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中旬,小黄庄村,农人期待已久的麦收季节来临,沈振华带着铁柱来到挂靠的老乡家帮忙抢收麦子;
这是小黄庄村实施减租减息政策以来第一个夏收,老乡们对收获充满了无限的期待。
五叔一家租种了东家9亩地,五亩小麦,四亩土豆。
小麦套种了玉米,玉米要到七八月之后才能成熟,所以五叔家主要是收割小麦,还有就是挖土豆;
小麦的经济价值高,但对土地的要求也高,土豆就不一样,什么地都可以种。
五叔一家本来有八口人,在反扫荡中二儿子牺牲了,现在还剩大儿子、三儿子、女儿以及父母。
三儿子才十岁,女儿七岁,父母已经年迈,家中劳力少,这也是沈振华过来帮忙的原因。
沈振华一向是自来熟,边干活边跟五叔拉起家常:
“五叔,你估计今年粮食够吃吗?”
五叔想也没想就说道:
“够吃的,小鬼子来虽然祸害了一些,但也补充了玉米,减产不会太多。
今年的土豆长势好,一亩地少说也能收八担,四亩地三十担是可以的;
交给东家十五担,自家还能剩下十五担,光土豆就够全家吃了,得亏八路军。”
沈振华在心里盘算了一下,现在这个产量还是低,他记得后世土豆亩产得三千斤,也就是三十担;
现在只有八担,差别太大。
小麦的差距更大,现在亩产120斤就算丰收了,这就是生产力的差距。
沈振华又接着问道:
“五叔,夏粮收完后你打算种什么?”
五叔想了一下后说道:
“要说呢种地瓜产量大,但不好储存,我打算种一部分大豆、花生,剩下的种地瓜。”
说到地瓜的储存,沈振华就想起了南方晒地瓜干、制作地瓜粉的事,于是说道:
“多余的土豆、地瓜到时候可以卖给八路军,听说八路军要在镇上建一家粉厂,大量收购地瓜、土豆;
你们自己也可以晒成地瓜干,储存的事不用担心,放心种。
地瓜藤还可喂猪,当蔬菜吃也是可以的。”
五叔接过话说道:
“有粮食还能愁坏老农不成?以前愁是因为要交各种砍脑壳税,必须要用大洋;
镇上的粮店趁机压价,想要大洋就得贱卖给他们,再交完租剩不下多少粮食。”
沈振华想起了《多收了三五斗》里面的场景,收税只收银元也是一个很大的剥削,一进一出至少差三成。
“五叔,以后的日子只会越过越好,八路军只收一成税,粮食或者折换成银元都可以;
现在镇上粮价很高,多余的粮食还是卖掉好,有银元在手上转移起来也方便。”
五叔点点头道:
“晓得咧,八路让我们怎么做就怎么做,都是一家人,也只有八路才是真心为我们穷苦人着想。”
说完后又不放心地问道:
“只交五成租以后都不会变了吧?”
沈振华大手一挥道:
“不变!就算变也只会减少,不会增多,八路军就是要让天下所有的穷人都能吃饱穿暖,不受鬼子祸害!”
五叔的小儿子也凑过来说道:
“等我长大了也要打鬼子!”
五叔被吓了一大跳,他家二小子刚刚没了,可不敢再让老三再去打鬼子,但他又不敢说,怕别人说他落后。
沈振华咧嘴一笑道:
“等你长大的时候,鬼子早就被赶走了!
你就好好读书,建设国家,只有国家强大了,鬼子才不敢来欺负我们;
所以读书比打鬼子更重要。”
三小子慎重其事的说道:
“我听八路叔叔的,好好读书,不让鬼子欺负我爹我娘,还有我妹!”
五叔的脸上再次露出了笑容,八路军说啦,读书也是打鬼子,不是落后分子。
心情大好的五叔话题就打开了:
“等卖了冬粮,就给老大说一个媳妇,这要在以前连想都不敢想。”
老大是村里的民兵,听五叔这么一说当即就抗议道:
“爹,我还得打鬼子呢,你也不怕八路军同志笑话我们家落后。”
沈振华连忙说道:
“不落后,民兵该打鬼子打鬼子,该成家成家;
战时保护父母兄妹不受鬼子祸害,平时为民,该过日子过日子,最好再生下几个胖小子,打鬼子也要接班人。”
五叔脸上乐开了花,开心的说道:
“这可是八路同志说的,年后就给你说一个媳妇,孙子还能赶上吃过年饺子。”
沈振华听完后忍不住哈哈一笑,五叔家大小子求助的看向铁柱。
铁柱羡慕地说道:
“娶媳妇多好,我想娶队伍上还不让呢!”
沈振华没有想到铁柱这小子也想娶媳妇,只得说道:
“你还是打消这念头吧,等打走鬼子再说。”
之前一直不说话的五婶插过话说道:
“沈同志,要不婶子替你说个媒,村子里的俊俏妮子可多,她们都喜欢八路军。”
铁柱听完后顿时乐了,幸灾乐祸的看起了沈振华的戏。
沈振华连忙谢绝道:
“婶子,我们八路军有纪律,不能跟驻地的姑娘成婚;
我们还得打鬼子,你先给大成物色,成亲的时候我好过来喝喜酒。”
女婶不满的说道:
“八路啥都好,就这个不好,哪能不让人成亲呢!多好的小伙。”
五叔连忙阻止她道:
“孩他娘,八路的事你也敢管啦,你可不能让沈同志违纪。”
五婶没有想到老头子敢说她了,当即就瞪着眼说道:
“他爹,干好你的活!我跟沈同志的事你少插嘴。”
说完后又冲沈振华一笑道:
“婶子就是说说,可没敢让你违纪啊。”
“婶子,我听说你还是妇救会的积极分子,像大成这样的适龄民兵,你们该撮合撮合,该拉线拉线;
现在大家伙的日子都好过了,该成家成家,把日子过得红火一些,这也是革命工作。”
五婶满口就应承了下来,浑身也越来越有劲,自从来了八路,这日子越过越有盼头。
青龙镇,何家
何耀文一直在关注着夏收,这事关粮食大战的成败。
何金生匆匆赶回来说道:
“父亲,乡下的粮食收的差不多了,都说日本人祸害了不少庄稼,但几个大地主都说今年粮食增产;
八路军更是以防备日伪破坏为名,盘查很严,不让闲杂人靠近村子,非常怪异。”
何耀文先是一愣神,随即陷入深思,渐渐的脸上就露出了笑容,自信满满的说道:
“这是欲盖弥彰!”
“张平信誓旦旦的保证,日本人和皇协军至少烧毁了十几个村庄,庄稼也被他们破坏了大半;
这个假不了,否则日本人也不会拿出真金白银来大量收购粮食。
这种情况下不可能增产,他们肯定受到八路军的挟迫放出的烟幕弹!”
“等新粮上市,大胆收购,有多少要多少;
有日本人兜底,怕什么?”
“大不了全部卖给日本人,现在镇外的粮价也不低,粮食可是硬通货!”
何耀文终于下定了决心要大量吃进粮食,青龙镇上有几千张嘴,最多一个月市面上就没粮可卖,粮价想不涨都难。
五叔家收完粮交完租后,就用平板车拉到镇上去卖,特别是新麦,价钱比往年高了五成。
何家粮店有多少要多少,其他几个富商也是大量吃进;
不仅是小麦,土豆也收,只要是粮食,来多少收多少。
五叔见粮价高,只留下部分口粮和种子,剩下的全部卖了,换回了不少银元。
有了钱的五叔第一件事就是给家人添置衣服,买了两匹洋布,抓了两只猪仔回家。
以前庄户人家都是自己纺线织布,自己缝制衣服;
自从大量质优价廉的洋布涌入华夏后,就很少有人愿意去织布了。
现在有了钱就更不愿意去折腾了,有那工夫还不如多种一亩地;
但是缝衣服还是由五婶动手的,一家人能省不少钱。
五叔家的女儿红叶见父亲买回来一大堆花花绿绿,兴奋的跳了起来,边跳边嚷嚷:
“有新衣服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