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组车队驶入岳西市的那一刻,天色刚亮,地面还泛着薄霜。
道路两侧,横幅早早挂好,“热烈欢迎省委重点工程调研组莅临指导”“全力打造中微材料转化平台配套区”……气氛极为隆重。
但熟悉流程的赵斌却皱起了眉:
“挂得太早,布得太全,不像迎接调研,更像接待检查。”
李一凡没说话,只淡淡看了一眼站在停车场边迎接的市委书记周明德。
一套标准动作,握手寒暄,热茶奉上。
调研正式开始。
会议室内,岳西方面将一份《中微配套平台建设情况汇报》打印成厚厚一本。
赵建国安排的省委制度推进办副主任朱绍林开门见山:
“我们不看你们怎么写,我们看你们怎么干。”
周明德早有准备:“我们平台建设分为三步,土地腾退、技术引入、企业进驻,目前都已推进。”
赵斌翻了翻材料:“土地已腾退78亩、协议签约3家企业、项目概算5.6亿元。”
听起来不小。
但当调研组实地踏入所谓“平台建设现场”时,李一凡眯起了眼。
——空地上只有零星几辆挖掘机,连施工标线都没画全。
赵维康上前看了一圈,回头低声:
“只有土地,没有技术,签的企业一个都没开始动工。”
更关键的是,现场地块与中微配套需求完全对不上。
李一凡问得直接:
“这个地块,是给谁用的?”
周明德表情僵硬:“书记,是预留的。”
李一凡冷笑一声:“你们预留的是地,还是演戏的脸面?”
接下来,调研组转往江陵。
江陵市委书记何善成亲自坐镇会议,声调不低:
“我们江陵是潇湘工业大市,有基础、有资源、有动力,一定会全力支持省委工程。”
但调研组刚下会场,市组织部传来的干部资料就暴露出问题。
——江陵平台负责人半年内三次更换,没有一个具备“工业平台”管理背景。
调研组实地踏查更发现,所谓配套厂房根本是从去年失败项目中“改牌上阵”,连施工队都未更换。
赵维康将现场照片递到李一凡面前:
“看似有动作,实则是旧地翻新。”
“书记,这是借壳玩空转。”
李一凡看完,没说话,只让赵斌做了批注:“将此情形录入制度推进办数据库,列为‘应付式执行’案例。”
昌州是最后一站。
市里似乎学了“教训”,配合得极为“积极”。
配套园区提前布置灯箱展板,讲解员讲解流程顺畅,台账一应俱全。
甚至还专门安排了三家小微企业代表“现场座谈”。
但朱绍林一句话就拆了台:
“请问你们这三家企业,成立时间是?”
回答:“2025年12月10日。”
“业务领域是?”
回答:“智能制造、项目孵化、综合服务。”
“是否有中微项目对接合同?”
三人面面相觑。
赵斌冷笑一声:
“请问,是谁安排你们坐这的?”
三人犹豫片刻,终于小声道:
“是……市产业发展服务中心。”
这一刻,所有人都明白了——昌州是在演戏。
演给省委看。
晚上,调研组在昌州召开小型碰头会。
朱绍林提出:“三个地方,三个风格——岳西空壳包装,江陵旧壳换新,昌州干脆演戏。”
“问题不是技术,是干部的态度。”
李一凡缓缓点头:
“省委给的是工程,是机会,不是拿来充KpI的。”
他沉声道:
“这次调研的目的不是找典型,是排雷。”
“谁不配合系统推进,谁将退出省委资源配置体系。”
“系统,要建立起‘真改革识别机制’。”
赵斌当即提出:“是否考虑设立专门识别机制模块,记录配套平台项目执行质量,实时反馈至省委人才画像系统。”
李一凡眼神一亮,拍板:
“就这么干。”
“干部能不能用,不是靠评语,是靠数据。”
两天后,制度推进办起草通报:《关于岳西、江陵、昌州三地重点工程推进落实情况的专项报告》。
报告未明确点名批评,但在系统内标注:
?\t岳西:平台建设进度滞后,实际动作与汇报不符,干部执行力偏弱;
?\t江陵:平台架构混乱,资源配置与省级要求脱节,换人频繁;
?\t昌州:存在“假改革”行为,伪造配套资料,组织安排座谈代表演示过程,影响极坏。
赵建国看完报告后,留下一行批示:
“从三地表现看,推进系统建设势在必行。建议制度推进办加强落地项目行为识别,作为干部调整重要参考。”
三日后,组织部调出昌州市产业局局长,转岗市属国企;岳西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被约谈;江陵科技局主要负责人被诫勉处理。
李一凡在会议上总结:
“科技平台不是游戏场,不是演示厅。”
“省委要扶起来的是敢干、会干、真干的干部。”
“假改革,就是假忠诚。”
调研归来,他回到星城市,正赶上兴泰基金递交关于“中微平台第二批入驻企业”的名单申请。
林晓峰语气凝重:
“书记,很多地市又递交了项目申请。”
“但我担心,仍有部分项目是空壳、伪配套。”
李一凡提笔,在名单旁边写下一行字:
“所有配套企业,需由制度推进办与市产业口交叉审核、现场抽查,不达标者,永久封停资金通道。”
赵斌接过纸,低声一句:
“这套系统真成了试金石。”
李一凡微笑:
“制度是为识人,不是为好看。”
“假改革,从今天起,没市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