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明朝的言论比较自由,甚至都出现过不要皇帝的言论,但是,不是非常特别的人,是不会去挑战时代底线,更不会去挑战律法底线。
哪怕李文贵以后是皇帝的舅舅,有些事情,他也要注意才行。要不然,以明朝御史的疯狂度,被他们抓住把柄的话,绝对会疯狂咬,这可是刷名声的好机会!
因此,李文贵对于书社这块,同样是有底线,那就是遵守《大明律》。
吕秀才被李文贵这么一呵斥,顿时有点吓到了,连忙解释,说不是写香艳低估情节那种。
李文贵听了,这才点点头鼓励道:“你本身就是在他们做过事情的人,知道那些事可以碰,那些事不能碰。过个几年,我们书社名声出去,知道的人多了,盯着的人也会多。所以,一定不能授人口实,遵纪守法是必须的。”
吕秀才听了,连忙称是。
通俗小说,往往是会引领风潮,对于社会风气的影响,其实是很大的。
因此,李文贵还是会把握作品导向,至少是正能量那种。虽然吕秀才说得对,写那种香艳的情节,绝对有人会买,但是他不想赚这个钱。
就这么一个小插曲之后,别的就没什么事了。
李文贵的这些学生,大都是有底子的,经过一个多月的培训,了解网络小说的写法,大概半个月之后,汇总起来的短篇故事,大概接近七八十个了。
李文贵就从中挑选了五十个短篇故事,让钱掌柜去印了一百多册,丢出去试试水。
吴承恩,吕秀才等五个人,也已经进入写大纲的步骤,开始着手长篇故事的准备。
至于徐谓,他的三国大纲都已经写完,在进一步完善人设,估计十二月就可以尝试连载了。
到十一月中旬,李文贵在看了徐谓带回来的裕王府那边的学习进度之后,感觉和他预估的进度差不多,有几个人也到了可以写大纲的地步。
因此,这一天,李文贵便决定亲自去裕王府一趟,针对每个合格的人,和他们谈谈,定制个性化大纲。
临近中午时分,李文贵和徐谓坐在书社马车上前往裕王府,顺便,他们两人在这里讨论徐谓的大纲。
在李文贵看来,徐谓的才华摆在那里,更有熟悉军事的优势,因此,李文贵就建议,徐谓的长篇三国小说,就往细里写,这样能让人感觉真实。
徐谓听了,向李文贵提出一个问题道:“恩师,往细里写的话,对于三国时期的一些资料,要了解更多一些,不知道从哪里去查好了!”
李文贵听到这话,也是点头。
在后世的时候,他写穿越小说,如果要查资料的话,动动手指头就行,最多是有些资料要付费,获取资料的成本,那是非常低地。
但是,在这个时代,要想获取知识,根本没有互联网可用,得去打听谁家藏书多,是否有自己想看得书,再去和主人商量,能否借阅等等。
因此,稍微冷门一点的书,在书铺买不到的话,那就真得让人着急。
于是,李文贵便开口说道:“这样,就由书社出面,修一个藏书阁,就在书友会那边好了,我们书社的人可以借阅,书友也可以借阅,算是书友读者的一个福利。”
这个时代,买书的人都是读书人,给他们这样一个福利,不用说,更能吸引他们买正版书了。
李文贵说到这里,就是有点感慨道:“只是收集各类书籍,是需要时间的。还是得慢慢来才行。”
听到这话,徐谓便立刻向李文贵提议道:“恩师,宫里是有一套《永乐大典》的,只要能抄一份出来,那就是最全的藏书阁了!”
一听这话,李文贵不由得大喜,连忙说道:“对啊,我都忘记了,是有《永乐大典》的啊!”
由永乐皇帝下旨编撰的《永乐大典》,是一部集中国古代典籍于大成的类书。全书卷,册,约3.7亿字,汇集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宗旨是“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备辑为一书。
什么是最全图书馆,这便是最全图书馆了!
如果李文贵没记错的话,嘉靖皇帝就怕正本损坏,因此有抄录了一份,叫做嘉靖副本。
这正本和副本,如今都藏于皇宫之中。
不过李文贵和嘉靖皇帝没交情,但是裕王登基之后,那可是他姐夫了,还有万历皇帝,更是他外甥。
这两个皇帝,不管是那个,他都有足够的理由让他们答应,给他抄录一份出来。甚至他还可以给钱,也没问题的。
不对,不用给钱。
只要裕王登基,给裕王说,抄录一份出来,不但是为了传播国威,而且也是为了书社的编辑写出更多卖钱的书,裕王府可是书社股东,他能不答应?
把《永乐大典》抄录出来,天下读书人都能受益,谁会反对?
皇帝和天下读书人都不会反对,就是书社要出抄录的人力和钱财,李文贵是愿意的。
这个事情,就这么定了,如果历史不出现偏差的话,就还有三年时间,裕王就是隆庆帝了!
这么想着,李文贵有点感觉热血沸腾,他是真希望这部承载了华夏文明的巨着,能完整地保存下去。多抄录一份,就多一份保存的希望。
于是,他便对徐谓说道:“我会努力把《永乐大典》抄个副本出来,不过这需要书社壮大,才能有这个实力。”
徐谓听了,不由得大喜。在他看来,只要李文贵同意了,那这事就有希望,说不定能成!
一想到他有生之年能看到《永乐大典》,他也兴奋了。
不约而同地,两人便畅想起《永乐大典》的内容,光只是想想,就让他们神往了。
以这个时代的书写习惯,都有3.7亿字,那该有多少内容啊!
他们正高兴着呢,忽然发现马车慢下来了,徐谓看了下外面,发现被堵在城门口这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