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蛮内部的反对势力聚集在王城外。
叛军将领阿鲁塔身披黑甲,手中长刀直指北蛮大营城墙。
“忽鲁不古,你枉为北蛮之主,竟然屈膝于大华!今日,我阿鲁塔必取你首级,重振北蛮雄威!”
城墙上,忽鲁不古手握长枪,目光冷峻:
“反贼!我北蛮铁骑镇守草原数十载,岂容尔等宵小之辈乱我山河!”
话音未落,叛军已是发起了攻势。
数百名勇悍的叛军士兵脚蹬长梯冲上城墙,与守军展开了白刃交锋。
忽鲁不古手起枪落,接连挑翻数名敌军。
他的身后,士兵们高呼:“誓死护卫陛下!守住王城!”
然而,叛军攻势凶猛,一架接一架的冲车撞击着城门。
“砰!砰!”震得整座城墙都在颤抖。
火油在高空泼洒而下,燃起了熊熊烈焰,但叛军毫不退缩,反倒借着火光愈发疯狂。
“推翻忽鲁不古!重夺草原荣耀!”
忽鲁不古亲临前线指挥,但局势已极为不妙。
他一枪砸开一名敌军的头盔,喘息着后退一步,扭头大吼:
“忽鲁元!调后备军增援南门!若城门失守,咱们全完了!”
“陛下,南门已经失守了!”
忽鲁元的声音从阶梯下传来,他满身血污。
“敌军从侧翼破城,我们防线崩溃,快撤吧!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忽鲁不古咬紧牙关,随后振臂高呼:
“全军听令,边战边撤,严禁各部自乱阵脚!撤出王城,务必保留有生力量!”
城内的巷战此刻已近乎惨烈至极,街道间横陈着士卒的残尸,血流成河。
忽鲁不古的护卫队死死护住他的身侧,不断抛下的箭矢擦着他的肩膀飞过。
一名护卫被利箭射中喉咙,倒下时还不忘尽力抵挡向前扑来的叛军。
撤退途中,忽鲁元策马奔到忽鲁不古近前,低声道:
“陛下,叛军来势汹汹,他们背后有人在背后支持!我们只带得出这点人手,恐怕无法重整旗鼓。若无外援,此争恐难逆!”
忽鲁不古脸色阴沉,握紧了缰绳。他冷声说道:
“外援?难道去求那沈玉书不成?做梦!”
话虽如此,他心中却止不住涌起绝望。
这一刻,他心中萌生了深深的疑惑与愤怒:
“这绝境难道真是天命使然?还是我哪里选择错了?为什么北蛮会落到这样的下场!”
在星光掩映下,忽鲁不古率领着残部冲入北境深山。
他背着手站在山崖上,遥望着远处王城燃烧的火光。
“父王。”
忽鲁月轻声唤道。
“夜色寒凉,入帐休息片刻吧。今日虽败,但我北蛮未必无重生之日。”
忽鲁不古没有看她,只是沉沉说道:
“重生?北蛮,还未到绝境。但若让沈玉书看清了我们的虚弱,他接下来的铁骑会将你我彻底压碎。他逼我退兵,如今,我北蛮已是名存实亡。”
他的话分不清是恨是悲,但却带着杀意:
“避一时锋芒,谁料到竟招来了北蛮自己的选择。沈玉书,总有一天,你会后悔今日酿下的仇怨!”
……
忽鲁不古败走的消息迅速传回了大华朝野。
金銮殿上,沈玉书听完韩驰的汇报,嘴角浮现出了笑意。
“陛下,北蛮大乱,正是天赐良机!臣请旨率兵北上,一举荡平北蛮,永绝后患!”
朱颖按捺不住心中的兴奋,抱拳请战。
沈玉书却轻轻摇了摇头,“朱将军,你性子还是这般急躁。北蛮内乱虽于我大华有利,但此时出兵,师出无名,恐落人口实。”
韩驰深以为然,拱手道:
“陛下圣明。北蛮如今如同困兽,即便不主动出击,他们也蹦跶不了多久。不如静观其变,待其自取灭亡。”
“韩统领所言极是,”
沈玉书赞许地点了点头。
“传朕旨意,加强北境防线,同时暗中联络北蛮反对势力,给予他们必要的支持。我要让忽鲁不古焦头烂额,自顾不暇。”
“臣遵旨!”
韩驰和朱颖齐声应道。
处理完北蛮之事,沈玉书又将目光投向了西域。
西域各国表面上说和平共处,实则各怀鬼胎。
若不趁此机会巩固大华在西域的影响力,将来必生祸患。
楼兰王宫内,阿铁木端坐在王座上,微眯着眼,像是在思索。
下方,哈桑使节团的首领毕恭毕敬地站住。
“大王,沈玉书陛下态度明确,愿与我们西域各国和平通商,互利共赢。”
“哈桑,你觉得,大华皇帝的这番举动,又意欲何为?”
哈桑略显迟疑地答道:
“禀大王,臣以为,这似乎是大华示好的真心之举……毕竟,若真有吞并西域的野心,今日我等或许都无缘再见大王您了。”
“呵。”阿铁木冷笑一声。
“你对中原人不够了解。这位大华之主,如今征战数年,为的就是一劳永逸地巩固边疆。他不过是换了一种不动声色的方式,以便让人卸下防备。”
哈桑听罢,身躯微微颤抖。
他小心翼翼地问道:“那……大王的意思是?”
阿铁木脸色突然变得冰冷。
“沈玉书的宽容,不过是狼给兔子展现的‘善意’。狼不吃兔子,只是因为时机未到。记住,饱腹之后,它自然会转头来品尝这点‘甜点’。”
一名老臣步上前来,皱眉说道:
“大王,沈玉书力图与我等和平共处,这或许是西域各国难得的喘息机会。倘若远交近攻,利用其削弱北蛮,或可暂保无忧。”
阿铁木摇首,一拍扶手:
“西域各国如今如散沙一样,各怀心思,又谈什么远交近攻?和平是好,奈何太脆弱了。有一点你们记住:沈玉书一日霸业未成,就绝不会任由西域独善其身!他愿意停兵,是因为尚需周转力气征南北,倘若让他腾出手来,我们还能有喘息之机么!”
寂静的大殿内,气氛顿时凝重起来。
哈桑张了张嘴,过了片刻低声道:
“陛下,沈玉书的目标显然不仅仅是龟兹或北蛮。他想要的是整个西域的臣服。如果我们不能及时做出选择,恐怕会步龟兹的后尘。”
阿铁木叹了口气,“西域各国历来各自为政,如今面对大华的强势,我们若不能团结,恐怕难以自保。”
“陛下所言极是。沈玉书虽然强大,但他也并非不可战胜。只要我们西域各国能够联合起来,未必没有一战之力。”
“传令下去,召集西域各国国王,再次召开会议。此次会议,我们必须达成共识,要么联合抗华,要么集体臣服,绝不能再犹豫不决。”
“是!”
哈桑应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