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父看着在座的人,宣布道:“现在圆规山上的野兽,应该已经被清理干净了。”
“估计最近这几天上山找粮食的人会非常多,我决定咱们暂时先避开这些人,等上山的人少了,再去死人山上开荒。”
宋宣眉头微微一皱,不太赞同他的意见:“爸,太迟了吧?”
“现在天气越来越冷了,如果再等下去,等山上的土地都冻上了,就不好开垦了。”
一直拖延下去,也不是办法。
开荒时间拖得越久,后面遇到的困难就越多。
而且,如果接下来再出现其他变故怎么办?
总不能因为怕被人发现,就干脆不开荒了吧!
他空间里虽然有粮食,但是他不可能拿出来分享。
宋家人想要在饥荒中不饿肚子,只能自己开荒种粮。
“……”
宋友军沉默了片刻,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他叹了口气,无奈地说:“可是,我们全家人一起出动,目标太大了,很容易被人发现。”
宋宣觉得宋父有些过分小心,回答道:“爸,其实您不用有这么多顾虑,我们跟那些上山找粮食的人时间是错开的。”
“他们一般在天黑前就下山回家了,不可能再山上过夜。而我们是在天黑之后才上山去开荒,遇见其他人的可能性不高。”
“……”
宋友军拧着眉头,没有说话似乎陷入了思考。
宋宣见他迟疑不决,继续说:“况且,我跟猎人聊天的时候,向他们打听过一些消息。他们没有去死人山打猎,那个地方有许多诡异的传闻。”
“大家畏惧死人山,去那里的人也比较少。”
“猎人因为那些惊悚的传闻而放弃了捕杀死人山上的动物,在众人看来那里可能存在很多野兽,山上隐藏的危险也比较多,对人们来说未知才是最可怕的。”
“这样一来,敢去名声在外的死人山的人就更少了。”
“那些捕风捉影的传闻传了几百年,偏见在人的心中早已经根深蒂固,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
“别人眼中不可深入的禁地,就是我们最安全的开荒点。”
“今天下午您去买野猪肉的时候,可以留下来跟猎手们聊聊天,他们可能会让大家不要去那些地方。”
宋友军看着小儿子认真的表情,没有一口回绝,“你让我好好想想。”
小孩子说话张口就来不用负责任,但他们大人需要考虑现实问题,每一个关于家庭未来的决定都至关重要。
若是被人发现后果不堪设想,他们再怎么谨慎都不为过。
-
“爸,你就跟我讲讲,这肉到底是怎么买的呀?说不定我还能从中找到点空子钻。你看咱家都多久没吃肉了?我都快馋死了!”
宋明咽了咽口水还没死心,不想听见关于开荒的事情,主动岔开话题。
腊肉白菜炖粉条根本算不上肉菜,里面就放了两片腊肉。
这两片腊肉还被继母切成了肉沫星子,菜里除了有股肉味,连肉影儿都看不见。
宋贵同样对开荒这件事情深恶痛绝,听到大哥的话,也跟着附和道:“是啊,爸,你快给我们讲讲吧!”
他不由得地咽了咽口水,如果自己买到了肉,多吃几块不过分吧?
宋友军心烦意乱,两个儿子的话在他听来简直就是火上浇油。
他没好气地吼道:“吃吃吃,就知道吃,一个两个老大不小了,能不能长点心帮家里分忧?不能你们就给我闭嘴,安静点行不行!”
“……”
宋明和宋贵被父亲这么一吼,顿时吓得不敢吭声了,心里虽然觉得委屈,但也不敢再多说一个字。
王博生看到这一幕,瞬间便打消了询问的念头,免得自己也被继父责骂。
“老大,老三,你俩伤养好了吗?”
宋友军压力山大,心里很不痛快,看向两个儿子询问道。
“没呢,我觉得还需要再养些日子,这样不会留下后遗症。”
“是啊,我伤口处还隐隐作痛,使不上力,身体可难受了。”
宋明和宋贵心中咯噔了一下,忽然有种不好的预感。
宋友军一个字都不信,可能有但没有他们说的那么夸张,淡淡地睨着两人说,“我看你们兄弟俩精神状态好得很,吃嘛嘛香已经养好身体了,那就听小宣的吧。”
“这几天我们可以选个日子去开荒,算了明天就去开荒,你们提前做好心理准备,到时候别唉声叹气满腹牢骚,我听了心烦气躁会打人。”
“今天上山的人多,咱们就不去凑这个热闹了。”
宋友军觉得小儿子说的有道理,算了若是开荒被人发现了,就说他们也是上山去找粮食吧。
-
“……”这开荒是非开不可吗!
宋贵心里郁闷不已,于是化悲愤为食欲,开始疯狂往自己碗里夹粉条。
宋友军见他那副要把粉条一顿吃光的馋鬼样儿,脸色漆黑,拿筷子打了一下宋贵夹菜的手。
“……”
宋贵摸了摸打出红痕的手背,撇撇嘴心里有些委屈,只好闷头干饭。
宋明小心翼翼地看着父亲,犹豫了一下,还是鼓起勇气说道:“爸,我们全家都要去山里开荒是不是应该给每个家庭成员买一双解放鞋啊?”
“咱们每天都要上山干活,穿布鞋的话太费鞋了。家里人多也没有那么多布来做鞋,买布鞋穿也不划算……”
宋友军听了大儿子的话,意外地看了他一眼,看来他的批评教育还是有效果的,这不他立马对开荒的事情上心了。
他心里觉得特别欣慰,考虑了一会儿说道:“嗯,这个倒是不急。”
“买解放鞋需要鞋票,没那么容易买到。你们俩不是都有解放鞋穿吗?我前些年给你们买的,应该还没坏吧,可以继续穿。”
“……”
宋明听见父亲提到解放鞋,心里不禁咯噔了一下,有些心虚地回答:“爸,我脚长大了,之前的解放鞋已经穿不下了。”
宋友军眉头微微一皱,转头看向宋贵,问道:“老三,你的鞋子也穿不下了吗?”
宋贵被父亲这么一问,心中有些慌乱。
他和哥哥之前不想便宜了小弟,就把不合脚的解放鞋卖掉换钱花了,故作镇定地回答道:“嗯……我的鞋跟哥的一样坏掉了,我们房间太小,不想占用空间就随手扔掉了。”
-
“我看你是脑袋坏掉了,鞋坏了可以找修鞋匠修补,谁让你们就这么扔了!”
宋友军听到宋贵的解释后,心中怒火熊熊,难以置信地看着他们。
一双解放鞋正常情况下,修修补补可以用五年甚至更久。
如果经常从事体力劳动,鞋底会磨损得比较严重,频繁修补大概穿 3 年便需要更换新鞋。
每个人的鞋子都是修修补补穿好几年,直到实在无法修补才会舍弃。
可这俩孩子倒好,鞋子有问题就扔了!他俩也没干什么重体力活儿,鞋子哪里会磨损的这么严重?
不爱惜物品就算了,还这么浪费东西,真是好日子过多了,把人给惯坏了!
“买什么鞋?我不给你们买鞋,你们俩自己攒钱去买解放鞋!”
宋友军越说越气,声音不觉提高,“我先给你们弟弟妹妹买,你们没鞋就打光脚吧!反正山上只有石子没有钉子扎不坏人。”
他觉得自己对老大和老三已经够好了,给他们买了好几双解放鞋,可这俩孩子却毫不珍惜,这么快就把鞋子弄坏了。
难怪小宣以前穿的都是补丁布鞋,他还以为宋宣娇气不喜欢穿鞋底硬的解放鞋。
“……”
宋明和宋贵听到父亲的话,低着头默默吃饭,吓得连大气都不敢出一口。
一双鞋搭上鞋票需要花6块钱,他们有钱也不舍得花在这上面。
当初他们为了不便宜宋宣,四块钱就把鞋子出了,花六块买新的这不是要他们命吗?还不如打光脚呢。
-
宋秀看到哥哥和弟弟满脸抗拒,心里也开始发愁。
干农活儿从来都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这一点她深有体会。
以前在学校上劳动课,班上人多宋秀还能划水偷一下懒。
但是帮自家干农活,那可就不一样了,偷懒?想都不要想!
父亲肯定会提前给他们分配好每个人需要完成的劳作任务,她根本就没有任何偷懒的机会。
“小宣,博生,我先给你俩买。”
宋友军看着宋宣和王博生,微笑着说道。
宋宣拒绝了:“爸,你先给哥哥姐姐买吧,我最后买也没关系。”
他以后不打算经常上山,所以胶鞋还是留给家里更需要的人使用吧。
宋友军听了小儿子的话,心里不禁一软。
他觉得这孩子真是太懂事了,看着宋宣的眼神中充满了慈爱:“好孩子,你不用这么委屈自己。”
“我以前给你大哥、三哥买了几双解放鞋,本来是想着等他们穿不了了,就可以留给你穿。”
“谁知道这两个败家子,一点都不知道爱惜鞋子,穿了就扔了让你没穿上胶鞋。”
宋友军不知道宋宣心中真正的想法,他还以为这孩子是为了顾全大局,才会主动放弃先买解放鞋的机会。
-
这个年代,无论是衣物还是日常用品,只要没有坏到底,都是大的用完后再传给小的继续使用。
宋友军也是穿哥哥衣服长大的,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妥。
最近小儿子抱怨说,他从小到大没有穿过一件新的衣服,也没有穿过一双全新的鞋子。
宋友军才开始反思自己,意识到自己这样的做法,对宋宣来说确实很不公平。
宋宣:“……”问题是他真的不需要啊,有了解放鞋他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开荒!
面对宋父迟来的愧疚,宋宣有些无奈,解释道:“爸,胶鞋防滑能力强,更有利于开荒。你还是给哥哥姐姐买吧,我真的不着急。”
“晚上我还要上晚自习,有时候下课很晚,可能都没办法上山帮家里干活。买了新鞋却用不上,这不是一种浪费吗?”
“……”
宋宣的这番话让宋明的脸,瞬间变得青黑。
他早就料到宋宣提议开荒并不是出于真心,没想到他竟然打着这样的主意,让他们去干活儿他自己在家享福!
-
“……”好阴险的老六!
宋贵恍然大悟,难怪小弟这么积极地撺掇父亲去山里开荒,原来真正开荒需要下苦力的是他们,宋宣只是动动嘴皮子而已,简直不要太轻松。
王舒华和宋秀的脸色都有些阴沉,大家一起干活虽然辛苦,但至少每个人的待遇都是相同的,没有人会觉得不公平。
可是,一旦有人脱离了队伍,过着轻松惬意的学习生活,而他们却苦哈哈的在山上开荒种地,这种落差就会无限放大,让人心里很不舒坦。
宋秀心情糟糕,审视着宋宣,急切地追问道:“小弟,你以后不去山上开荒吗?”
宋宣见众人神色各异,显然对他的“特殊”待遇感到不满,心中十分平静,并不后悔自己提前说出来,淡淡地回答:“要去的,我有空就去帮忙。”
他们迟早会知道自己去的少,宋宣若是不说清楚,宋父就会给他买解放鞋,买了解放鞋自己不去开荒,原主这些哥哥姐姐肯定会嘀嘀咕咕。
解放鞋算是当前比较时髦的鞋子,宋宣觉得布鞋穿着比解放鞋舒服。
宋宣宁可穿普通布鞋,也不想穿闷气的胶鞋,所以还真不是为了一双解放鞋就愿意上山吭哧吭哧开荒垦地的人。
几个孩子脸色都有些糟糕,宋友军看在眼中却没有放在心上,“吃饭吧,小宣现在是学生,学习才是最重要的,去不去山上都没关系。”
他本来就没指望宋宣每天去山上报到,宋宣不去山上并不是他的本意,而是因为不可抗力的因素。
宋友军也相信儿子不是有意要算计大家,他提议开荒真的是为了解决家里的粮荒危机,只是开荒时间跟他们学习时间冲突了而已。
宋明等人:“……”
父亲他果然偏心,这是他们父子俩提前商量好的吧?
他们傻傻地被蒙在鼓里,什么也不知道,难怪被父亲教训的人只有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