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我特地来为陆将军辞行。”
林诗诗和陆昶转头望去,来人正是光彩照人的西和县主,她身后依然簇拥着几个仆妇,一身荣华吸引了周围人的目光。
“西和县主,有礼了。”陆昶微微颔首,淡淡的道。
邓姝月唇角上扬,眼睛似含春水,就那么直勾勾的望着陆昶。
林诗诗见状,一侧身,几乎挨上了陆昶,伸出一双玉手,替他在胸前掸了掸。
陆昶毫不避讳,低下头宠溺的看着她。
“娘子,等我回来。”他轻轻拍拍她的肩膀,一个翻身上了马。
邓姝月还没来得及多说一句话,陆昶已经策马奔腾而去。
等陆昶的身影没入士兵之中,只剩下士兵整齐的背影,邓姝月和林诗诗才双双收回了目光。
“林娘子,陆将军对你可真是格外体贴。”邓姝月笑着道,只是笑得很难看。
“让西和县主见笑了。”林诗诗道,脸上恰到好处的浮现一丝羞涩。
邓姝月不再接话,带着她的仆妇们走了。
林诗诗的马车也掉头回府,一路上心里闷闷的,回到府上,更是心里空落落的。
府上有下人过来告诉她,二爷今天带着一个小厮去给余氏守孝去了,她也只是点点头。
余氏去世以后,陆珊珊深受打击,被关了祠堂几天,又被陆旭臭骂一顿,这些天在珊瑚院都没出门,送过去的饭动得也少。
林诗诗让下人按时去送,吃不吃是她的事。
如此过了十来天,日子倒也太平。
这天,林诗诗用完早膳,给屋子后面的几株花草淋了点水,对春雨道:“看时辰该出发了吧!”
其实还很早的。只是昨天晚上收到殷氏的来信,约林诗诗今天务必过去一叙,总感觉有事相商。
信里,也并没有让她带上林南南的意思。
春雨帮林诗诗梳好妆换好外出的衣裳,玖儿从库房调了两块上等的好布匹带着过去当礼物。
殷氏果然在府上翘首以盼,拉着林诗诗的手道:“我贸然下帖,实在唐突,不知有没有给你造成不便。”
林诗诗笑着道:“我在府上也是闲着,能出来走走,与夫人你见见面,倒是好的。”
两人喝着茶,聊得高兴,殷氏还拿出自己正在画的山水画,给林诗诗看。
林诗诗心想,莫不是自己想岔了,她请自己过来,就是闺中好友寻常见见面。
丫鬟端上两盘厨房刚烤出来的点心,殷氏殷勤劝着让林诗诗尝尝。
气氛烘托到了这里,殷氏终于转入正题。
“林娘子,前几天嘉敏公主有约,我虽不喜欢频繁交际,却也拂不开面子。去了才知道,当天请来不少人,还有十一王爷也在。我听说给你也下了帖子,还以为在那里能碰到你。”
“我确实收到了帖子,只是我府上婆母过世不足月,最近的宴会邀请就全部婉拒了。”林诗诗道。
她可不想再去嘉敏公主那里,正好以这个为借口推掉了。
“你没去倒也好。”殷氏若有所指。
“为何这么说?”林诗诗有些好奇。
殷氏皱了皱眉,突然压低声音,道:“我在那里,遇到一些不好的事,也没法跟别人去说,今天就跟你闲聊几句。”
林诗诗见她神色凝重,身子不由凑了过去。
殷氏道:“我当时出去如厕,回来走错了路,听见嘉敏公主在旁边的房子里面对人大发雷霆,竟是她邀请了鲁凌薇也过来,鲁姑娘却临时变卦了。我当时听到她说什么“本宫费了这么多心思,只为把她请过来,这小妮子胆敢不把本宫放在眼里,我一定让她好看。她以为躲得了初一能躲得过十五,过几天宫宴,我要看她怎么求本宫。””
林诗诗心头一跳,下意识地环顾四周,低声问道:“殷夫人,这……你可知道嘉敏公主是有何企图?”
殷氏摇摇头,神色认真:“我并不知道。我当时不敢逗留,从旁边赶紧悄悄离开了。那日的宴会也匆匆结束,嘉敏公主只出现了一会,脸色并不好看。”
林诗诗沉吟片刻,问道:“殷夫人,刚才你说十一王爷也在?”
“是,不过,后来也匆匆离开了。”殷氏肯定的道。
片刻之后,殷氏又开口:“过几日就是三皇子的百日庆典,又恰逢中秋,宫里格外重视。嘉敏公主既然说出这样的话,我担心庆典上会不太平,所以今天把你叫过来,咱们到时一起进宫,也好有个照应。”
林诗诗心里一暖,陆昶不在,能得殷氏如此对待,实在是及时雨。
林诗诗感激的看了她一眼,道说:“好啊,我正愁去了宫里,过于拘谨,有您陪着,就自如多了。”
殷氏出身礼官之家,处事从容,对这些规矩懂得比林诗诗多,她自然是愿意跟着她的。
见殷氏对自己如此坦诚,林诗诗也敞开心扉,把之前听到的墙角话说了出来:
“殷夫人,我之前在宫里,听了几句墙角话,太后好像有意让鲁凌薇做十一王妃,应该是被拒绝了。我在想,此事会不会跟这个有关系。”
“竟有此事?你这么一说,倒极有可能。”殷氏仿佛明白了什么。
想不到嘉敏公主竟然如此胆大妄为,明着不行,敢来阴的?
殷氏见林诗诗忧心,开解道:“你无须担忧,鲁国公夫人可不是好说话的,有她在,别说嘉敏公主,张太后也不敢轻举妄动,你看陆姑娘敢直接放她的鸽子,就能看出来。我跟你说此事,是提醒你,万事小心谨慎,尤其是陆将军不在。”
对于殷氏的好意,林诗诗自然万分感激。
两人说了一会,殷氏说她大儿子于峥的亲事已经定了,现在正在走三媒六聘,一样不少,按计划是在年前完婚。
“就是礼部宋侍郎的千金宋如意,宋侍郎曾做过我祖父的学生,算起来也是旧交。那孩子我见了,长得干干净净的,十分讨人喜欢。”
殷氏说起儿子的亲事,十分满意。
林诗诗连忙恭维几句,也替她高兴。找个知根知底的姑娘,真是好福气。
殷氏看了看林诗诗,有些试探的说道:“等老大成了亲,又该忙老二的亲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