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这最后3个师团被团灭,代表着日军对第九战区的战斗正式结束。
这次会战日军投入了15个师团,虽然不多但全部交代在了第九战区手里,对日军来讲也是伤筋动骨。
至少一年的时间里,日军没有发起大规模战役的能力。
各部队在完成任务后撤回进行休整。
这一战,10个紧急组建的民兵师不负众望的完成了第二阶段的防御任务,他们虽是临时抽调组建的部队,但在战斗意志上却不比一线部队差多少。
其次就是主力部队都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战略目标,无论是迂回穿插还是提前拦截日军的撤退路线,最终导致日军的15个师团走向覆灭。
姜勤终于可以好好的睡一觉了,为了防止日军偷袭,空军师做好了战备准备。
这一觉,足足睡了一天一夜。
经常指挥大兵团作战的朋友都知道,一场战役打下来那都不是单纯的身体上的累,而是身心疲惫。
狗剩一直等在外面,见房门打开狗剩立马迎了上来。
他手里拿着的是各部队总结的战报,姜勤接过战报一边往办公室走去一边翻看上面的内容。
这一份沉甸甸的战报,上面的每一个数据都不是冰冷的数字,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
民兵师没有接受过专业的训练,纯靠一腔热血和装备代差和日军的精锐作战,伤亡不可为不惨。
10个民兵师根据战后统计,还有3个民兵师保持了相对完整的建制,其余的不是被打残就是指挥官全部战死。
可以说这次战役打的十分惨烈,也迫使姜勤不得不加快军队建设。
下一次再开战,他希望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
至于打多久、打到哪里、怎么算停,自然是自己说了算。
伟人说过一句话,打的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和平从来不是谈判桌上求来的,是实打实用实力打来的。
“狗剩,召集各部队的军事主官明天到临沂来开会。”
落下这句话,姜勤穿戴好军服起身离开了办公室。
来到司令部大楼的楼下,他独自一人驱车前往义县。
每次打完仗姜勤都会去义县烈士陵园待上半天,这次也不例外。
吉普车停在烈士陵园入口处,站岗的卫兵发现来人是姜勤也是立马毕恭毕敬的敬礼。
眼前这位是他们心目中的战神,没有姜勤就没有如今的第九战区。
姜勤没有什么架子,回敬一个军礼拍了拍这两名卫兵的肩膀径直朝着里面走去。
手里拎着几个鼓鼓囊囊的袋子,每来到一块墓碑面前,他便会倒上一杯酒说上几句话。
很快,天色渐晚他手里鼓鼓囊囊的袋子像是干瘪的肚子似的,入口处站岗的卫兵换了一批。
姜勤拎着最后一瓶酒走到了一块刻着“空军第一人”的墓碑前停下,看着墓碑上泛黄的黑白照片,咧嘴一笑,直接一屁股坐在了这块墓碑的前面。
他把酒的盖子拧开,又从自己的兜里掏出一包香烟点燃一支放在墓碑前。
随后,姜勤拿起酒杯倒在墓碑前,这时忽然起了一阵大风,插在墓碑前的那支香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快速燃烧。
“老伙计,慢些抽不够我这还有。”
姜勤笑了,笑着笑着就哭成了个泪人。
他哽咽地继续说道:“兄弟,你放心的走吧,李少峰这小子没有辜负你的期待,你知道吗我们最近和鬼子真刀真枪的打了一次,要不是空军师的兄弟们,还不知道又会死多少人.....”
絮絮叨叨的一直说着,烟一根接着一根继续点着。
此时此刻的姜勤仿佛不是掌握十几万大军的兵首,他就是一个普通人。
也有人的七情六欲,他清楚的知道这一战过后,义县的烈士陵园不知道又会有多少人会永久的沉睡在这片远离战火的地方。
他缓缓站起身,目光穿过陵园中整齐排列的墓碑,望向远方朦胧的山影,那里似乎藏着无数未竟的故事与未了的心愿。
月光如洗,将他的身影拉得长长的,与这片静谧的陵园融为一体。
姜勤从口袋里掏出一块手表,这块手表已经毁坏,不过这块手表是在爆炸现场唯一能找到的信物。
他一把擦掉脸上的眼泪,然后小心翼翼地将剩余的半包烟和空酒瓶放在墓碑旁,仿佛是给老友留下的最后陪伴。
一阵风吹过,陵园里的松树轻轻摇曳,发出沙沙的声响,像是在低语,为这些逝去的英魂唱着无声的安魂曲。
......
翌日清晨,晨阳初生。
临沂城再次恢复了往日的热闹,周卫国最先抵达临沂。
他第一时间找到了狗剩,“兵首呢?我刚才把司令部找了个遍都没找到他。”
狗剩指了指义县的方向,轻声回答:“兵首昨天下午的时候去了义县。”
“去那里干......”周卫国话说到一半,好像想起了什么,叹了口气。
他知道兵首去义县做什么,这次他们军的不少兄弟以后也会永远的沉睡在那里。
一直等到下午的时候,姜勤才开着吉普车回到了临沂司令部。
此时,一众各部队的军事主官落座在会议室里等着姜勤。
姜勤回了自己的休息室换了一身整洁的军服,洗了个冷水脸让自己清醒一些这才来到了会议室。
姜勤的目光一一从这些军官们的脸上扫过,一改之前的严肃和他们聊起了家常。
见气氛缓和的差不多了,姜勤才把话题往正事上引。
“这次我们虽然重创了日军,但我们自身的损失也不小,各部队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减员,这件事交给陈婉负责,以最短的时间里尽快招满新兵。”
“另外,我听说南边来了一批学生娃,人数大概在三万人左右,这批人给我盯好了。”姜勤一脸严肃的看向陈婉说道。
陈婉随即起身,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答道:“是!”
在姜勤的构想中,这三万人除了抽调一部分担任各部队的参谋或者是主官外,剩下的他已经有了安排。
他答应过兄弟们,迟早有一天会马踏东京赏樱花。
这批青年军将会当做打响对日反击的急先锋,毕竟这个年代想要招到如此数量有知识的青年属实不容易。
要不是因为这一仗第九战区打出了名号,这些学生还不一定落到他的手里。
毕竟按照原来的轨迹,这些人会响应常申凯“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号召,成为驻印远征军的一部分,成为滇西反攻的主力。
“第二件事是关于在战斗中牺牲官兵表彰和其家属安置问题。”
“在这一次的战斗中,负责驻防宿州的民兵师发挥了我军的战斗精神,和日军血战到底为整个大局的反攻赢得了时间......”
“第三件事是扩军问题,针对这次战斗我认为咱们第九战区必须加快扩军速度!”
姜勤拳头紧握,一拳砸在桌上。
他不允许下次战斗的时候,还要紧急抽调这些没有经受过多少训练的民兵上战场,这即是对他们生命的不尊重,也是对他们家人的不尊重。
所以这次,他准备在原有的8个合成旅的基础上,再翻一倍组建8个轻型合成旅。
另外再组建6个乙种师,用于第九战区的防御作战,这样就能很好的将这16个合成旅解放出来,能更好的发挥战斗力。
剩下的那三万学生,他准备组建一支拥有高军事素质和现代素质的半现代化军队。
没办法,这些学生兵就是比那些没有经受过教育地士兵更容易掌握军事知识,这一点在驻印军的训练中可以看到。
“下面,我宣读一下扩军后各部队的番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