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迅速依荀彧之计,兵分两路,一路由于禁率领,绕道张羽军后方,打算趁其不备,发动突袭;另一路由曹操亲自率领,从正面稳住阵脚,吸引张羽军的注意力。
于禁领命后,马不停蹄,带着麾下精锐,沿着偏僻小道,快速行军。他们避开了张羽军的耳目,悄然接近张羽军后方。
此时,张羽军的主力都集中在前方与乐进、李典对峙,后方防守相对薄弱。
而在正面战场,曹操不断地派出小股部队骚扰,佯装进攻,实则是为了拖延时间,等待于禁的消息。
吕布见曹军这般举动,心中生疑,对诸葛亮说道:“军师,曹操这打法有些奇怪,莫非又有什么阴谋?”
诸葛亮神色凝重,仔细观察着曹军的一举一动,沉思片刻后道:“恐怕曹操已另有打算,我们需防他从后方偷袭。”
于是,诸葛亮立刻让成廉分出一部分兵力,加强后方的防御。
这边成廉刚调派人马,后方就传来喊杀声。
于禁的部队如神兵天降,直扑张羽军后营。负责后方防守的士兵虽奋力抵抗,但由于兵力悬殊,渐渐抵挡不住。
好在成廉及时赶到,他挥舞着大刀,冲入敌阵,与于禁展开了激烈的厮杀。
曹操见后方得手,知道时机已到,亲自擂鼓助威,命令正面的曹军全力进攻。一时间,战场上硝烟弥漫,杀声震天。
吕布独臂手持方天画戟,冲锋在前,与曹军展开殊死搏斗。
张羽也不甘示弱,带领着亲兵,在战场上左冲右突,试图冲破曹军的防线。
诸葛亮站在高处,冷静地指挥着战局。他一边观察着战场形势,一边调兵遣将,应对曹军的进攻。
他看到成廉与于禁陷入苦战,便派高顺前去支援。
高顺率领着陷阵营,如同一把利刃,插入曹军后方,打乱了夏侯惇的阵脚。
此时,战场上局势胶着,双方都伤亡惨重。
曹操望着战场上的惨状,心中有些动摇,他对荀彧说道:“这场仗打得太艰难了,我们是不是该暂且退兵,从长计议?”
荀彧却坚定地说:“主公,此时正是关键时刻,我们若退兵,之前的努力就白费了。张羽军同样损失不小,只要我们再坚持一下,定能取胜。”
曹操听后,咬咬牙,决定继续战斗。
而在另一边,吕布也在与张羽商议对策。吕布说道:“羽儿,这曹操果然难缠,我们该如何是好?”
张羽看向诸葛亮,问道:“军师,您有何良策?”
诸葛亮微微一笑,说道:“曹操虽有援军,但我们也并非毫无胜算。如今曹军后方已乱,我们可集中兵力,先击破曹操的正面部队,再回过头来收拾于禁。”
众人听后,都觉得此计可行。
于是,吕布、张羽、成廉等人率领着张羽军的主力,向曹操的正面部队发起了最后的冲锋。他们如饿狼般勇猛,不顾曹军的箭雨,奋勇向前。
曹操见势不妙,想要撤退,但退路已被张羽军截断。
就在曹操陷入绝境之时,突然,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原来是曹仁率领着主力军赶来回援。曹仁的到来,让曹操看到了希望,他重新振作起来,指挥着曹军与张羽军展开了新一轮的厮杀。
战场上,刀光剑影,血肉横飞,双方都杀红了眼。这场战斗,爆率最高。
张羽嘴角泛起一抹残忍的笑容,他冷冷地对宋宪下令道:“速派得力之人将许褚那厮的头颅呈给曹操老儿,我倒要看看这老贼见此会作何反应!”
宋宪不敢怠慢,赶忙挑选了一名身强力壮且行事机灵的心腹士兵,命其携着许褚的首级速速前往曹军营帐。
那名曹军兵士怀揣着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布包,一路疾驰,终于抵达了曹操所在之处。当他恭敬地将布包递到曹操面前时,曹操心中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
颤抖着手,曹操缓缓揭开布包,刹那间,一颗血肉模糊的人头映入眼帘——正是许褚的首级!
“啊!”曹操发出一声凄厉的怒吼,双眼瞬间变得通红,仿佛能喷出火来。他猛地抽出腰间佩剑,手起剑落,可怜那送首的曹军兵士甚至来不及求饶便已身首异处。
然而,曹操的怒火并未因此平息,反而愈发狂暴起来。他只觉得头痛欲裂,眼前一阵发黑,身体摇晃几下后,竟直直地从马背上栽落下来。
一旁的曹丕见状大惊失色,急忙飞身下马,一个箭步冲上前去,紧紧地抱住了曹操。只见曹操面色苍白如纸,额头上豆大的汗珠滚滚而下,口中还不停地喃喃自语着什么。
曹丕心急如焚,一边高声呼喊着军医前来救治,一边小心翼翼地搀扶着曹操返回营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