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说着,皇上大步走进瑶华宫,听闻小翠所言,笑着接过话茬:“朕的子嗣,自然是聪慧过人。”说着,走到小翠身边,轻轻抱起小皇子。
皇上凝视着小皇子的脸庞,眼神中满是慈爱,思索片刻后说道:“爱妃,皇儿也出生有些时日了,朕思来想去,觉得‘睿渊’二字不错,‘睿’代表聪明睿智,‘渊’寓意学识渊博,希望咱们的皇儿日后能成为一个有大智慧、有大才学的人。爱妃,你觉得如何?”
苏瑶微微点头,眼中满是赞同:“皇上起的名字极好,睿渊,这名字蕴含着皇上对皇儿的殷切期望,臣妾觉得再合适不过了。”
皇上看着苏瑶,温柔地说:“爱妃,皇儿能有你这样贤良淑德的母亲,是他的福气。这些日子,你辛苦了。”
苏瑶轻声说道:“皇上言重了,臣妾身为皇儿的母亲,为他做这些都是应该的。能为皇上分忧,为皇家诞下子嗣,是臣妾的荣幸。”
这时,小皇子突然“咯咯”地笑了起来,清脆的笑声在屋内回荡。皇上和苏瑶对视一眼,也跟着笑了起来。
皇上抱着小皇子,轻轻地摇晃着,嘴里念叨着:“睿渊,我的乖皇儿,快快长大,将来成为我朝的栋梁之材。”
“皇上,往后的日子,还望皇上能多陪陪皇儿,教导他成才。”苏瑶轻声说道。
皇上点头道:“爱妃放心,朕定会尽到父亲的责任。”
苏瑶应道:“臣妾明白,臣妾会用心教导睿渊,定不负皇上所托。朕有时难免分身乏术,还得靠爱妃你多多照顾皇儿。教导皇儿。”
苏瑶应道:“臣妾明白,臣妾会用心教导睿渊,定不负皇上所托。”
说罢,苏瑶像是想起什么,嘴角泛起一抹浅笑,对皇上说道:“皇上,前几日,倒发生了些趣事。小翠给睿渊换尿布,刚换好,这小家伙就尿了小翠一身,那模样逗得臣妾直乐。”
皇上也跟着笑出声:“看来朕这皇儿,打小便有股子调皮劲儿。”
苏瑶轻轻点了点睿渊的小鼻子,继续说道:“还有一回,奶娘来喂奶,睿渊吃得正香,突然就松开嘴,对着奶娘咯咯笑,奶水流得嘴边都是。”
皇上笑得更开怀了:“朕的睿渊这般活泼,日后定是个有趣的性子。爱妃,你月子里也莫要太操劳,这些琐事,让下人们多看顾着些。”
苏瑶微微摇头:“臣妾不觉得操劳,看着睿渊一天天成长,臣妾心里满是欢喜。况且有小翠她们帮衬着,臣妾也轻松不少。”
日子就在这充满欢声笑语与温馨的氛围中悄然流逝,转眼间,睿渊就到了满月之时。
瑶华宫从几天前就开始忙碌起来,小翠指挥着宫女太监们布置宫殿,挂上喜庆的红灯笼,摆放着各种精美的糕点和果品。内务府也送来了许多珍贵的贺礼,堆满了一整个屋子。
满月宴当日,皇宫内张灯结彩,瑶华宫更是处处洋溢着喜庆的氛围。
苏瑶早早起身,在小翠的精心伺候下,盛装打扮。她身着一袭绣满金线的红色宫装,整个人看起来雍容华贵。她看着摇篮里咿咿呀呀的睿渊,眼中满是慈爱:“渊儿,今日是你的满月,可要乖乖的。”
“小翠,你瞧这孩子,今日满月,愈发精神可爱了。”苏瑶抱着睿渊,轻轻逗弄着。
小翠在一旁笑着应道:“那可不,咱们小皇子天生就是个有福相的,日后定有大造化。”
苏瑶微微点头,目光温柔地看着睿渊:“这些都是托皇上与太后的福,咱们睿渊可要争气些。”
不多时,皇上与太后携手而来。身后跟着皇后和一众妃嫔。
“臣妾见过皇上、太后、皇后。”苏瑶连忙行礼。
太后笑着上前扶起她:“苏妃快免礼,今日是哀家的乖孙满月,这孩子生得虎头虎脑,瞧着就有福气。”
苏瑶抱着睿渊,屈膝行礼:“多谢太后夸赞,皆是托了太后与皇上的洪福。”
皇上走到苏瑶身边,轻轻握住她的手,抚摸睿渊的小脸低声道:“爱妃,辛苦你了。”
随后便是抓阄仪式,宫人们在桌上摆满了各类物件,有笔墨纸砚、算盘、玉玺模型、刀剑玩具等等,寓意着不同的前程与志向。
小翠将睿渊轻轻放在桌前,众人都屏气敛息,目光紧紧盯着小皇子。睿渊瞪着圆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看着眼前琳琅满目的物件,小手在空中挥舞了几下,随后一把抓住了那支毛笔。
周围顿时响起一片赞叹声,太后笑得合不拢嘴:“这孩子,抓了毛笔,看来日后是个爱读书、有学识之人,必能成大器。”
皇后在一旁也跟着附和:“太后所言极是,小皇子如此聪慧,想必日后定能在文治上有所建树,为皇上分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