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家沟的人已经很久没看到活水了。
现在每天用的水,都是从山的那头挑回来的。
这水实在来之不易,平时喝水的时候都要节省点,更别提洗澡了。
而吴全友又下了死命令,任何人不准在山后的水源洗澡。
甭管多难受,全都挺着!
外面三十多度,干了一天体力活,晚上身上像涂了浆糊,虱子跳上去都嫌粘脚。
如今有了活水,这些人自然是欢呼雀跃。
只想痛痛快快洗个凉水澡。
然而,吴全友不同意。
打水井和上房梁是一样的,那是农村相当大的一件事。
不说披红挂彩,最起码也得扯一块红布。
吴家沟的村民现在只顾着开心,吴全友说什么都能同意。
那就去扯一块红布!
吴全友兴高采烈的回家扯了一块红布。
那是他娶媳妇时候用的头彩,更是他媳妇用来压箱底的。
可他现在一高兴,哪还顾得上这些?
喇叭形的井口用石头垒好,又把红布压在石头上,这仪式就算完成了。
村民想喝口水,吴全友却清清嗓子,叫村民稍安勿躁,先让他讲两句。
男女老少呆愣楞的看着他,心想喝口水怎么也得开大会?
吴全友大手一挥,对村民的付出提出表扬,又宣布一下每天的打水顺序。
前前后后说了二十分钟,直到吴全友觉得嗓子发紧,这才意犹未尽的结束讲话。
在洪水之后,这是他第一次有机会发言。
这机会自然是难得。
算了。
既然大家着急,那就先喝水吧!
然而,就当众人围在井边的一瞬间,渗水的速度忽然变慢,哗哗的流水声也变小了。
只是几分钟的时间,水恢复了静止。
至少有两三分钟,现在没一个人说话,各个大眼瞪小眼,谁也不知道发生了啥。
半晌儿,不知谁冒出一句。
“水好像在变少。”
此话一出,众人的注意力才发生变化。
水呢!
好不容易打出水,现在又突然消失。
又有人喊了一嗓子。
“没挂红布,这水还有。挂上红布,啥都不剩!”
吴全友回头看看,没找到说话的人,但还是朝着身后喊了一声。
“谁在宣传封建迷信,别怪我翻脸!”
话是这么说,可吴全友心里也吃不准。
难不成,真是自己惹怒了某种东西?
这想法一出现,吴全友赶紧呸呸呸。
肯定是挖的不够深!
当下,吴全友赶紧召集人手,挖的不够就接着挖!
现在谁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按照吴全友的意思干。
……
而此时,陈东连接好的水管已经开始工作。
地下水强劲的水流顺着管道喷涌而出,大鼓的浪花直冲水库。
陈东和周晴站在岸边,眼看着水库的水在持续上涨。
成了。
终于成了!
陈东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到了这一步,才敢说水资源的事儿彻底解决了。
周晴小声跟陈东说,今天早上出门倒泔水的时候,听见村民说,挖出来的井水好端端的就消失了。
据说,挺诡异。
陈东一愣,随即就笑了。
那水不是平白无故消失的,而是被陈东截断的。
陈东这一条管道,把自由流域改为直线流域,原本四面八方流淌的水,只往水库的方向走。
而吴全友本来就是挖出一个分支,水流本就不多。
换句话说,即便没有陈东,这一点水也用不了多久,早晚都会干涸。
陈东只是加快了一些速度罢了。
水,旱灾之年的头等要事。
陈东靠着一身能耐,一刀斩断吴家沟的水源。
而在整个过程里,陈东没露一面。
吴全友乃至整个吴家沟,都不知道这背后的原因在哪。
这一次,陈东算是出了一口恶气。
自从陈东有了记忆,家里始终被整个吴家沟欺负。
这么多年了,也该有报应了!
……
吴全友还在带人苦哈哈的挖井,村民眼巴巴的盼着早点把水挖出来。
陈东也陷入新的烦恼。
他烦恼的是,水太多了,多到用不完。
水库的高度是有限的,水太多就会对附近产生威胁。
一旦失控,最先遭殃的就是陈家。
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把水流分散开,把各个分散的水路管道连接成水路网。
有了之前的经验,一切都变得容易。
转头,陈东又构思了新的图纸。
之前,水库是终点站,所有的水都会被归结到这。
不过,现在他要把终点站变成核心枢纽。
水从地下河涌上来,先到水库,再通过其他管道连接,分散到各个需要水的地方。
这就是核心供水法,以后的自来水公司用的都是这个办法。
陈东粗略划分一下,现在用水多的有几个地方。
最多的就是阳光房。
阳光房下面有个蓄水池,这是维持阳光房的命脉。
之前农作物少,用水量也少,可现在不一样了,农作物数量明显增加,用水量也随之扩大。
这第一条管道,就铺到蓄水池下方。
剩下的两条,一条连接玉米地,一条连在院子里。
本来陈东是想做出一套自来水管路,可手里没有铜,用铁打出来的水龙头很容易生锈。
为了加快进度,陈东只能暂时放弃这个想法。
院子里的这条水管最关键,这将会解决一家人用水的问题。
只要这管子接上,用水就不是问题。
至于这出水口的开关,陈东依然选择用铁板在源头处阻挡。
抬高铁板,水流加大。
放下铁板,水流减缓。
而铁板的另外一端,则用一根长长的麻绳穿过去,家里想用水的时候,远程把麻绳拉起来就好。
在这个年头,这已经算是初代远程操控了。
陈家的院子里有水了,这又把吴家沟的人狠狠刺激一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