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巽他海峡。
某种意义上来讲,已经算是抵达印度洋海域了。
变因为巽他海峡是南海海域与印度洋海域的分界线,也是进出口。
两个多小时的时间。
在保持极高航速的情况下,不仅能够穿越巽他海峡,还可以远离印尼国的海域,进入到可以下网捕鱼的海域之中。
各国都有各国的海域,不能在别国海域里下网,这是基本常识,尽管有一些渔船也不去遵守这些,可他们还是要遵守,避免造成麻烦。
“呼叫卫20…”
卫宏看着已经差不多,不再用对讲机,改用电台呼叫:“保持与卫18的间距,在20公里左右,分别开启探鱼设备。”
“呼叫卫19…由你领航,保持在中间的位置。”
“程远号与仁达号跟在卫19的后面。”
卫宏下达一系列的指令,安排各船的位置。
说白了就是分开。
最少也是让卫20远离,两艘主力渔船分开,保持一定的距离,各自开启探鱼设备,进入到捕鱼的节奏。
只是距离并没有拉开太远。
左右是主力渔船,中间的位置则是三艘运输船。
发现鱼群,结合鱼群的情况来。
如果不是特别大的鱼群,再根据鱼群的动向来选择下网。
鱼群的动向,决定了他们下什么网,满足下围网的条件就下围网,然后就是下围网也有区别,是两艘主力渔船一起来下围网呢?还是各自下围网。
卫18与卫20都有独立下网的能力,就算是下长度达到30公里的围网,也可以独立操作。
但也可以汇合在一起,两艘船只下一张围网。
两者有本质上的区别,独立下围网,下网的时候,花费的时间会慢一些,而要是两艘渔船只下一张围网的话,下网的过程可以加速,因为不由一船大吨位的渔船作为锚点,另一艘渔船完全可以用最高的航速下网,之后再汇合,不需要去考虑其他因素,可以简单粗暴,想不快都难。
不好的地方就是下网时可以加速,收网时却没有办法,只能由一艘渔船单独作业,另一艘渔船无法帮忙,也是等网收差不多,另外一艘渔船可以帮忙上鱼而已。
如此一来,好像是两艘主力渔船单独下网最好。
可也不是绝对,还是要看鱼群的动向,假如鱼群游动的速度很快,又没有太快的话,这个时候下围网最好是迅速一点,两艘主力渔船下一张围网不就解决这个问题了吗?尽最大的可能围中这个鱼群。
反之,鱼群游动的速度不快,动向也相对稳定,这个时候两艘主力渔船各自下围网,也能最大程度的围中更多的鱼,捕到的鱼自然也就更多了。
船队的配置。
有不少有冲突的地方,可也有很多相辅相成,即可独立下网作业捕鱼,又可以成为组合一起下网捕鱼。
从而,虽有功能重叠之处,可总体而言,是在提升捕鱼效率。
“卫20收到!”
“卫19收到。”
“程远号收到。”
“仁达号收到!”
“……”
卫宏听到回复,不再多说,调整卫18的航向,只是调整小角度,意在与卫20拉开一点的距离,想来掌握着卫20的自家堂弟也会调整一个小角度拉开距离,等间距拉开,才会回正航向,朝着印度洋深处进发。
随着两艘主力渔船航向调整。
已经是摆开阵型。
代表着下网捕鱼作业开始。
船员们早就各就各位,至少卫18和卫20两艘主力渔船的船员们,都已经出现在甲板上,至于说一些下网前的准备工作,琐碎的事情,他们早在两个多小时前就已经做好。
也就是不确定下的是什么网,这方面的准备工作没有办法提前做好准备。
可收拾甲板,腾出空间,还有一些细小的事情,还是可以做。
反正都是要做,提前做了,到时候渔船发现鱼群,准备下网时,才可以省事,也可以用最快的速度开始下网。
船队进入到捕鱼状态。
探鱼设备开启。
卫宏也时不时看探鱼设备的反馈主屏,同时,也关注实时渔讯的虚拟屏幕。
为何要拉开两艘主力渔船的间距,就因为探鱼设备覆盖的范围海域有限,拉开距离,探测到的海域范围更大,有更高的机率发现鱼群。
保持着极高的航速。
没有发现鱼群,就高航速,一旦发现鱼群,才会进行调整,是调整航向,还是降速,取决于发现的鱼群在何处。
印度洋的渔业丰富又发达。
可也不是整个印度洋海域里都是鱼群。
鱼群肯定不少,只是一些鱼群规模,还达不到他们船队下网的标准,说白了就是鱼群太小,没有必要下网浪费那个时间。
保持高航速足足航行了四十三分钟。
“卫20呼叫,卫20呼叫…”
卫胜显得有一些急促,也是因为他有大发现:“在我船右侧135度的方向,发现一个大鱼群,是的,现在已经可以确定为大型鱼群,只是鱼群并没有全部笼罩,极有可能是一个特大型,乃至超级大型的鱼群,探鱼设备覆盖范围有限。”
“卫18收到。”
卫宏马上给予回复,因为是出现在卫20的右侧,而且角度偏向比较大,并不在他这边的覆盖范围之内,他无法得知鱼群的情况,却是第一时间大角度调整卫18的航向:“右舵140度,我船切过去。”
“明白,我船保持直行10分钟,再调整至右舵130度。”
卫胜也是一名老船长,结合卫18的调整角度,他这边也要做出相应的调整,怎么调整要有独立的判断,他选择是将卫20开出去远一点,再调整,探测整个鱼群的同时,也是要赶到鱼群的前头去,由他来担任主力,也有他的一些想法:“最好是放出无人驾驶声呐探测器,这样对鱼群的情况能够掌握更清楚一点。”
“胜叔,你来决定。”
卫宏不会拦着,由卫20来担任主力,怎么决定可以自主做决定,而且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主要还是他的距离有些远,要是他发现鱼群,通过实时渔讯可以看清楚鱼群的情况,根本就无需用到无人驾驶声呐探测器,没看到卫18上的无人驾驶声呐探测器都不怎么使用么?原因是实时渔讯在发挥巨大作用。
现在追逐鱼群方位,卫18还需要一定时间呢。
卫胜这位现在的卫20船长,可没有实时渔讯,那么动用无人驾驶声呐探测器就是最佳选择。
极有可能是特大型,乃至超级大型的鱼群,要是能够探测更清楚一些,绝对能够让他们下网带来更多的收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