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的爆发是猛烈的,只是谈不上突然。
就像别人拿着刀子冲进个别私牙中介的屋里,不用想都知道对方要干嘛。
这时候说一切都可以谈,刀子扎肉里了大喊认错,还来得及吗?
所以,劫掠了河东诸州的西夏枢密使李良辅,驻守在洪州城,眼看着大军开了过来,他并没有求援,也没有迎战,而是闭城避战。
甚至还亲笔写了免战牌,让人挂到城门楼上。
这个做法就比较复古了。
这其实就是李良辅的高明,他要挑动武洪的情绪值,让他将大军的体力消耗在洪州城。
你们不是擅长锁城吗?
来啊!
锁死老子啊!
只要拖到五月,进入雨季,随便几场雨下来,你们还拿什么打?
弓弦不软吗!
马蹄子不滑吗?
还有那些所谓的火炮,还能点着吗?
拖字诀,是李良辅相当擅长的,曾经一度拖垮了童贯大军的后勤。
“来了!来了!”
李良辅的亲随压低了声音,不敢表现出雀跃,生怕被对方发现。
“哼!御驾亲征又如何?真以为......”
李良辅嘴角扬起的面孔,忽然凝固下来,因为明军的军队在洪州城外三箭之地,并没有任何停留的意思,直接路过,朝龙州方向开了过去。
“不对啊!他怎么可能忍得住?!”
李良辅恨的牙根都痒痒,“他怎么敢将我这么大一个主将,西夏枢密使,放心的摆在身后?”
“有人来了!是骡子车!”
亲随立刻朝军队稍稍有些异动的位置一指。
果然,几架骡车偏离了行军路线,斜斜地朝城门楼这边奔了过来,溅起些许黄沙,却比大军开拔的气势显得弱了许多。
“或许是来招降的。”
李良辅嘴角再次扬起:“他明国官家也太看不起我李良辅了,有金吾纛旓,有亲王虎旗,有韩字、曲字、吴、鲁等大旗飘摇,如何就只来几架骡车,驮载些许宝箱,就想招降一国枢密使,还是主将?他们在想屁吃?!”
“枢密,他们卸了宝箱,大概只是见面礼?”
亲随手搭凉棚,“看来明国官家也是想要收买一下枢密的心,只是这么点东西,实在是......”
“不对!”
李良辅一摆手:“你们看那宝箱里的东西,散发着银子的光亮是不假,可那么大的银子,两个人不可能抬的动的。”
“据说中原那边有个大官,叫做张老财的,就喜欢将银子铸造成大的东西,还起名叫没奈何。”
亲随搜肠刮肚道:“许是为了彰显诚意,将银子铸成空心的,显得比较好看?”
“不太像啊......”
李良辅看着一箭之地开外,几架骡车、十来个人,摆弄几下,便朝自己这边举起了胳膊,像是在打招呼,可是又不摇晃。
“来,你们都过来,看看对面是什么意思。”
他找来附近站岗的亲随:“尽管中原换了新官家,总不能连习惯都换了吧?”
“不知道啊。”
“没见过。”
“或许是一种专门的术语?”
“放下了,就那么一挥手,谁知道什么意思啊?”
“诶?那玩意儿冒烟了,卧槽,什么逼动静......”
“打雷?要下雨了?!”
“呜——”
“砰!轰!咔!”
就在李良辅为首的守军奇怪之际,四发炮弹落在了城门楼上,着弹点有些散乱,却在第一瞬间轰碎了免战牌,旋即城门楼便垮塌下来。
有人甚至发不出哀嚎便已经死去。
李良辅穿着最精密的甲胄,碎石宛如冰雹般打在他身上,却也是忍不住踉跄后退,口吐鲜血。
“这什么情况?”
“入他娘,这必然是妖法!”
“快!快去请佛祖!”
因为西夏境内供奉着亚洲最大的室内木胎泥塑卧佛,且也比较崇佛,遇到难题第一时间就想到了佛祖。
“别劳烦佛祖了,快拖床子弩过来!”
李良辅扶着女墙爬起来,当即就要展开报复,只是之前准备避战,想要节省箭矢,又见对方有送礼的可能性,这才没动射程足有一百五十步的床子弩。
“枢密,弩弦被门楼盖给砸断了。”
亲随哀嚎的声音响起。
“我他......”
李良辅险些就下令开门去杀了那些人。
但为了国家,他选择了忍。
甚至嘴角泛起一个堪称残忍的弧度。
“驾!”
郓哥甩着鞭子,打一炮就跑,真刺激。
他才不管李良辅那边什么情况,他只是奉了官家的命令,将那免战牌打掉,只不过多用了几发炮弹而已。
但是!
李良辅在呕血三升之后,如何能忍受对方这样就在眼皮子底下行军?
“打开城门,城内五千擒生军每人两壶箭矢,全部发出!”
他继续又道:“令两万撞令郎自各村寨出发,延误和擅自退却者,杀无赦!”
抛开城门楼死伤不谈,另外诸多亲随领命出发。
很快,洪州城门大开,背足了箭矢的擒生军开始出城列阵。
而各个村寨的撞令郎,平时就是佃户,也会分到一匹小马驹,养大了会被回收,养死了要赔钱。
此刻五千擒生军摆开阵型,等撞令郎们纷纷骑马涌来,连个马鞍都没有,只在马背上铺一片麻布,配备一副马弓,便被擒生军兜着尾巴驱赶向前。
两万撞令郎足以铺天盖地,一望无际的架势,但在九万御营大军面前,还是不够看的。
当然,这些撞令郎本身就是去消耗明军的箭矢和体力的。
随着李良辅这边开始动作,其余村寨的撞令郎也被驱赶出来,这便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了。
等御营大军前行十几里之际,撞令郎就已经达到了六万之多,擒生军也有三万开外。
李良辅受了伤,没办法骑马,便弄了架马车,尾随在后方,随着哨骑不断奔来散去而下达军令。
“撞令郎每人十二支箭矢,射不完后退者斩立决!”
还没等开战,就已经斩首三百多撞令郎,其余炮灰为了争取生存空间,只能上前拼命射光箭囊里的箭矢。
但他们的弓对上如今的大名御营甲胄,只有靠近六七丈距离才能产生大杀伤力,至少能射穿甲片了。
只是,御营大军的弓弩也不是摆设啊?!
尤其是在边缘的明军,纷纷抛出拳头大小,冒着浓烟的霹雳火雷,在令人窒息的毒烟和剧烈炸响之中,撞令郎还是炸了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