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沅二国同时收到真国,燕国两国的国书。
如今外面齐国灭楚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该如何决断他们早就已经有了准备。
几乎没有太过于耗时。
两国使臣就得到了他们最满意的答案。
宁沅两国同意和真国,燕国联合在一起,并且在半个月后,共同相聚于真国。
共议联盟之事!
宁国和沅国的皇帝也不是傻子。
在这个节骨眼如果还犹豫不决,那等待他们的只有和楚国一个下场。
多少年来,都是诸国并立,你强我弱,我弱你强,这都在接受的范围内。
如今李熠直接灭了楚国,这种举动着实是将他们吓到了。
燕国皇帝明白的,他们自然也明白。
如今的齐国军力已经毋庸置疑登顶取代了曾经的老牌强国赵国。
虽然齐赵间最近没有开战。
但是光从战绩上就能看的出来,漠北之战,灭楚之战。
齐国在李熠的带领下军力强盛,好勇斗狠!
可以说这场战争是让他们彻底看清了李熠的本性!
历史上唯一一次四个国家联合,在李熠的逼迫下,以一种惊人的速度达成了初步合作,再细致的就要等他们四人会面后,再做决定。
究竟是攻还是守,还是要借助大势逼迫李熠低头将楚国让出来。
将会面地点放在真国,也是各项考虑之下而形成。
真国和宁,沅,燕都接壤,同时又和楚地接壤,对于各国国君安全性有保障的同时,还能直观的感受到如今楚地的情况。
可惜诸国国君不知道的是!
在他们同意联盟的那一刻,情报就已经开始朝着赵国传递。
与此同时,燕国太子也是悄然的带领几个护卫踏上了前往赵国的路程,为了以防万一,燕帝将他的贴身护卫,大内第一高手,燕国的武道宗师派去保护太子。
诸国国君会面固然也有危险,但是相比来说,太子进入危机四伏的赵国,更胜一筹!
同时也能看的出来,燕国的皇帝对于他这位太子喜爱。
整个天下都因为李熠的一个动作而变得激荡起来。
七天后。
赵国。
丞相府。
曹阿瞒,魏小贤两人汇聚在一起。
曹阿瞒看完各地送来的信后,面色着急,“督公当尽快将这些信传递给殿下。”
魏小贤淡然摆手,“这些信在拿到手的一瞬间便已经拓印两份,一份在你我的眼前,另一份已经快到殿下的手中!”
听闻此言,曹阿瞒重重的呼出一口气,同时眼眸中闪烁着兴奋之色。
大争之世降临,诸国的压力固然庞大,但这何尝不是机会?只要殿下能够压的过四国,那么这天下将只有一个皇帝,殿下将建不世之功!
“这燕国太子倒是有几分胆气,既然敢来,那就别让他走了!”
曹阿瞒看到燕国送来的情报,露出一抹诡异的笑容。
这燕国太子的确算得上是有能力有魄力,但彼之英雄就是吾之死敌,他越是英明,那就越不能让他活着离开。
曹阿瞒将所有的信汇聚在一起后,站起身凝声道。
“督公,这段时间,你我当全力准备,必定要让殿下没有后顾之忧!”
打仗军队的勇猛固然重要,但是粮饷辎重和情报同样重要。
他虽然如今手中没有大军,但是作为赵国的丞相,他能做的就是准备好充足的粮饷,用来供应大军,确保各路大军的后勤无碍。
当然,李熠并非只有赵国,还有齐国可以支持,但曹阿瞒不管那些,他要做的准备就是,即便李熠没有齐国,就单一个赵国也能支撑的起来。
“自当如是!”
魏小贤起身点了点头。
“那就准备吧!”
曹阿瞒双目中闪烁着精光,榨干赵国的底蕴供养李熠打一场倾天之战,建不世之功,值得!
哪怕他曹阿瞒背负赵地无数百姓的骂名,也值!
两人匆匆离开后,都开始着手准备起来。
……
楚国。
皇城。
情报势力的发达在此刻体现的淋漓尽致,魏小贤和曹阿瞒看的那份情报已经出现在李熠的手中。
各地负责联系使臣的探子在取得情报后,就一式两份密封发出。
李熠翻阅着手中的各国情报脸上露出一抹讥讽之色。
自己还没有对他们动手呢,他们却先汇聚在了一起。
楚云岚看到这些内容,绝美的面容上露出些凝重,四国联合在一起对于她来说,还是有些压迫力。
“殿下,如今灭楚已经引起他们的警惕,我们若不然先稳住他们......”
楚云岚话音未落便被李熠摆手打断。
“国君会面,这种事情怎么能少的了孤呢?既然他们想碰面,那孤也去和他们见一见!”
闻言。
楚云岚的面容陷入愕然当中。
李熠去见他们????
不是,人家联合起来是商量对付李熠,然后李熠也去参加?
她感觉自己的大脑都有些转不过来了,想象到四国国君见到李熠时的场景......
那很有生活了。
“来人,传张休矣!”
李熠站起身将手中的这些信放下。
本来他就准备是去真国去搞武库的人,如今得知诸国国君要在真国会面,这不是恰好都赶在了一起,这么大的热闹,他怎么能不去凑一凑呢?
说完,李熠低头将关于燕国的那封找出。
不请自去自然是要带礼物的,而他要带的礼物就是燕国太子。
这件事让张休矣干再合适不过。
张休矣入宫后按照李熠的命令立刻动身,现在他完全已经将自己当成李熠的手下,之前他认为自己的实力足以有傲气的资本。
但见到那位元霸后,他就沉默了。
就自己这点实力,在人家那,能接下三锤子,都算得上是自己命硬,如今李熠有势力有运气,张休矣已经准备将所有的宝都押在李熠的身上。
此刻他身处历史的洪流当中,正在见证着一个传奇的诞生,等将来李熠功成,那史书之上说不得也有他张休矣的只言片语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