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与时间》是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的代表作品,写就于 1926 年,出版于 1927 年1。以下是对《存在与时间》的详细解读:
成书背景
时代背景:当时资本主义时代的现代社会价值与意义丧失,虚无主义盛行,西方文化的前提发生了根本性的动摇。同时,19 世纪 30 年代以来欧洲思想史发生变化,唯心论破产,浪漫主义运动谢幕。一战结束不久,海德格尔这一代人因战争影响处于思想文化变革的时代1。
哲学背景:自然科学飞速发展对近代哲学产生巨大影响,近代哲学面临诸多困境,如哲学的不可靠性、形而上学的危机等。哲学在肤浅的科学主义与实证主义的攻击下,差点沦为科学的附庸。海德格尔企图追问西方哲学最基本的存在问题,认为传统哲学把存在者当做存在来追问,脱离了真实的生命1。
个人背景:海德格尔青年时代受弗朗兹?布伦塔诺影响,对 “存在” 概念的意义产生浓厚兴趣。在马尔堡大学任教期间,他关注哲学史上有关 “存在” 的问题,为满足大学全职教授的聘任要求,于 1923 年开始写作《存在与时间》1。
核心概念
此在:指人的存在,人这种 “此在” 与其他存在物不同,其本质就是自我。自我总是存在于世界上,世界、世界上的万物是人在展开自己的生存过程中显现出来的1。
存在:海德格尔认为,传统哲学都从 “存在者” 为起始讨论本体论,并没有讲到 “存在” 本身。他试图通过对人的生存状态、人的生存的基本结构的分析,探求存在的意义1。
时间性:在《存在与时间》里,时间性是 “此在” 存在的根基,革新了传统将时间视作线性、均匀流逝标尺的认知。“操心” 是 “此在” 在世的基本状态,牵挂未来、回溯过往、立足当下,恰似时间三维绽出结构映射。
向死而生:死亡是 “此在” 最本己、无可替代的可能,日常忙碌常让 “此在” 淹没人群、迷失本真,而直面死亡能让人被个别化,真切感知每瞬间的珍贵,领会存在全系于当下抉择。
主要内容
第一篇:准备性的此在基础分析:对 “此在” 进行了基础分析,探讨了 “此在” 的基本结构,即 “在世界之中存在”。海德格尔认为,“此在” 与世界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人不是作为一个孤立的主体去认识世界,而是从一开始就 “在世界之中”,与世界中的事物和他人打交道。
第二篇:此在与时间性:进一步深入探讨了 “此在” 的时间性结构。海德格尔指出,“此在” 的存在是通过时间性来展现的,时间性是 “此在” 存在的意义。他分析了 “此在” 在时间中的各种存在方式,如将来、曾在和当前等,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后世影响
哲学领域:终结了传统形而上学,开辟了新的哲学方向,引导哲学家们重新审视哲学的基础和方向,促使后来的哲学家更加关注人的存在、语言、时间等问题。其现象学方法也为哲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其他领域:对文学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启发了作家和文学理论家对人物内心世界、存在意义等方面的深入探索;在心理学领域,为理解人类的心理和行为提供了新的视角,影响了存在主义心理学的发展;在社会学领域,促使社会学家思考社会现象背后的人的存在问题,以及社会对人的存在的影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