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着东晋南朝时期,大量人口南迁,为江南地区带去了丰富的劳动力与先进的生产技术,又有其他因素影响,比如新政权确立后,对江南的开发等。
总之,在各种因素叠加下,如今的江南可比以前富饶多了。
而地方的富饶,加上这里与京城相隔一段距离,大燕开国到如今也有一段时间,当地已经渐渐形成了一些本地势力。
世家、豪强,对于上位者来说,都是不稳定因素。
尤其是在经历过南北朝时期,世家出现过“王与马、共天下”的高度政治影响力,大燕在开国初期,太祖就有意识的打压地方势力,不愿意让这种情况再次上演。
太祖、太宗、文帝到先帝,都是在打压的。
但此前因为种种原因,天下能够读书的人基本局限在世家豪强范围内,国家治理所需的人才就与这些人脱不开关系,打压的力度也因此收到影响。
而到了轩辕靖这一代……嗯,纸张价格大跌水,印刷出现,书籍价格一降再降,读书成本也跟着降低,那读书人也就会跟着增加了。
更重要的是,澜星在京城建立了一座图书馆,轩辕家以及与他们父女俩关系不错的家族藏书,都有备份在那座图书馆里。
而进入图书馆的读书人,也可以买纸笔免费抄录。
官方还发行了小报与官报。
有些知识,所谓世家、所谓豪强,想垄断都垄断不了,又加上朝廷取仕已经不局限于文人,别说这对至尊父女有意识打压了,就算他们没故意打压,世家豪强想恢复曾经世家的辉煌都很难。
所以,这次刺杀,不是轩辕靖自导自演。
这些人是真的想要这对父女死。
尤其是轩辕靖。
毕竟对于他们来说,还是老观念,并不觉得轩辕澜星这个女娃子有什么厉害的,那些名声都是轩辕靖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刻意宣传的。
刺杀是真刺杀,但他们的一举一动早就被轩辕靖以及轩辕澜星的人盯上了。
所以,轩辕靖早有准备,而他们也真的在轩辕靖南巡的时候,想要铤而走险,尝试一下。
当然了,这些人也没那么蠢,直接表露身份上来就干。
可他们隐藏了身份也没用,因为就算这刺杀者不是他们派来的,为了自己的政治目的,轩辕靖也要把这一批刺客按在这些人头上。
轩辕靖:你以为我南巡就是过来旅游的吗?
他们行动更好,也免得轩辕靖还要想法子刺激一下他们了。
以前轩辕靖未必会干这种事,但现在的轩辕靖不一样,轩辕澜星这些年里可没少影响他,也让轩辕靖从自己闺女身上学会了什么叫——我无德,我最强。
都是当皇帝的人了,道德感太强可不是什么好事。
他一没杀忠臣二没杀良将,对那些背着自己鱼肉乡里的世家豪强用点手段怎么了?
怎么了!
大燕是礼仪之邦,轩辕靖也是礼仪之君,有毛病吗?
没毛病!
你以为这些年大燕对外宣传的礼仪之邦是从哪里来的?当然是有什么样的帝王就有什么样的国家啦!
澜星确认了一切事情依旧在轩辕靖的掌控之中,就直接进入了咸鱼模式——严格来说她不是好战分子,虽然打上头的时候也会有点疯,但非必要的时候她是不会主动发起攻击的。
因而,这次澜星从前线退下来,就进入了短暂的贤者状态——啊,不想动。
脑子也不想动。
反正有爹爹在,她这个小闺女就偷偷懒吧。
大概轩辕靖也察觉到了她的心思,之后几日,轩辕靖并没有给澜星安排什么差事,反而时不时让她出门逛逛,欣赏欣赏这江南风光。
澜星也真去了。
然后几日的功夫,就经历了三次美救英雄、五次卖身葬父、七次偶遇以及十一次暗杀。
澜星感慨:“我还真受欢迎啊。”
轩辕靖扶额:“本来是想让你出去放松放松,怎么反倒是多出这些事来。”
听到这话,澜星笑了一会儿,才支着头,姿态十分放松地看向轩辕靖:“没毛病啊,这么多乐子,我确实放松下来了,跟爹爹你的初衷并不违背。”
看那一批批人不是想各种法子引起她的注意,就是试图用一些拙劣的手段勾引她,美男计都用上了,可见这些人的背后势力却是很着急。
但不论这些人用什么手段,演技多好,到澜星面前都是白搭。
一来,澜星早就跟轩辕靖说清楚了,既然她日后要做这江山之主,她的性命、她的身体健康,就不再是她一个人的事。
所以澜星直接把自己不打算成婚的事摆在了台面上。
至于继承人,轩辕氏的血脉又不少,只要轩辕靖不介意,轩辕澜星是完全不介意从宗室里挑选足够出色的继承人的。
况且,这种方式在澜星看来还更好一些,人选够多的情况下,不说选出天才,保险也能挑出个守成之君来吧?
要连这都选不出来,澜星还有备案——悄悄从民间选,塞到宗室里去。
而这些前提条件在于,轩辕靖介不介意轩辕澜星之后的皇帝,没有他的血脉。
虽然澜星不是轩辕靖与人肌肤之亲生出来的,但她身上真有轩辕靖的血脉来着。
最后的结果就是,轩辕靖默默看了几天医学院那边送上来有关女子生产的各项数据,同意了。
如此一来,外人不知道,但澜星跟轩辕靖心里都清楚,她对男色女色都不可能有兴趣的。
她已经做好了把自己的精力全落在大燕上了,什么美人计,到她这里都是一场乐子。
你们演你们的,我看看就行。
参与其中就不必了。
而其二呢,便是澜星随着记忆逐渐恢复后,那过人的五感带来的附赠品了——她看到的、听到的、感知到的所有信息,都能让这位尊贵的太子殿下即便没有读心术,也能在某种程度上达到类似读心的效果。
什么人能在她面前演戏啊?
就算是影帝影后都不能骗过她。
所以说,对于那些人,澜星还真就当个乐子看,一点没往心里去。
轩辕靖叹气:“看来有些人还是不老实,还有这院子里的人。”
澜星笑了笑:“哦,没事,泄露我行踪的人我已经处理啦。”
轩辕靖微微颔首:“我以为你还会再忍两天。”
澜星轻轻叹气,听上去似乎很无奈、很惋惜,可那双眼里却是一片清明:“没办法呀,她真是把我当傻子糊弄了,越来越大胆,竟然想偷我的印信,这我就不能当做没发现了。”
闻言,轩辕靖眉眼一凛。
澜星笑了笑,坐起身来,给自己和轩辕靖各倒了一杯热茶,然后才慢悠悠地说:“放心啦,我办事,你放心。”
“我明日会伪装一番再出去的,之后想来就不会遇到这些事了。”
“带上暗卫。”
“好的好的。”
嘴上说着自己只是听爹爹的话,出门散散心,可实际上澜星之后女扮男装出门晃荡了一圈之后,某日却是拎着两个小乞丐回来了。
而她身后,则是跟着最近任职苏州学政的朱喜月,以及朱喜月的妹妹朱静月。
朱喜月自当年来江南与弟妹相聚之后,没多久就听闻了京中变故,而因着种种原因,她收到确切消息的时候,一切事情都已经尘埃落定。
这倒是省去了当时还年轻的朱喜月为故人担忧的功夫,但也让朱喜月很快就担心起澜星的境遇来——轩辕靖还是靖王的时候,便有不少人想要坐上靖王府王妃的位置,只是因着那荒唐流言,又加上当时轩辕靖境遇危险,才没闹出什么大动静来。
但等轩辕靖上位,坐上那九五之尊之位,他身边的位置就不是一个王妃,而是皇后,是一国之母。
一个皇后之位,给那些家族带来的利益可非同一般。
而那时候,大部分都觉得,以前陛下或许是真的对女色没兴趣,又或许是因为其他缘故,才表现的对女色没有兴趣,可当了皇帝之后,出于种种考量,身边总不能还空置吧?
无论是从绵延子嗣方面考虑,出于政治方面考虑,后宫里也该有个女主人才好。
他们可不关心小澜星会因此而遭遇什么,他们只想要自己家族里能出个皇后。
可谁也没想到,轩辕靖登基之后,没多久就直接把澜星封为了太女,此后又过了没几个月,改为太子,昭告天下。
再之后,他们这位太子除了性别能让人说上几句,无论是能力还是品性,都让人挑不出一点错漏。
而所谓的性别……光是顶着陛下威势来指责的人就很少,虽然少不了犟种不顾自己与家人的生死,也要把这所谓的女太子从那个位置上骂下来,也耐不住人家是真有本事。
那时候年纪尚小的小澜星,特意抽了一个时间,在第二年恩科会试开始的前三日,在京城最大的酒楼前空地开展了一次辩论。
辩什么?
辩史。
什么史?
周史。
在这之前,儒家是当世显学,可以说是力压其他学说,让其他学说几乎都要没了生存空间。
而小澜星在前一年年底的时候,就对外放出消息,直言孔圣人被周史误导,周朝篡改历史,不可信。
这可是掀起了轩然大波,直接让全天下人都震动了,一大批一大批的儒家学子、大儒从四面八方赶往京城,要去参加那个什么辩论大会,要把这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儿狠狠骂一顿!
就算是被陛下直接处死,他们也要维护他们孔圣人!
结果呢?
结果就是,进行了一个月的辩论大会,以小澜星一个奶娃娃一人的胜利告终——从能够寻到的各种书籍内容推断,周朝就是改史了!
因为就连周朝自己记录的史书都有无法解释的矛盾之处!有铁证!
商朝的历史根本不是世人以为的那样!
不少人感觉自己的天都塌了!
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不少人偶像塌房了——周公旦!
周公制礼传颂了这么多年,周礼也被不少儒家学子当成了梦想,结果经过了辩论大会之后,不少人猛然发现——周公制礼的结果就是诸侯窃取天子权利,而周公是诸侯而不是天子!
再想到曹操说的那句“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事情突然就变得很有意思了。
而所谓的周礼,也在这次辩论大会中被太子撕下了表面光鲜的一层皮,露出内里被血肉填充的真实。
周朝第二任周成王是周公旦养大的,继位之后,推行周公旦的“明德慎罚”。
所谓明德,就是提倡尚德、敬德。
所谓慎罚,就是刑罚适中,不乱罚无罪。
听起来是不是挺好的?
但问题是,所谓明德,要求天子以德配天。
澜星都不用辩,周成王不就是现成的例子,还是周公亲自养大的呢。
所谓慎罚,先要知道周朝有“八辟之法”。
这种制度规定了八种特殊情况,包括宗室成员、王的故旧、有德行的人、有才能的人、有功勋的人、高爵位的人、勤于国事的人和先贤的后裔。这些人在犯罪后可以根据其身份和贡献获得不同程度的宽恕或减轻刑罚?。
也就是亲、故、贤、能、功、贵、勤、宾。
排除掉这些人,剩下的什么人?
所谓成康之治,四十余年的不用刑罚,即犯法也不会受到惩罚,这种“盛世”,真的是盛世么?
被小澜星拉出来“鞭尸”的不仅仅这些,而在明了了这些情况之后,如果还有人还想恢复周制,用当时小澜星的话来说,那就是纯坏!是人渣!是历史的罪人!
是要写在史策上遗臭万年的存在!
如果不是小澜星明确说了圣人也是被改过的历史误导,加上那时候知识基本被垄断,又从另一个角度帮圣人说了好话,提出天下大同这个理念是没有问题的,大概不少被辩得痛哭流涕的儒家学子要想不开直接自尽了。
不过既然是辩的周史,而不是儒家,小澜星当时也没放过就在京城的墨家——墨家的天志明鬼也被顺口批了一顿。
虽然知道在春秋时期,墨家提出的天志明鬼,根本目的在于实现“兼相爱、交相利”,也是想用鬼神之说威慑君王、贵族以及那些恶人,也算是墨子的无奈之举,但……
真有人信啊!
要是这个世界有鬼神,那也就罢了。
但问题是,没有。
那么信这个就纯纯迷信了。
正好当时几乎全天下的人目光都聚焦在了那场辩论会上,事后辩论会上众人的一言一行都会记录成册售往全大燕,小澜星干脆就顺口打击了一下封建迷信,不要拖她搞科技树的后腿。
莫先生他们某种程度上算是被误伤吧,毕竟别的墨家子弟不好说,莫先生这一支好像不怎么信这个。
(其实是他们发现了小澜星不信这个,所以……)
总之,在那之后,有关于小澜星性别的问题,再也没人提过。
无他。
之前就是因为有名气很大的大儒直接写文章抨击了这位太子的性别,才有了这次辩论大会的展开。
就这攻击力,要是辩过了也就罢了,偏偏是全线溃败,谁敢惹啊!
至于为什么会从儒家扯到周史,因为 “牝鸡司晨,惟家之索”出自《尚书》,是华夏第一部上古历史文献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着作的汇编。
——————————————————————
小澜星:早就想说了,是你们给我机会的话,那我就不客气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