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嘉佑出逃的风波尚未彻底平息,文丘县表面上因大棚项目迎来发展的新契机,实则暗流涌动。
大棚项目建设正如火如荼地推进,县建筑公司全员出动,在各个选定的村子里搭建大棚。
工地上机器轰鸣,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与此同时,对信用社的调查也在悄无声息地开展。
张扬安排调查组进驻信用社后,调查工作迅速取得进展,掌握了大量关键线索。
信用社理事长张鹏整日惶惶不可终日,坐立难安。
他敏锐地预感到,自己那些违法违规行为即将败露,内心被恐惧与绝望所充斥。
当调查组找到决定性的关键证据时,张鹏的心理防线瞬间崩塌,主动交代了一系列违规操作,包括收受各乡镇信用社主任贿赂、纵容违规贷款等严重问题。
随着张鹏的招供,各乡镇信用社主任也相继被调查,信用社内部的“大地震”全面爆发,多年来积压的腐败问题一朝浮出水面。
消息传开,文丘县官场再度哗然。
孙正雄得知此事后,心情愈发沉重。
他与信用社之间盘根错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今信用社被查,他生怕自己也被牵连其中。
为了稳住局面,孙正雄四处奔走,试图寻找关系为自己开脱,然而,昔日那些对他比较友好的人此刻都对他避之不及,生怕被这股反腐风暴波及,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这也让孙正雄尝到了人情冷暖。
如今的孙正雄自顾不暇,还真没有精力去找张扬的麻烦!
先把自己的烂摊子收拾干净,才是当务之急。
这恰恰是张扬所期望看到的局面。
他来到文丘县,首要目标是发展经济,反腐只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必要手段。
作为一个外来干部,若不先整治几名官员,难以在文丘县立足。
要是众人阳奉阴违,听调不听宣,工作将难以开展。
就像赵亮刚到文丘县时被排挤,张扬可不想重蹈赵亮的覆辙,因此刚到文丘县,便果断出手。
卓开诚成为他烧的第一把火,这把火瞬间在文丘县官场燃起,让众人对张扬心生敬畏。
第二把火则烧向尚元武。
尚元武虽还未离开政府办,但已收敛许多,没了往日的嚣张气焰。
他现在最希望的就是张书记把他当个屁!
要是张书记下定决心把他弄走,这次真未必有人阻拦了!
孙主任已经自顾不暇,哪里有时间管他!
所以每次见到张扬,尚元武都跟老鼠见到猫一样,乖巧得不得了。
对于尚元武,张扬真心瞧不上,这种墙头草太多了,不差尚元武一个,所以未来这家伙还是要离开政府办,至于去哪里,张扬还没有想好。
以张扬在文丘县日益增长的影响力,即便他只是县委副书记,在常委会仅有两票——纪委书记钱志远和宣传部长蒋逸尘支持他,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文丘县官场的核心人物。
县委书记孙凤鸣在他面前,也得礼让三分。
更何况,孙凤鸣刚因卫嘉佑出逃事件受到处分,未来能否继续稳坐县委书记的位置,还是未知数。
甚至很多人传言他最多还能待一年。
一年后,有可能被调离。
对于这样的传言,张扬只是听听,没有去深究,无论孙凤鸣是否离开,都跟他没有任何关系。
他想更进一步,基本上不可能了。
这才刚刚受到提拔,在被提拔连他自己都觉得过意不去了。
这段时间,张扬一直在跟蒋逸尘接触。
不得不说,蒋逸尘是一位颇具能力的干部,张扬与他深入交流后,发现他对经济发展有着独到的见解,是一位被孙正雄压制的人才。
孙正雄身边并非都是庸才,蒋逸尘和冯子轩都有一定的能力,张扬希望冯子轩不要在孙正雄的泥潭里陷得太深。
蒋逸尘虽与孙正雄有牵连,但问题尚不严重,只要他没有对张扬说谎,张扬有信心保他。
张扬相信,蒋逸尘不会在这种关键问题上欺骗自己。
文丘县很多人都佩服这位张书记。
在文丘县,张扬凭借出色的能力和果敢的手段,成功压制了孙正雄。
换作其他人,经历上次车祸,或许早就服软了。
那可是从鬼门关走了一遭,当时车速至少80迈,若不是司机驾驶技术过硬,车子冲进田地后,极有可能造成车毁人亡的严重后果。
周俊辉也曾遭遇类似的车祸,最终选择了妥协。
孙正雄是什么人,即便周俊辉妥协了,还是被他拉下水,这也是周俊辉多年来不敢反抗的原因。
孙正雄一旦倒下,周俊辉必定受牵连;可若孙正雄不倒,率先倒下的可能就是周俊辉。
直到张扬的到来,激发了周俊辉内心的血性。
周俊辉最痛恨的人,非孙正雄莫属。
孙正雄不仅毁了他的政治前途,还磨灭了他的棱角。
周俊辉初到文丘县当县长时,是整个西海市最年轻的处级干部,然而,在文丘县一待就是七年,曾经的锐气被消磨殆尽,仕途上的年龄优势也荡然无存。
如今,他只求退休前能晋升副厅,安稳退休。
但孙正雄一旦入狱,大概率会举报他,一切还得看市里的态度。
这些周俊辉没有和任何人说。
张扬可以保住蒋逸尘,但未必能保住他!
张鹏入狱后,张扬并未插手信用社的人事任命。
在金融领域,他暂时不想布局,也不愿过多掺和。
这一举动让市里信用总社颇为疑惑,他们原本以为张扬会借机在信用社安插自己的人,看来是误会了。
若张扬有此想法,市里也只能接受,没人敢轻易再派干部去文丘县,生怕被张扬双规。
可当张扬表示由市里任命信用社人事时,许多人心思又活络了。
尽管文丘县经济落后,但能去当一把手,也是不错的选择。
大不了在张扬任期内,收敛自己的行为,等张扬离开后,再另作打算。
许多人都抱着这样的想法,暗地里积极活动。
张扬虽不插手信用社人事任命,但提出一个条件:新上任的理事长必须对信用社进行全面整顿,将那些贪得无厌的主任全部绳之以法。
市里高度支持张扬的想法。
信用社内部问题积重难返,是时候动一次大手术了。
张扬的提议,恰好让市里信用社下定了整顿内部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