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一世,为的不过是一个名声。
王朝千年,世上除了虚无缥缈的仙人之外,又有何人能够长视久生?
再说那仙人,又有谁见过,不过都是话本中杜撰出来的罢了。
强如天师,其寿不过三百六十载!
朕不信长生,朕只想在史书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不知谢卿可愿助朕!?”
闻人承武直起身来,目光灼灼的盯着谢荀。
这一刻,他不再是割稻子的老农,而是坐拥天下半壁的帝皇!
“若陛下真的做到善待天下百姓,草民自无不可!”
谢荀也是停下了手中的动作,同样挺直腰板,脸上满是真诚。
不过就是想借亚圣的身份,好对北齐师出有名罢了。
若眼前这皇帝真能信守承诺,那这个名头,借了又有何妨?
“好!朕果然没有看错人。”
闻人承武欣慰一笑,顿时感觉整个人都轻松了许多。
随后他身上的气质一变,再度从睥睨天下的皇帝,变成了田间老农。
两人再度弯下腰,继续割起了水稻。
其他皇帝子弟看的是一脸懵逼。
怎么皇上和亚圣忽然挺直了起来,又忽然弯腰了下去?
以他们的武功境界,按理说不可能会累啊!
自始至终,谢荀和闻人承武的谈话内容,就被秘术遮掩了起来。
除了他们两个之外,其他人一概不知他们谈论的内容。
“朕从老四口中听说了谢卿武道一说。
武道永无止境,世间之事亦无尽头,此话朕甚至认同。
封王一事,既然谢卿坚持亚圣之名,不如王位之名,便为‘亚武’如何?”
闻人承武将已经思考了许久的王位之名说了出来。
“亚武王!”
谢荀将这个名字念叨了几遍,越念越发的觉得满意。
“那草民便谢陛下隆恩了!”
“谢卿既然已经接受,怎还能自称草民?”闻人承武提醒道。
“臣谢陛下隆恩。”谢荀心领神会,随即回道。
“既如此,朕有一事想要托付亚武王。”
见谢荀改口,闻人承武心中十分满意,随后便说道。
“回陛下,臣虽领亚武王之名,但自小于江湖中逍遥惯了,朝堂之上的诸多事宜,臣不愿插手。”
还没等皇帝说出事情是什么,谢荀便连忙说道。
他接受王位,只是想让大康到时候攻打北齐时师出有名,不是想到朝堂干活啊!
“亚武王多虑了,朕自然知晓你向往江湖。
但朕想托付一事,与天下百姓有关!”
闻人承武早就猜到了他会有这个反应,于是不慌不忙的说道。
“与天下百姓有关?还请陛下明言!”
“朕想让亚武王监察朝廷百官,若有贪官污吏,一旦证据确凿,皆可先斩后奏!”
闻人承武双眼微眯,眼眸中闪过一丝杀意。
听了这话后,谢荀愣了一下。
他是怎么也没想到,皇帝托付他的事情,居然是这种事!
“陛下便这么相信臣?就不怕臣滥用这监察百官的权力么!?”
沉默少许,谢荀将心中的疑问直接说了出来。
“朕相信的并非是亚武王,而是亚圣!”闻人承武微微一笑。
“嗯?”
谢荀不由得皱眉,这话是什么意思?
亚武王和亚圣,不都是他么!
这两者又有何区别?
“听闻谢卿当年委托神锻门,打造一把能够承载香火神力的神剑!?”
“确有此事。”
谢荀点头,不知道皇帝忽然提起这件事是为什么?
神剑!
香火!
亚圣!
这六个字在他的脑海中闪过。
下一刻,谢荀恍然大悟,好像想通了什么。
顿时便明白,为什么皇帝说他相信的是亚圣,而不是自己的缘故了!
“谢卿是个聪明人,若朕说相信的是你,你心中定然不信。”
看他这一副模样,闻人承武便知道,他这是想明白了。
“不错!”谢荀点头。
“朕久居宫中,虽然知晓谢卿种种事迹,亦明白谢卿既重义气,又重天下百姓。
但朕为帝王,注定无法全然信任一个只见过一面的人。”
“陛下身系一国,如若错信一人,轻则朝堂混乱,重则民不聊生,臣明白!”
“谢卿明白便好!”
“朕虽不可轻易信任他人,但却可信任香火正神。
朕欲赐亚圣一道法眼,可监察文武百官。
若朝中有人以权谋私、犯上作乱、欺压百姓,无论官位大小,皆可斩之!”
法眼,三大神眼之一!
独属于王朝,与王朝气运绑定,只有在朝为官、且被气运认可的人才可学会、使用,可辨事物真假对错!
而香火正神,本就是得到了朝廷气运认可,为其熔炼万民香火愿力。
而封谢荀为王,也是为了满足在朝为官这一项。
香火正神因百姓而成,对百姓而言乃是绝对的公正严明。
由祂来行使监察百官的权力,闻人承武是再也放心不过的了!
“陛下圣明,不过这法眼乃是三大神眼之一,想要将其修成必定十分艰难,臣心中并无将其修成的把握。”
谢荀微微点头,随后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谢卿不必担心,朕身为一国之主,只要朝中有人修成法眼,朕亦可调动法眼。
若是以消耗气运为代价,便可凝聚出法眼,融入谢卿神剑之中!”
闻人承武摆摆手,随后说道。
“消耗气运!这....”
“若是换做数年前,此事朕确实无法下定决心。
不过自从谢卿献上神稻之后,我大康气运每日都在上涨!
凝聚法眼的消耗,不过只是占气运上涨的三成罢了,不碍事。”
闻人承武笑着说道,打消了谢荀心中的疑虑。
“既如此,臣自当领命!”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谢荀也是答应了下来,不再推脱。
随后两人不再言语,继续加快速度割水稻。
毕竟,天就要黑了!
终于,在谢荀和哮天的加入下,他们赶在了天黑之前,将这一块地的水稻全部收齐。
“对了,谢卿神剑可有名字?”
稻田边,闻人承武正用清水洗去手上的泥土,随即问到这件事。
“此剑名为黎民!”
谢荀一边洗手,一边回道。
“黎明?破晓之黎明,倒是一把希望之剑!”
闻人承武微微点头,觉得这个名字还行。
“陛下听错了,并非是破晓之黎明,而是百姓之黎民!”
谢荀不由得脸色一黑,难道自己说话真的有口音吗?
(第二章在码,这段时间都比较忙,第二章基本写完都在十二点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