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会结束后,虽然工人们心中或多或少还存着些疑虑,但大家都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努力地投入到工作中。
与外面其他厂子的消沉景象截然不同,轧钢厂里呈现出一片繁忙的景象。
轧钢厂内,所有的机床全部都开启了起来,不管是锻工车间的传来叮叮当当的敲击声。
八十配合着四十的锤子击打的声音,在锻工车间交替的响了起来。
只见锻工们双手紧握锤子,肌肉紧绷,每一次挥锤都充满力量。
汗水顺着他们的额头流下,滴落在炽热的铁块上,瞬间化作一缕青烟。
他们目光专注,紧紧盯着正在被锻造的铁块,根据铁块的形状和颜色变化,适时调整着敲击的力度和角度。
老师傅们一边熟练地操作着,一边大声呵斥着年轻的学徒:“注意节奏!别乱了分寸!”
年轻的学徒们不敢有丝毫懈怠,咬着牙跟着师傅的节奏,努力掌握着这门手艺。
钳工车间亦是如此,机床的轰鸣声和手工打磨的声音交织在一起。
钳工们或坐在机床前,操控着机器对零件进行精密加工,或手持锉刀,细致地打磨着手中的工件。
金属与工具的摩擦产生出星星点点的火花,照亮了他们专注的面庞。
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傅正拿着一个刚刚加工好的零件,对着一名年轻钳工严肃地说道:“你看看这工差,差了这么多!重新做!”
年轻钳工红着脸,赶紧接过零件,埋头重新加工。
培训车间里刘海中等培训的老师傅们,在黑板上画着复杂的机械结构图,一边比划一边详细地解释着工作原理和操作要点。
新工人们不时地做着笔记,遇到不懂的问题立刻举手提问,培训师傅则耐心地一一解答。
组装车间中,工人们有条不紊地将各个零部件组装成完整的产品。
他们动作娴熟,配合默契,一个眼神、一个手势就能明白彼此的意思。
传送带上的半成品源源不断地送来,经过工人们的巧手,迅速变成了一台台即将出厂的洗衣机和烘干机。
同样在测试车间里,技术人员们神情专注地盯着仪器上的数据,对组装好的产品进行严格的测试。
一旦发现问题,立刻标记出来,通知组装车间进行返工。他们深知,产品质量容不得半点马虎。
整个轧钢厂就像一部精密的机器,每个车间、每个工人都是这机器上不可或缺的零件,共同协作,高效运转,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紧张忙碌的繁荣景象。
与轧钢厂这一片繁忙景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其他工厂的消沉与懒散。
纺织厂里,机器稀稀拉拉地运转着,不少工人坐在工位上无精打采,手中的活儿干得慢吞吞的。
车间里弥漫着一股沉闷的气氛,偶尔能听到几声有气无力的交谈。
“这活儿干着有啥意思,能混一天是一天呗。” 一个工人百无聊赖地摆弄着手中的纱线。
“就是,厂里也没啥盼头,干多干少都一个样。” 另一个工人附和着,眼神空洞。
农机厂,车间里冷冷清清,只有几台机器在孤独地运转着。一些工人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抽烟聊天,对工作毫无热情。
整个城市的工业氛围仿佛被一层阴霾笼罩,唯有轧钢厂独树一帜,展现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
这几天刘光齐以及刘光齐所带的技术科也是如此,不停的到处查缺补漏。
毕竟现在的轧钢厂可是还包含着之前合并过来的分厂,刘光齐现在经常的在总厂和分厂之间奔跑。
只要是任何机器的问题,首先就需要技术科这边解决,技术科人员要是解决不了,刘光齐就会直接下场知道。
除了已经发生的问题,还有每天刘光齐都会带着人员,对已有的机器进行例行检查。
这几天,刘光齐忙得像个不停旋转的陀螺。早上天还没亮,他就匆匆赶到轧钢厂,连早饭都顾不上好好吃一口。
不过所有的付出几乎都是得到了正面的反馈。
这天刘光齐忙完了之后,被李怀德直接叫到了办公室内。
此时的李怀德已经一扫前两天的阴郁,脸上都充满了微笑。
刘光齐走进李怀德的办公室,看到李怀德脸上那抑制不住的笑容,心里也松了一口气。
“光齐,快坐快坐!” 李怀德热情地招呼着刘光齐。
刘光齐刚坐下,李怀德直接丢了一根烟过去,同时李怀德就迫不及待地说道:“光齐啊,这段时间咱们厂的产量大幅提升,这可真是太好了!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啊。”
听到李怀德的话语,刘光齐也是直接脸上布满了笑容说道:“厂长,这都是大家齐心协力的结果。”
李怀德摆摆手:“别谦虚,你的努力和付出我都看在眼里。要不是你带着技术科没日没夜地查缺补漏,咱们可没这么容易达到现在的产量。”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车间的方向,感慨地说:“现在看起来,咱们之前定的计划完全是没有任何的问题。”
李怀德转过身,目光炯炯地看着刘光齐:“光齐,照这个势头下去,不要三个月,那些目标咱们能够全部完成。”
说完之后,李怀德狠狠的抽了一口烟。
刘光齐点点头,于是提醒的说道:“厂长,不过现在也快要到月底了,我觉得咱们确实也得吧之前说的奖励兑换一些。”
李怀德兴奋地说:“对!我也是这么想的。我今天叫你过来也是存在这样的想法。”
说完之后李怀德直接在办公桌后面坐了下来,抽了一口烟之后,弹了弹烟灰说道:“光齐,我准备先让每个车间推选1个人,然后在大会上进行公开出来,要是有人提出异议,当场解决。”
实际上李怀德对于这个事情也是想了很久,虽然李怀德确实贪,但是李怀德又是一个贪自己所贪的。
而且现在的处境对于李怀德来说,李怀德更注重的是后续的发展,而不是眼前的苟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