城和北平的百姓,都看到这些‘精彩’的内容。”
“是,安国公!”
朱允熥领命,立刻派人去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