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叶一回学校便找到卢姗姗,把想找笔友的想法告诉了她。
卢姗姗家里买过不少青春杂志,里面就有交友启事。这事秋叶是清楚的,所以才找她帮忙。
卢姗姗十分热心,毫不犹豫地把家里的杂志全部都带到了学校。
周三体育课的时候,大家都往操场奔去,秋叶和卢姗姗则抱着那堆杂志,找了一个安静又隐蔽的角落,挨着坐一起,看了起来。
翻开杂志,交友启事零零散散地分布在页脚处。
那些交友宣言或俏皮可爱,或真诚质朴,从这宣言就能大致看出启事者的性格。
宣言后面紧跟着的是笔名和具体地址,只要相中了,按地址写信过去就行。
秋叶和卢姗姗逐页翻看着,每发现一条交友启事,都会停下片刻,仔细端详。
“你看这条,‘热爱摇滚,用音乐点燃生活,期待同样热血的你一起碰撞灵魂’,哇,感觉这人超有个性,肯定每天活得特别带劲!”
卢姗姗指着一处启事,眼睛发亮,兴奋地说道。
秋叶凑过去看了看,摇头:“是挺酷的,不过我姐怕是和这种摇滚青年不太搭,她比较安静,喜欢这类的不得把她‘震’到。”
说罢,两人继续往后翻。
没一会儿,卢姗姗又有了发现:“你看这条,‘我是个吃货,梦想吃遍天下美食,诚邀同道中人一起探讨各地舌尖美味’,要是和这人做笔友,信里肯定全是各种美食推荐,虽然吃不到,想象着也能过个瘾。”
秋叶还是摇头:“这位比较适合我三妹,我姐在工厂吃的清汤寡水,等下被馋得更加饿。”
翻着翻着,这下轮到秋叶有发现了,她的眼睛亮起来:“你看这个!‘在工厂的喧嚣中寻一份宁静,渴望与远方的朋友分享日常,互诉心事’,这正适合我姐!都是工厂的,肯定有共同话题,而且听上去也是个踏实靠谱想真心交友的人。”
卢姗姗凑过来,连连点头:“年龄好像也相仿,说不定真能和你姐成为知心朋友。”
秋叶满心欢喜,已经认定眼前这个笔友就是为姐姐量身打造的。
她拿笔正要抄下地址,卢姗姗轻轻拍了拍她的胳膊:“你快看,这个更好。”
秋叶看过去,这条交友启事写的是:“你是不是常常在夜深人静时,被孤独紧紧包裹?你是不是心里有万般烦恼,却没人可以诉说?远方的陌生人,我愿意做你最贴心的树洞,用温暖陪伴,用耐心倾听,陪你熬过每一个孤独的时刻。”
秋叶看完陷入了沉思。
片刻后,她抬起头轻声说道:“我还是倾向前面那个在工厂的。”
卢姗姗放下手中的杂志,一脸认真地开始分析起来:“你看前面那个,取了个什么笔名 ——‘卤蛋’。”
她很嫌弃地摇摇头,“这听起来就像个愣头青,给人感觉大大咧咧、粗枝大叶的,一点也不细腻,这样的男生,哪能体会你姐心里那些弯弯绕绕的小心思?”
秋叶觉得有道理,若有所思。
卢姗姗继续道:“你也知道,你姐向来内向得很,平时跟人多说几句话都会脸红,要是让她跟这种性格的人交流,说不定没聊上两句,就得尴尬得收场。”
说到这里她手指向新相中的那个,“这个就不同了,名字叫‘清风’,你就轻轻念上一遍,是不是仿佛有一阵轻柔的微风,慢悠悠地拂过脸颊,带着丝丝凉意,瞬间让心里头变得清爽、舒畅起来!”
说着,她闭上眼睛,脑袋稍稍后仰,脸上满是沉醉其中的惬意模样,似乎那阵 “清风” 正轻柔地抚过她的面庞。
秋叶被卢姗姗这副模样逗得 “扑哧” 一声笑了出来,她抬手轻轻捂住嘴,眼睛弯成了月牙儿。
卢姗姗轻轻地打了她一拳,假装生气地说:“我认真的呢,你别笑。”
秋叶赶紧收起笑容,努力让自己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
她清了清嗓子,认真地试着念了一遍:“清风!”
话音刚落,倒真的有一阵风吹了过来,轻轻拂过她的脸颊,挺温柔。
不过,那只是大自然中一阵寻常的风罢了。
卢姗姗凑过来:“相信我的第六感,这肯定是个善解人意、温柔体贴,能跟你姐对上频道的人。”
秋叶只能点点头:“行,就听你的。”说完拿起笔,将“清风”的地址抄录下来。
一旁的卢姗姗看着,心里美滋滋的,忽然她想起什么,道:“对了!我今天还特意从家里带了信纸、信封,还有邮票,等会回教室就拿给你,邮票只要贴一张就行,跟你姐说写好贴上,直接拿去邮局投递就可以!”
秋叶眼中满是真诚的感激:“你真好,姗姗。”
卢姗姗下巴微微一扬,一脸的骄傲,故意挺了挺胸膛,半开玩笑半炫耀地说道:“当然,我这朋友,打着灯笼都难找哟!”
说完,她自己咯咯笑了起来。
秋叶也笑了。
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化作点点金色光斑,轻盈地落在她们红扑扑的脸庞上。
微风带着花草的清香,悠悠然拂过,轻轻撩动她们的发丝。
多年后秋叶回忆起来,只觉得那个画面无比美好——她们坐在校园的角落,身旁是被风翻开的杂志。
两个女生的笑纯粹、美好,蓬勃有朝气,让人看了心生欢喜,恨不得让时光永远停留在那一刻!
***
周末,秋叶去耳机厂时,顺带把信纸、信封还有邮票都交给了春花,鼓励她试着给清风写信。
春花当天就找了个午休的空档,认认真真地写了一封,修改了再修改,直到自己觉得满意,才满怀期待地寄出去。
信寄出去后,等啊等,一直都没收到回信,不知道是没寄到还是那位“清风”不想回。
春花觉得是后者,大受打击道:“我就说我的字不好看,人家不看。”
秋叶安慰她:“也可能是他忙,没空写,没事,再换一个,多的是。”
她和卢姗姗再次翻看杂志,给春花物色了新的笔友,这回找到了一个叫“明月”的。
春花在她们的鼓励下,继续给这位新的笔友寄去了信,遗憾的是,还是跟之前一样,没有任何回音。
秋叶琢磨了一下,心想:他们这种刊登在杂志上的信息,全国都能看到,肯定收到了很多信,不可能每一封都回。
看来,这个方法行不通。
那要怎样才能给春花找到一个会回信的笔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