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时,大内便渐渐平静下来。
除秦桧、张俊和万俟卨三人外,百官皆已放行归家。
岳家军进大内,秋毫无犯,内侍将伤者送去医治,亡者抬出宫外安置。
似乎又回到往日的平静。
大内总管找到在东华门城楼上的岳相公,一脸无奈的道:“岳少保,咱家前往殿帅府宣旨,这杨沂中不奉召。还...”
“怎样?”
“还扣押张宪张太尉。”
原来官家下诏,罢杨沂中三衙太尉,封洞霄观使。
“观使”在南宋是高等闲官,也不知道这有啥观的。
使都统制张宪为三衙太尉,这杨沂中这厮竟不奉召,扣押了张宪数人。
岳相公眉头紧蹙,思忖片刻。
辞别太监总管,不顾诸将苦劝,便引了十数骑直奔殿帅府。
此时殿帅府重兵云集,大门数百铁甲军列成军阵,当真是长枪如林、厚盾挺立。
静的的让人窒息。
只有士卒手中的火把,在“啪啪”作响。
吴娘子本追踪岳云数队士卒,见这数百厢军靠近宫门,稍整阵型便杀将过去。
自己虽然也算武术世家,习得些武艺傍身,只是这血肉横飞,残肢断体的场面还是深深震撼到了。
自己心底一直盼着禁军尽快剿灭叛军,却被杀到大败。
当徐庆箭袭禁军重骑兵时,数匹战马被射伤疯的一样四处乱窜,险些撞倒吴娘子。
她见此间凶险,便索性回府避难。
直到亥时五刻,吴老丈才醉醺醺回国公府。
他刚进厅堂便大叫道:“快取些酸汤解酒。”
吴娘子斥退侍女,用湿巾使劲给吴老丈擦脸。
“哎~,轻点,胡须都被拔了不少。”
睁眼见的是小女,便道:“明日便寻了人家,把你嫁了过去。”
“哎~,哎呦。”
吴老丈揉着脸,清醒了许多。
他有三女,大女儿温顺贤淑,这小女儿却被自己宠爱的如男孩子一般顽皮。
“方才女儿见有叛兵进攻宫门,使唤吴小六去寻爹爹。”
“哦,啊?”
“我说归家之时,路上行人稀少,还以为又饮到天亮了。”
父女两人正猜测何处兵马,又担心身在大内皇宫大女儿安危。
直到子时,有家丁禀告:杨殿帅请国公夤夜过府一叙,有要事相商。
父女二人商议片刻,便由吴娘子陪着吴老丈,两乘软轿走在落叶飘飞、寂静无比的御街上。
二人到殿帅府,见门口众军校挺起刀枪,如临大敌。
不多时杨沂中亲自府外迎接,紧握着吴老丈的手,道:“吴国丈,今夜岳飞作乱,特请国丈拿个主意。”
吴娘子听过岳相公传闻,并未得见。
又见杨沂中如此也稍稍心安。
自己女儿身不便进殿帅府,回到软轿上让人回府去取男装。
待穿戴整齐时,突然听得远处马蹄声渐近。
便挑开轿帘,只见得十数骑在殿帅府停住马头。
一个黑脸汉子喊道:“岳相公拜见杨太尉,烦劳通报。”
唬得府外数百禁军甲士脚步慌乱,不多时便作势围了过来。
只见两人下马,让禁军倒退数步。
岳相公面无惧色,格开士卒迈步往内走去。
吴娘子心中暗赞:乃是真英雄。
“一身转战三千里,
一剑曾挡百万师。”
只是人影绰绰,灯火昏暗,岳相公相貌并未看的明白。
吴娘子好奇心大起,跟了过去。
岳相公进了殿帅府,见院内竖起几处篝火,照的如同白昼。
沿道路两旁,站满数队禁军士卒。
“唰...”
腰刀出鞘。
岳相公微微一笑,直奔外堂。
外堂门口还布置香案,料是方才总管宣旨时所置。
而杨沂中和吴国丈端坐太师椅上,正思忖今夜岳家军兵变如何收场。
“哦!拜见吴国丈。”
吴国丈微微拱手,笑道:“岳少保虎威正盛,难得一见啊。”
岳相公知道这吴国丈乃是官家的皇贵妃,颇有贤明。
这几年多有风声,传官家多次想册封吴贵妃为皇后,皆由吴贵妃推辞而未册封。
而官家皇后(康王妃)还在金国,未能南归,因此宫内大小事务皆有吴贵妃代为处置。
吴国丈本是武术世家,却很少参与政事,乐的闲散自由。
平日里也不自持国戚,欺压百姓、为非作歹,名声甚佳。
与百官也很和善。
京城倒也有几个宗室王爷,都是太祖赵匡胤的子孙,而官家的先祖却是太宗皇帝赵光义,经过一百多年岁月变迁,早已血脉偏远,已经沦落和百姓无异的地步。
只是官家为了皇权永固根基,做些陪衬罢了。
细细算来,也只有这吴国丈算是与官家最亲近的宫室了。
这时杨沂中犹豫片刻,道:“岳少保,到殿帅府有何贵干?”
“特来为杨殿帅解围。”
“哦?”
杨沂中哈哈大笑。
你自己身在虎穴,却要给我解围?
“围从何来?”
“杨殿帅奉诏,恐遭岳某毒手。不奉诏,恐圣上日后问罪。”
“噌!”
杨沂中站了起来,却欲言又止的样子。
岳相公笑道:“岳某未带寸铁,若为我一人安危,如何到这殿帅府犯险?”
杨沂中轻轻拍了拍手。
后窗传来甲胄与兵器碰击的声音。
“岳某此次兴兵,只是保命而已。”
岳相公将自己心迹和官家的交谈内容,慢慢道来。
杨沂中听罢,沉吟片刻。
“我如何信你?”
岳相公一时也有些为难:“这个...”
众人正为难之时,一个声音传来。
“我倒有一个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