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月瑶起身,看着这几个红木箱子,让人将其打开了,里面还有小的锦盒堆着,每个箱子里都堆满了。
他们再将小的锦盒打开,只见里面都是琳琅满目的各样奇花异草,南月瑶不由得起身来到跟前。
侧过头瞧着苏皖,“这些药草可谓是价值千金,是师父他们让你带来的?”
苏皖笑着点点头,“宇文谷主他们来不了,我就当是使者了,替他们给你送送礼。”
南月瑶转过头去,望着几个大箱子,不由得眼眶有些微微的湿润了,尽管鬼医谷奇花异草甚多,但是每一株都是师父他们精心培育的。
突然看见里面有一个墨绿色的锦盒,在一堆朱红色锦盒当中特别的显眼,南月瑶弯腰伸手将它取了出来,打开后,只见里面放着一只十分精致的团扇,上面绣着栩栩如生的鸳鸯,还有金丝勾边,十分的精致华美。
南月瑶回过头看着一脸笑意的苏皖,“这是?”
苏皖上前两步,走到南月瑶的身侧,“这团扇是我找了老师傅,学了一阵子,特意为你打造的,我不能跟着你去大宋,往后就让它代替我陪着你吧。”
二人相视而笑,看见了对方眼睛里面满满的温情。
时光如白驹过隙,南月瑶大婚的日子很快就要到了。
整个璃国张灯结彩,红绸漫天,南月瑶看着院中满满当当的箱子,然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真多啊!
不仅有自己准备的,还有皇兄他们准备的。
府里面的人全部都换了新衣裳,也在庆祝着这一天的到来,至于临安公主府,璟佑皇帝会派人一直打扫,如果有一天南月瑶回来了,就可以直接住进去了。
大婚的前一天,南月瑶需要提前住在皇宫里,第二天要从皇宫出嫁,早在几天前,太皇太后就吩咐人将嫁妆全部都抬到宫里面去了,南月瑶乘着马车直接到了寿康宫。
里面呢已经等着一大家子人了,第二天要出嫁,礼仪繁琐,根本就没有多少时间留给众人说话,所以今天大家就都聚齐了,等着南月瑶的到来。
众人说说笑笑的度过了一整天,午膳和晚膳都是一块儿用的。
为了今日能和妹妹相处,璟佑皇帝都没有上朝。
第二天,到了约定好的日子。
临安长公主出嫁当日,晨曦透过雕花窗棂洒在她娇美的面容上。她身着华丽的嫁衣,头戴璀璨的凤冠,宛如一朵盛开的花朵。
太后拿过一把早已准备好的梳子,给南月瑶缓缓梳顺了长发,口中还唱着吉祥的祝福语,太后看着多年前尚在襁褓的婴儿现在已经成了亭亭玉立的女子,都要出嫁了。
不由得湿了眼眶,赶紧掏出袖中的帕子给自己拭泪,今日是大日子,自己可不能殿前失仪。怕自己忍不住,吩咐了两句就赶紧出了门。
而后宫女们忙碌地为她梳妆打扮,将她的长发盘成复杂的发髻,插上珍贵的珠宝。南月瑶静静地坐在镜前,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坚定和期待。
南月瑶将锦盒中苏夫人给自己准备的发簪也插在了头上,对着铜镜瞧了瞧,十分的满意。
南月瑶本来就生的眉眼精致,现在这么一上妆,更是美的好像不是人间的公主,倒像是天上的仙女,纵使青丝她们见惯了南月瑶这张精致的容颜,还是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心中感慨着。
就在此时,宋宴清也骑着高头大马,前来迎亲。
其实历年来,公主和亲全部都是由对方国家的使臣前来迎接,从来没有新郎官亲自前来的先例,路边的姑娘们都感慨着南月瑶的命好,但这一切都是靠南月瑶一步步得来的。
宋宴清的身后跟着由三十二人抬着的精美花轿,花轿十分的精致华美,轿身以朱红色为底,上面用金线绣着各种吉祥图案,如龙、凤、牡丹等,栩栩如生,熠熠生辉。轿顶则是用琉璃瓦覆盖,阳光照耀下,闪烁着五彩光芒。
花轿的窗帘是用粉色的丝绸制成,上面绣着精美的花朵,透过窗帘,可以看到轿内铺着厚厚的红色地毯,地毯上绣着一对鸳鸯,寓意着新人百年好合。
轿门两侧各挂着一个红灯笼,灯笼上写着“囍”字,随着微风轻轻摇曳,给人一种喜庆的氛围。
在轿夫的后面,跟着一群迎亲的队伍,他们吹着喇叭,打着锣鼓,热闹非凡。
再后面跟着的,就是宋宴清带来的彩礼了,大家数着一共有多少抬,但是数到最后,发现头已经到了皇宫里面,尾还在京城外面呢。
只怕十里红妆都说少了。
消息传进了寿康宫,大家都兴奋的等待着。
随后,南月瑶在宫女的搀扶下,以团扇遮面缓缓走向大殿。殿内,皇帝和群臣们正等待着她的到来。
南月瑶迈着莲花步,缓缓行至大殿中央,宋宴清微微侧头,看见了南月瑶精致的侧脸,不由得唇角微弯。
南月瑶在喜娘的搀扶下,缓缓下跪,给璟佑皇帝行礼,皇帝看着妹妹即将嫁作他人妇,微微湿了眼眶,但是他不能在群臣面前失态落泪,缓缓起身,亲自为她送行。
此次送亲的队伍中,依旧是晋阳王亲自带队,他希望能多和妹妹待一会儿,今后想再见面,可就难了。此外还有楚湘王和南宫翎逸。
南月瑶踏上和亲的马车,车帘缓缓落下。她回首望去,熟悉的宫殿渐行渐远,心中涌起一股离愁别绪。但她知道,这是自己选的路,她也相信,自己的人生一定会是好的。
南月瑶感受到一束灼热的视线,不由得抬头望去,只见远处的宫墙上站着一个身长玉立的男子,透过纱帘,只能大致看见一个隐隐约约的轮廓,一身红色的常服。
一如他们初见,曲亦文也是这样,吊儿郎当的坐在人群当中,只是现在似乎有所不同,南月瑶仿佛感受到了那人的落寞。
缓缓回过头去,不再看他。
马车驶出城门,向着远方的边境前行。