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
魏征并未给李世民任何回旋的余地,他的每一句话都如同一柄锋利的剑,直指李世民的内心。
正当李世民打算找个借口来推脱时,魏征急忙说道:
“陛下,今日上朝为何迟了半个时辰?”他语气中毫不掩饰的不满,让全朝的气氛骤然变得凝重。
李世民面对魏征的直接质询,面露一丝尴尬,但他仍不失礼貌,微微一笑回应道:
“朕下次定当注意。”
尽管话语简短,却能够看出李世民的妥协和理解。
魏征显然不满足于这种敷衍,他接着语气严厉地说道:“皇上啊,您上朝迟到,实为对朝廷不敬,令大臣们失礼,令社稷受损,亦令先皇蒙羞!”
这番话如同雷霆炸响,震得朝堂之上气氛愈发沉重!!
他接着补充道:
“此事,皇上应当自省!”
魏征的话音落下,朝堂上顿时凝重了气氛。
文武百官们皆惊愕无比,眼睛几乎要瞪出眼眶。
几乎所有的大臣都觉得,魏征此举已然是胆大包天,竟敢如此当众指责李世民,甚至要求李世民当场认错。
魏征的胆气和直言不讳,令每一个在场的大臣都感到心中一惊。
李世民冷冷道:“你是皇帝还是我是皇帝啊?!”
这一句话,几乎是他内心的真实写照,他的耐性已然被消耗。
就在气氛几乎要达到最紧张的时刻,一名大臣连忙上前奏道:
“启禀陛下,魏征此举实属小题大做,哗众取宠,理应当廷杖二十,警示他人!”
此言一出,顿时引起了朝堂上一片喧哗,许多人表示同意,认为魏征太过于激进,甚至有些不顾场合!
然而,也有几位大臣显然觉得魏征的做法并非完全没有道理,纷纷站出来表示支持魏征的说法。
“皇上,臣认为魏征所言,理直气壮,不无道理!”
一名文官说道。另一位大臣也跟着附和:
“陛下,微臣恳请您听从魏征大人的忠告,这必定对大唐有益!”
这些话语虽然平和,但却带有明显的劝导和支持之意,让原本一触即发的气氛稍微缓和了一些。
面对众人的注视,李世民无奈地站起身来,他的脸色依旧平静,似乎并没有被魏征的指责过于激怒,反而更多的是反思。
他微微拱手,低头说道:
“各位爱卿,朕今日迟到,实乃对朝廷不敬,给大臣带来了不便,亦无意让社稷蒙羞,对先皇无意冒犯。”
李世民的声音庄重而诚恳,话语间似乎透着深深的自责与反思。
他稍微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
“朕当庭自责,定无下次!”
这番话显然是为了平息朝堂的风波,也彰显了他作为一国之君的宽容与大度。
即便面对如此严厉的指责,他依然能够在大庭广众之下展现出一个帝王应有的风度和气度。
魏征见状,也只是默然低头,没有再说什么。
毕竟,李世民已经公开承认自己的错误,这也是他所期待的结果。
大宋!
赵匡胤见此情形,忍不住发出惊叹:“这魏征,真是敢说任何话!”
他摇了摇头,显得有些愕然和钦佩:“当着满朝文武,竟然指责李世民!”
“而李世民胸怀宽广,不但未发火,反而赞同魏征,真乃一代明君!”
赵匡胤的眼神中透着一种深深的敬意!
他能够看出,魏征之所以如此直言不讳,必然是出于对国家的忠诚与对皇帝的期望。
赵匡胤如此一说,便扫视着身下的文官武将。
众臣顿时低下头,个个神色惶恐,生怕触犯了皇上。
赵匡胤此时并未再言语,而是静静地注视着他们的反应。
看到这一幕,赵匡胤心中有些失落。他不禁思索,如果大宋也有如魏征之人,是否大宋的命运就能有所改变?
这一刻,赵匡胤不禁为大宋的未来感到担忧。
他深知,魏征的直言不讳与李世民的宽容大度,虽然能在短期内缓解局势,但朝堂上的矛盾依旧潜藏在暗处。
若没有一个像魏征一样敢于直言的重臣,是否能够为大宋开创出一片新的局面?
这个问题,始终萦绕在赵匡胤的心头,难以释怀!
天幕继续说道。
【李世民虽不甚严于子弟或兄弟,然作为父亲,实为称职!】
【曾有一事,三品以上之官员遇越王李泰时,未下马行礼!】
【李世民闻之,疾召群臣,急进朝堂,想要示其教诲!】
画面上,李世民坐于龙椅,威仪尽显,目光锐利如剑,扫向下方的文武百官:
“隋文帝的儿子们当时可以无礼,我的儿子就不配吗?”
他的话语震动了整个殿堂,声音回荡在寂静的大厅内。
李世民的怒火扑面而来,语气中带着深沉的威压:
“若不是朕管教严厉,他们也能肆意羞辱你们!”
李世民护起儿子来,话语中透出帝王的威严。
他身上的气场让所有在场的人都不敢抬头直视,深知一言一行都可能激怒这位伟大的帝王。
举手投足之间,隐含着无可匹敌的力量和权威。
所有的大臣纷纷低下头,生怕一不小心便激怒了李世民的怒气。
然而,魏征并未畏惧,依旧迈步走向李世民,他的步伐稳健,毫不犹豫地走到李世民面前。
“三品以下的官员,谁敢轻视越王?!”
“陛下的臣子和陛下的儿子,地位理应相同!”
魏征的声音冷静而坚定,丝毫没有被帝王的威势所压倒。
他的话语如同一声惊雷,在这宁静的殿堂中爆发开来,带着不可反驳的道理。
“春秋时代,虽然君王派出的使节官职较低!”
“但在礼仪上,他们的地位高于封王,而君王也给予他们足够的尊重!”
“但如今……”
魏征没有停顿,话语迅速连贯而出,话锋一转,似乎要揭示出更深的道理:
“如今,似乎不应讨论为何越王不处罚文武官员,而该探讨的是如何尊重朝臣的道理。”
魏征的话如同连珠炮般接二连三地发出,每一句都发人深省。
李世民的心中开始有些动容,感到今天的魏征与以往不同。
虽然魏征的言辞不算过于激烈,却也不乏道理,听得李世民心中微微一震。
李世民没有想到,自己作为帝王的威严竟然在魏征面前显得如此脆弱!
仿佛他的所有权力都在魏征的一番话语下显得无足轻重。
然而,魏征的话锋并未停歇,他的声音更加坚定:
“既然陛下提到过往,那您可知隋文帝纵容儿子,放任其行为残暴且不礼,结果导致隋朝灭亡!”
这句话如同利刃刺入李世民的心中,提醒他历史的惨痛教训。魏征的话毫不客气,直指问题的根源。
“如今是大唐盛世,陛下是大唐之主,作为臣子,我魏征绝不会与昏君为伍!”
“我当初随您辅佐,正因为您是明君,能够为百姓着想,肩负责任!”
魏征的言辞更加直白,坦率中透露出对李世民的尊敬和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