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卿,朕知道这并非易事,你且详细说说遇到了哪些困难。”
他的声音尽量显得温和,张时已经是目前最得力的助手了,万万不能再打击他的自信心。
张时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缓缓说道:“陛下,如今最大的难题便是对这青霉素的认知太过浅薄。我们连最基本的观察工具都没有,无法知晓那青霉菌究竟是如何生长,又是怎样发挥作用的。”
“培养青霉菌时,臣尝试了各种方法,用发霉的面包、水果,可青霉菌的生长始终不稳定,时好时坏。”
“而在提取青霉素时,更是难上加难,没有合适的工具和方法,根本无法从那复杂的混合物中分离出纯净的青霉素。”
张时的话语中充满了无奈和无助,每一个难题都像是一座难以逾越的大山,横亘在他的面前。
刘据微微点头,目光坚定地说道:“朕明白,张爱卿,你不必过于自责,朕会全力支持你的研究,务必尽快攻克这一难题。”
随即刘据起身,又道:“带朕去你的实验室看看吧。”
张时领命后,心下诚惶诚恐,便引领着刘据前往太医署内那略显杂乱的实验室。
刘据刚踏入实验室,一股混杂着草药味和不知名气息扑面而来。
屋内光线昏暗,几扇狭小的窗户透进的阳光,被层层叠叠的实验器具和堆积如山的书籍、记录竹简分割得支离破碎。
角落里,几位太医正围在一张破旧的桌台前忙碌,他们或专注地搅拌着陶罐里的液体,或仔细地记录着什么,神色凝重而专注。
见天子驾到,太医们纷纷跪地行礼,动作中带着几分慌乱。
刘据微微抬手示意众人起身,目光缓缓扫过整个实验室。
只见墙壁上挂满了各种奇怪的草图,地上摆放着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瓶瓶罐罐,有的里面装着浑浊的液体,有的则盛着已经发霉的食物,不少罐子表面还残留着干涸的污渍。
一位年轻太医,手中还紧紧握着一根简陋的搅拌棒,他的眼神中满是无助与惶恐,不敢直视刘据的眼睛,只能悄悄低下头。
他在心里不断自责:“我等如此无能,让陛下失望了,南方战事紧急,可我们却毫无进展,该如何是好?”
另一位年长些的老太医,微微颤抖着双手,声音带着一丝哽咽说道:“陛下,我等无能,至今未能攻克青霉素的难题,耽误了南方大开发的进度,实在罪该万死。”
他们的心中满是愧疚,觉得自己辜负了天子的信任,更耽误了国家大事。
刘据神色温和,缓缓说道:“诸位不必如此自责,这等难题,非一朝一夕可解。朕深知你们的努力与付出,南方大开发的事,朕也明白并非你们有意拖延。”
刘据一边说着,一边在心里暗自思索:“这些太医们确实尽力了,只是这研究的方向和方法,或许还需调整。”
但他毕竟也不是专业的医生,只是曾经看网文的时候,略微了解过青霉素被发现的粗浅记录。
如今真正着手去做了,才发现其中的难度,应该说是天堑,实在是难以逾越。
但青霉素的研制迫在眉睫,无论如何也要肝出来才行。
说着,他迈着沉稳的步伐,走到摆放着培养青霉菌的地方,俯下身,仔细观察着那些时好时坏的霉菌样本,眉头微微皱起。
他心里想着:“这青霉菌生长不稳定,必定是培养的环境或者材料有问题。”
接着,刘据又来到提取青霉素的实验区域,这里摆放着各种试图用来分离青霉素的简陋装置,他轻轻拿起一个石制的研磨器具,端详片刻后,询问张时道:
“张爱卿,你们在提取时,可有尝试过不同的温度和时间控制?”
刘据心想:“也许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因素,会对提取的结果产生重大影响。”
张时心中一动,他从未想过从这个角度去考虑问题,一时竟有些语塞。
他暗自懊悔:“为何自己没有想到这些细节呢?陛下果然英明,能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刘据又看向那些混合着各种材料的容器,说道:“这混合物成分复杂,或许在分离之前,应当先对各种材料进行更细致的分类和提纯,如此或许能降低分离的难度。”
太医们纷纷围拢过来,认真聆听着刘据的每一句话,眼中渐渐燃起希望的光芒。
刘据检查完每一个环节后,再次看向众人,目光坚定且充满鼓励道:“轮论专业性,朕不如你们,只是之前看了一些游方术士的书籍,记载过类似的办法你,诸位爱卿可以尝试一下。”
“大家务必继续努力,朕相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定能攻克这青霉素的难题,为南方战事和大开发扫除障碍。”
太医们听后,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刘据刚刚提出的办法,也确实是可行之道。
在刘据离开后,太医们迅速行动起来。
他们按照刘据的建议,先对培养青霉菌的各种材料进行了细致的分类和提纯。
张时亲自带领着众人,将发霉的面包、水果等一一仔细甄别,去除杂质,将纯净的部分重新调配成培养基。
在温度控制上,他们在实验室里设置了多个简易的火炉和水盆,通过增减炭火和调节水盆的位置,来尝试不同的温度环境。
年轻的太医负责记录每一次温度变化和青霉菌生长状态的对应情况,他整日守在培养皿旁,眼睛紧紧盯着那些细微的变化,手中的笔不停地记录着。
经过几天几夜的努力,他们终于看到了一些突破性进展。
青霉菌的生长变得比以往更加规律,菌落的形态也更加稳定,不再像之前那样时好时坏。
提取青霉素时,按照新的方法,杂质明显减少,分离出的青霉素纯度有了显着提高。
太医们的脸上都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他们仿佛看到了成功就在不远处招手。
然而,好景不长。
就在他们准备进一步扩大实验规模,将分离出的青霉素制成可供使用的药剂时,新的难题出现了。
他们发现,现有的盛放青霉素的容器密封性太差,在保存过程中,青霉素很容易与空气接触而变质。而且,在将青霉素从溶液中进一步浓缩提取时,缺少一种能够耐高温且不会与青霉素发生反应的器材。
张时看着眼前的困境,眉头紧锁,心中充满了无奈。
他和太医们翻遍了整个实验室,甚至找来了各种形状和材质的容器进行试验,但都无法满足要求。
张时叹了口气,说道:“这可如何是好,眼看就要成功了,却被这关键的材料和器材给难住了。”
众人面面相觑,一时都没了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