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帐内,横田一木的目光缓缓落在春发尤一身上,眼神里带着几分犹疑。
他上上下下打量了春发尤一好一会儿,像是在权衡着什么,良久,才微微点了点头。
这一点头,恰似一道无声的指令,春发尤一立刻心领神会,动作敏捷地转身,大步流星地跨出帐篷,那匆忙的背影仿佛裹挟着一阵风,迅速消失在营帐之外,想必是赶忙去集结部队了。
第十师团此番行动,动静可不小,自然没能逃过韩朝帝国眼线的追踪。负责侦察的军官,脚步急促,神色略显慌张,一路小跑来到镇北王跟前,“噗通”一声单膝跪地,声音洪亮且急切地报告道:
“王爷,王爷!您瞧,之前伏击咱们南城门的那个第十师团,他们好像撤兵了!”
镇北王李世隐听闻此言,眉头微微一皱,心中暗自思量,片刻后,喃喃自语道:
“看来这青国而来的华夏军,倒还真有几分作用,居然直接牵制住了一支扶桑军团。可话又说回来,仅仅牵制住这么一支军团,对战局的扭转又能起到多大作用呢?”
“虽说华夏军此举,勉强算得上是帮了韩朝帝国一个小忙,可我内心却满是忧虑与不满,毕竟我们可是忍痛割让了闲境北道那大片肥沃的领土啊。”
就在李世银满心感慨之时,营帐外突然又响起一阵匆匆的脚步声,紧接着,另一名军官慌慌张张地从外面冲了进来,连行礼都显得有些仓促和慌乱,他气喘吁吁地说道:
“报告镇北王!华夏军那边发来了明码电报,严正要求扶桑国不得再次进攻咱们平壤城,否则,便视作是对华夏军的公然挑衅!”
说着,双手恭恭敬敬地将电报呈到镇北王手中。
镇北王接过电报,微微挑眉,嘴角浮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轻声呢喃道:
“哟,这华夏军倒是深谙先礼后兵之道啊!就他们那区区五六千人的队伍,说实话,还真难以对扶桑人构成实质性的威胁。”
“不过,先用明码电报声明这一遭,倒是巧妙地占得了先机。华夏人的兵法,向来是我们学习的典范,可光凭这点警告,没有实打实的实力做支撑,又能有多大用处呢?”
“我可不认为扶桑人会因为这一纸警告,就轻易放弃进攻平壤城的计划。毕竟,在这弱肉强食、纷争不断的世界里,实力才是真正的话语权,才是决定一切的关键因素啊。”
几乎在同一时刻,横田一木也收到了这份明码通报。当他听到这个消息时,瞬间暴跳如雷,脸上的青筋根根暴起,犹如一条条愤怒的小蛇,大声怒骂道:
“八嘎呀路!这群该死的华夏人,竟敢如此大胆,公然威胁我们扶桑帝国,简直是活得不耐烦了,真是岂有此理!”
一旁的第一师团参谋长南石树下,见自家长官如此震怒,连忙上前,小心翼翼地提议道:
“要不咱们即刻命令第十师团,把这伙不知天高地厚的土匪给彻底消灭掉?让他们知道咱们扶桑帝国可不是好惹的!”
横田一木虽然怒火中烧,整个人都被愤怒冲昏了头脑,但作为此时围攻平嚷的扶桑军队最高指挥官,他还是强压下心中那熊熊燃烧的怒火,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沉声道:
“先别冲动,马上给国内发电报,问问军部对于这件事究竟是什么意见。”
镜头切换至扶桑驻韩朝帝国情报处。
情报处处长三井一兽,在得知华夏军明码发报威胁的消息后,顿时怒不可遏,猛地一拍桌子,桌上的文件和物件都被震得跳了起来,他大声吼道:
“混蛋!这群华夏人,竟敢如此放肆,明码发报来威胁我们,简直是可恶到了极点!”
就在他暴跳如雷之时,作为情报处秘书的静子,却表现得异常冷静,她轻声细语地说道:
“处长大人,您先消消气,别气坏了身子。您想啊,这会儿华夏人既然敢这么做,显然不是只有威胁的胆量和勇气这么简单。从之前几次他们与罗刹人的战斗情况来看,我们已经获取了几乎准确的情报,这伙华夏人拥有一支规模在十万人左右的军队呢。”
三精一瘦听后,不屑地冷笑一声,反驳道:
“就算他们有十万人又能怎样?他们的大量军队此时并不在华夏东北地区,而是被派到了北方新占领的罗刹国境内,目的是防止罗萨国反扑。”
“在东北境内,满打满算也就三万余人,而且还分散部署在各处。想要把这些分散的兵力集结起来,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办到的事儿,没那么容易。”
“我想横田一木阁下肯定会急切地询问这支队伍的详细情况,你马上派人将这支队伍的具体情况发给横田一木阁下。”
“是,三井阁下。”
静子领命后,迅速通过电报将信息传送到了横田一木手中。
与此同时,横田一木还收到了扶桑陆军大臣北河剩熊的电报。电报内容如下:
“经过与天皇陛下的紧急磋商,天皇陛下示意不得与这些华夏人发生冲突,当下首要目的是全力拿下平嚷城,其他的事情之后再做商议和打算。”
横田一木看完电报,心中虽有万般不甘,但也只能无奈接受这一决策。他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情绪,对众人说道:
“好了,各位,都不要再讨论那些华夏人的事了。他们爱发什么电报就发什么电报,咱们还是立即把精力集中到讨论进攻平嚷的具体事宜上来吧,这才是当务之急。”
另一边,集安镇
经过长达七八天的艰难行军,赵国强带领的队伍终于抵达了这个位于韩朝帝国与大青帝国边境的小镇——集安。
相较于吉林城,集安小镇显小的多。
早在816师进入朝鲜境内之后,2000名警察部队便迅速进驻了这个小镇,全面接管了集安镇的城防和治安工作。
在集安镇,稍作休息一晚后,赵国强精神抖擞,意气风发地带领着队伍,通过集安镇与韩朝帝国之间那座略显简陋的简易桥梁,正式踏上了韩朝帝国的领土。
赵国强心中一直惦记着部队的扩充情况,忍不住开口问道:
“安娜,我的动员兵还有多少天能全部制作完成?”
“尊敬的指挥官阁下,那16万动员兵还有15天便能全部制造完毕,敬请期待!”
“16万!哈哈哈,这扶桑人万万想不到啊,我能在悄无声息间变出这么多军队。到时候等我大军突然降临,给他们来个措手不及,真不知道这扶桑帝国会是怎样一副震惊得目瞪口呆的表情。”
赵国强听着这16万的庞大数字,脸上露出了狡黠又得意的笑容,那笑容里仿佛藏着无数的计谋和盘算。
赵国强心里暗自琢磨着,若不先好好坑这扶桑帝国一把,让他们见识见识自己的厉害,他们肯定不会把自己和自己的军队放在眼里,以后行事也必定会多有阻碍。
再看平嚷城。
经过两天紧锣密鼓的讨论和筹备,同时也是为了等待平嚷城外那因雨水而变得泥泞不堪的土地稍稍干爽一些,以便部队能够更顺利地展开进攻。
在天晴之后的第三天,扶桑军队终于按捺不住,从四个方向对平壤城展开了狂风暴雨般的猛烈进攻。
一时间,喊杀声震天,硝烟弥漫,火光冲天,整个平嚷城仿佛被笼罩在一片战火的海洋之中。
李世银自然没有将仅仅来了6000左右华夏军的消息上报给自己的哥哥。他心里十分清楚,哥哥对援军寄予了厚望,满心期待着援军的到来能扭转当前的战局。
若是哥哥知道援军数量如此有限,说不定会瞬间陷入绝望的深渊,做出一些不可预料、甚至可能会让局势变得更加糟糕的决定。
虽说军队此刻在自己的掌管之下,但他也不想违背皇帝哥哥的命令,毕竟在他心中,那可是对哥哥的一种深深的敬重和维护,违背命令就等同于对哥哥的背叛,他绝不能这么做。
面对扶桑人从四面发起的强力进攻,平壤城的守军顽强抵抗,毫不退缩。
他们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以及对家园的热爱和守护,一次次地打退了扶桑人的进攻。
连续两日,扶桑人的进攻都被英勇的守军成功挫败。
那城墙上,血迹斑斑,弹痕累累,但守军们的身影却依然坚定地挺立在那里,宛如一座不可逾越的钢铁长城。
两日的进攻无果,让横田一木愤怒到了极点。他看着眼前那依旧巍峨耸立、坚不可摧的平嚷城墙,心中满是不甘与无奈,怒火中烧的他忍不住怒吼道:
“我们的重炮到底什么时候才能运到?这都什么时候了!”
这平嚷城的城墙,就像一道难以攻克的天堑,任凭扶桑军队如何狂轰滥炸,如何发起一轮又一轮的疯狂进攻,都难以撼动分毫,甚至连一丝细微的破损迹象都没有。
本以为只要围困几个月,平壤城便会因为缺粮等问题而不攻自破,可三个月的时间转瞬即逝,平嚷城内的粮食供应依旧充足稳定,物价也没有出现任何大幅波动。
从城里间谍传出来的消息,更是让横田一木感到无比挫败和沮丧。这怎能不让横田一木气急败坏、暴跳如雷呢?
这时,一名士兵赶忙上前,小心翼翼地报告道:
“报告师团长大人,我们的重炮已经在帝国启航了,预计十天左右就会抵达平嚷城。您再耐心等等,重炮一到,咱们肯定能攻克这平嚷城!”
面对如此巨大的伤亡和久攻不下的困境,横田一木果断向北河剩熊发去消息,言辞急切地要求调派帝国的100毫米野战炮。
北和圣雄接到消息后,他没有丝毫犹豫,立马同意从扶桑帝国本部,将最新装备的20门100毫米野战炮,通过海军迅速运往韩朝帝国,支援平壤前线的战斗,期望这些重炮能够改变战局,助力扶桑军队攻克平嚷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