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找遍了整个药房,却发现库存没有了,只能紧急从其他医院调配。”
“这中间浪费了不少时间,差点耽误了患者的治疗。”
说到这里,夏医师叹气了一声。
陈东敏锐地察觉到其中问题的关键,开口问道:“是因为不能实时显示库存的原因吗?”
“对的,这一点纸质录入上,是没办法做到的。”
夏医师点点头,继续说道:“因为库存的登入分为两种,一种是药房的小库存,就是拿药那个大房间的架子以及四周的纸壳箱子里装着的。”
“另外一个就是医院大库存,这两个地方记录的数据,是不相同也比较麻烦互相知晓。”
“很多时候只要沟通不及时,就会出现这种情况,屡见不鲜。”
“在魔都交流学习的时候,我就看到过那边用电子计算机这种玩意,做了个表格,实时记录了这玩意。”
“那边库房怎么样我不清楚,但却看到了药房库存药物低于一定数量,就会派遣人去库房拿药补充。”
“不敢说一次不会发生,但至少也是很少看见那种情况。不像咱们这边,隔三岔五就会出现状况。”
陈东明白地点点头。
药房储备的药本身就因为地方有限,导致数量有限,是需要人工时刻盯着消耗量储备量。
平时还好说,一旦发生点什么,就缺药需要去仓库拿,而这耽误的时间,就会导致很多麻烦事情出现。
病情耽误、加重病情、出医疗事故、被投诉、甚至被报复等等。
人不是机器,做不到绝大多数时候都不出错。
有这能耐,也不至于一直干小小仓库员了。
见陈东在纸笔上写写画画,等陈东停下后,夏医师已经扒拉了几口。
然后,夏医师接着说道:“而一些不常用的药品又积压在仓库里,占用空间和资金。”
“使用率、使用频率、库存数量、实时库存数量等等。”
“这些问题,要是有个系统能实时监控药品库存,药房去仓库提前拿药,时长不低于储备线,仓库那边也能及时采购,那就太好了。”
陈东很是认同地点头,附和道:“的确是这样没错。”
夏医师举着筷子,接着说道:“还有医生排班,现在都是人工安排,很容易出现冲突或者不合理的情况。”
“有的医生连续值班时间过长,像上次李医生,连续值了两个夜班,第二天上班时明显精神不济。”
“而有的又安排得过于松散,以及有些人换班纸张上没办法实时更新,导致别人压根不知道,还在那找那个医生。”
“如果软件能根据医生的专业特长、工作负荷等因素,提出建议性地进行排班,那就大大降低了医生排班的问题。”
陈东一听这个就懂,电子打卡制度。
这个制度在前世很受人讨厌和吐槽,却也不想想这种制度为什么会出现。
百分百就是因为有一段时间,这种制度是非常有利的。
而有利的时间段,就是在于纸质和电子计算机交替的时刻。
然后,后来这套打卡制度随着电子计算机和互联网普及家家户户,就变得很坑爹了。
陈东一边听,一边认真地记录着。
一边吃饭一边谈事,这都是国人的老传统了。
和夏医师聊了不少,陈东也不是什么都进行记录。
因为有一些超出了这个时代能做到的事情。
普遍32m运行内存的时代,电子计算机的软件也不是功能越完善越多越好。
而是要精简,只选最为重要的那部分去做。
吃完饭,陈东和楚梦冉汇合,一同陪着楚玉回到了病房。
下午两点医生们上班的时候,再去办理出院。
而趁着中午这个时间点。
陈东来到了护士站。
留守的两个护士正坐在一起,桌上堆满了护理记录单。
即便是在中午饭点的时候,她们也还在忙碌着。
当然,她们是提前吃过饭了的。
两名护士手中的笔,在纸上不停地潦草的书写着,脸上带着一丝疲惫。
“你们好,不知道能打扰一下吗?”
陈东虽然知道这个时候打扰她们不太好,但是也没办法。
两点上班的时候,尽管护士更多了,但同时也会更忙。
两名护士一同抬头看向陈东,眼眸中带着疑惑。
陈东连忙将自己想制作医疗管理系统的事情说了一下,还特意说明了一下已经和夏冬医师聊过的事情。
更年轻的护士闻言,微微皱眉地说道:“如果你说的这个能够实现的话,我是挺希望能有个医疗管理系统,帮我们护士管理一下护理记录。”
“现在你也看到了,我们都是手工记录这些数据,不仅费时费力,还很容易出错。”
另一边年长的护士,也开口说道:“是啊,每天要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像体温、血压、心率,护理措施,比如换药、翻身,用药情况等,通常都要一式几份。”
“主治医师要看,主任医师要看,要备份、还要有一份公示的,写个不停。”
“你说的那个医疗管理系统,如果真的能够实现的话,能通过电子计算机的软件,沟通传输到各个医生和部门那里查阅,还能随时修改的话,那就太方便了。”
“至少能让我们护士的工作量减少好多,不至于花费很大一部分精力去写这些东西。”
“而且,我们在给患者换药、打针的时候,要是软件能提醒我们用药的时间等注意事项,也能减少差错。”
“有时候工作一忙,真的很容易忘记一些细节。”
陈东明白的点了点头,快速地将这些记录在本子上。
而后就不打扰这两名护士忙碌的工作。
回到病房,陈东看到梦冉正在帮着楚玉收拾东西,准备回出院回家。
“东子,调研得怎么样?”
梦冉将一件衣服收好,挽了一下耳前的秀发,好奇地询问。
就连一旁的楚玉也很是好奇。
陈东在医院忙活着什么,楚玉已经大致上清楚,听女儿楚梦冉说过,却不知道这玩意顶个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